蘇義坤 張玥玥
(東北林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村鎮建設居住建筑功能評價模型的構建研究
蘇義坤 張玥玥
(東北林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通過分析我國村鎮居住建筑功能的現狀,總結了其特點和存在的問題,構建了村鎮建設居住建筑功能評價指標體系,并應用數量化理論Ⅲ作為評價方法計算評價結果,提出了針對性的村鎮建設建議。
居住建筑,建筑功能,層次分析,數量化理論Ⅲ
積極穩妥的探索符合我國國情和我國村鎮居民生產、生活特點的村鎮居住建筑功能模式,是提高廣大村鎮居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居環境的時代要求,同時也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隨著農業經濟的發展,農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國家“惠農”政策的實施,我國村鎮居住建筑的建設和改造一直處于穩定發展階段;另外,不同于城市居住建筑,村鎮居住建筑是村鎮居民生活和生產的共同載體[1]。近年來,隨著村鎮產業結構的多樣化、生產規模的擴大化,使得村鎮居民的行為更加多元化,對其居住建筑的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是,目前,多數村鎮的建造模式仍以自建、互建為主,村鎮居民根據自己的意愿和多年來村鎮居住建筑建設的經驗,在缺乏相關的規范、制度和法規的指導下,自行建造其居住建筑。使得村鎮居住建筑功能不完善,同時也影響了村鎮居民的居住環境,制約了村鎮居民的生活質量。
因此,為解決村鎮居民的迫切需求與現有村鎮居住建筑功能之間的矛盾,推動村鎮建筑建設穩定健康的發展,進一步完善村鎮居住建筑功能的標準化建設,本文建立了村鎮建設居住建筑功能評價模型,科學合理的對村鎮居住建筑功能進行綜合評估,為村鎮建設居住建筑功能的標準化研究提供了切實可行的理論參考。
1.1 構建原則
在村鎮建設居住建筑功能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過程中,要結合我國國情和村鎮居民的行為特點,充分考慮村鎮居民的迫切需求,并遵循以下原則:
1)完整性原則。村鎮建設居住建筑功能評價指標體系要全面完整,基本覆蓋村鎮建筑的設計、規劃、施工等全過程,以充分發揮標準體系的作用。
2)系統性原則。村鎮建設居住建筑功能評價指標是一個綜合的概念,它涵蓋了居住建筑功能的各個方面,各指標之間合理有序、協調配套,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因此,為保證指標體系的完整性和協調性,在指標體系建立過程中,需要把村鎮居住建筑功能作為一個系統來分析。
3)開放性原則。指標體系的建立,既要考慮到目前的需要和發展水平,也要在分析依存主體發展趨勢的基礎上,對未來的需求和發展水平加以預測,便于指標隨著技術的發展進行靈活的擴展,使體系留有充足的拓展空間。
4)以人為本原則。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應以改善村鎮居民居住環境、提高村鎮居民生活質量為核心目標。
1.2 構建方法
村鎮建設居住建筑功能評價的指標先由研究小組進行初選,然后經過專家、學者調研,應用一定數學方法對其進行完善,最終得到相對科學、完整的村鎮建設居住建筑功能評價指標體系。
1)指標初選:根據上述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以國內外居住建筑功能評價體系的指標和國內外就居住建筑功能評價的相關學術論文為參考,結合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最終形成村鎮建設居住建筑功能評價指標體系的初稿[2]。
2)專家調研:組織專家和學者進行問卷調研,并用最小均方差法和極小極大離差法修改完善指標體系[3]。
3)實地調研:小組成員深入村鎮實地走訪,結合村鎮居住建筑功能的實際情況,參考相關部門、人員以及村鎮居民的意見,確定最終的村鎮建設居住建筑功能評價指標體系。
1.3 指標體系的構建
根據村鎮建設居住建筑功能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結合我國村鎮居民的行為特點和當前村鎮居住建筑功能現狀,在查詢大量文獻的基礎上,咨詢相關專家和業內學者的意見和建議,構建村鎮建設居住建筑功能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表1 村鎮建設居住建筑功能評價指標體系
該評價指標體系由三級指標組成,其中一級指標為居住性指標、安全性指標、舒適性指標、環境性指標、經濟性指標,然后由此逐步細分出二級指標,最后共劃分為30個定性或定量指標,以保證村鎮建設居住建筑功能評價的科學和客觀。
基于權重系數在評價程序中的重要性,所以村鎮建設居住建筑功能評價模型構建過程中,怎樣確定其指標權重系數變得尤為重要。通常可以采用主觀賦權法或客觀賦權法來計算指標權重系數[4]。根據村鎮建設居住建筑功能評價指標中定性與定量指標相結合的特點,本文選用最小二乘法來確定村鎮建設居住建筑功能評價指標的權重系數。此方法是利用5級標度法計算主觀權重系數,利用熵值法計算客觀權重系數,再利用最小二乘法,確定評價指標的綜合權重系數,使得評價結果更加準確、可靠,同時也為村鎮建設居住建筑功能評價提供了新方法。
2.1 構建權重決策矩陣
假定有效村鎮建設居住建筑功能調查問卷的數量為m,記作A={a1,a2,…,am},需要進行評價的指標數量為n,記作B={b1,b2,…,bn},用Cij(i=1,2,…,m;j=1,2,…n)表示問卷調查中ai對評價指標bj的評價結果,由此可得權重決策矩陣C,然后對矩陣C進行標準化處理,可得標準決策矩陣D[5]:
(1)
2.2 層次分析法確定指標主觀權重
本文采用層次分析法中的5級標度賦值法,假設評價指標sj對sk的5級標度賦值為ejk,可得到賦值矩陣為[6]:
(2)
2.3 熵值法確定指標客觀權重
根據預處理后的標準決策矩陣D=(dij)m×n,計算過渡矩陣F中的元素:
(3)
各評價指標的信息熵Tj為:
(4)
令Rij=0,lnRij=0,則評價指標bj的權重系數為:
(5)
由此可得村鎮建設居住建筑功能評價指標的客觀權重向量為:
μ=(μ1,μ2,…,μn)T
(6)
2.4 最小二乘法確定指標綜合權重
假設村鎮建設居住建筑功能評價體系中指標的綜合權重為:
δ=(δ1,δ2,…δn)T
(7)
對5級標度法確定的主觀權重ωj和熵值法確定的客觀權重μj,采用最小二乘法進行綜合賦權,構建指標綜合權重決策模型,如下:
(8)
由此可得各評價指標的權重為:
(9)
村鎮建設居住建筑功能評價模型的構建不僅需要科學、合理、全面的評價指標體系,還需要一個能夠客觀、準確的反映評價結果的評價方法。目前,基于評價方法及評價模型之間的差異性,可將常用的評價方法分成三類:1)數理評價法,該方法主要包括模糊綜合評價法、灰色系統分析法、技術經濟分析法等;2)智能評價法,該方法主要包括模糊神經網絡、人工神經網絡和BP神經網絡等;3)統計評價法,該方法主要包括聚類分析法、關聯分析法、物元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等[7]。
由于不同的評價方法會產生截然不同的評價結果,所以在村鎮建設居住建筑功能評價過程中,分析各評價方法的優缺點,結合我國村鎮居住建筑及村鎮居民的行為特點,本文采用統計學中數量化理論Ⅲ作為該評價模型的評價方法,以確保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合理性、可操作性。
數量化理論Ⅲ的主導思想是:對任意一個變量賦予科學的得分值,得分值越相近,表明主成分之間相近程度越高。其中xj(j=1,2,…,s)表示定量變量的科學得分值,yjk(j=1,2,…,m;k=1,2,…,r)表示定性變量科學得分值,zi(i=1,2,…,n)則作為樣本的科學得分值,由此xj,yjk,zi分別作為得分值變量,則可科學、系統、真實的表示定性指標、定量指標和樣本之間的數量關系[8]。

由上述矩陣可知,前s列是n個村鎮建設居住建筑功能樣本在s個子目的得分值,后r列則是定量指標的樣本值。然后對原始數據進行預處理,令其均值和方差分別為0和1,即有:
由此可得綜合評價指標的得分值,以s+r維向量表示如下:
b=(b11,…,b1s1,…,bm1,…,bmsm,a1,…,ar)。
最后,通過村鎮建設居住建筑功能評價指標的權重及其得分值對其進行綜合評價。90分~100分為“一級”、80分~90分為“二級”、70分~80分為“三級”、60分~70為“四級”、60分以下為“五級”。根據村鎮建設建筑功能的等級情況,可判斷所評價的村鎮居住建筑在居住性能、安全性能、舒適性能、環境性能和經濟性能中各項指標的實際狀況。由此為類似村鎮建設居住建筑功能的改善、改進提供了重要依據。
村鎮建設居住建筑功能的標準化對于村鎮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本文應用最小二乘法確定指標權重,采用數量化理論Ⅲ確定得分值(百分制),最后得到評價結果并進行簡要分析,為村鎮建設居住建筑功能的標準化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雖然最小二乘法、數量化理論Ⅲ是解決村鎮建設居住建筑功能評價的有效方法,但是由于我國村鎮居住建筑建設的復雜性和多樣性,目前沒有完整的村鎮建設居住建筑功能標準,所以該指標體系在建立過程中遇到了較大的困難。因此,為建立完善的村鎮建設居住建筑功能評價模型,進一步改進其評價指標體系變得尤為重要。
[1] 劉 學,張 敏.鄉村人居環境與滿意度評價——以鎮江典型村莊為例[J].河南科學,2008(3):374-378.
[2] 賴卓平,姚 琪.我國村鎮非標民宅功能現狀調查與分析[J].經濟師,2015(1):19-20.
[3] 公 婷.綠色農房建造標準指標體系的構建研究[J].經濟師,2014(4):10-12.
[4] 毛定祥.一種最小二乘意義下主客觀評價一致的組合評價方法[J].中國管理科學,2002(5):95-97.
[5] 秦保中,趙 紅.基于灰色關聯度和AHP的勝任特征評價研究:以邊防軍官為例[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11(19):30-36.
[6] 蘇義坤,羅蘊姣.住宅建筑節能減排綜合評價模型的構建研究[J].工程管理學報,2012(3):41-45.
[7] 薛月菊,胡月明,楊敬鋒.基于SFAM神經網絡集成的土地評價[J].農業工程學報,2008(3):184-188.
[8] Zhao Hua, Wang Wei, Jin Hong. Design on Rural Eco-house in Cold Area of Northern China[J].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6(2):100-104.
Research on residential building function evaluation model building in towns
Su Yikun Zhang Yueyue
(CollegeofCivilEngineering,NortheastUniversityofForestry,Harbin150040,China)
Through analyzing domestic residential building functions status in towns, the article summarizes its features and existing problems, builds residential building functions evaluation indication system in towns, applies quantitative theory Ⅲ as evaluation method and evaluation results,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towns and villages building suggestions.
residential building, building functions,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quantitative theory Ⅲ
2015-01-21
蘇義坤(1972- ),男,教授; 張玥玥(1989- ),女,在讀碩士
1009-6825(2015)10-0238-03
TU24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