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新順
春溫病發病于春夏,是初起即以里熱為主的一種溫病。時下,板藍根、金銀花等清熱解毒藥物廣受人們熱捧,不少人囤積和飲用板藍根來預防春溫病,雖有一定道理,但不夠嚴謹!因為用藥物預防春溫病要有針對性,不是人人皆宜、多多益善的!具體而言,對于易感春溫病的人群,應采取以下措施預防。
適當多吃一些大蒜、食醋。這兩種食物對多種細菌、病毒有抑制或殺滅作用。
可選用板藍根、金銀花、連翹、蒲公英、敗醬草、大青葉、野菊花、魚腥草、桔梗、牛蒡子、梔子、黃芩、甘草、柴胡、貫眾、地丁、桑葉、桑白皮、蘆根、沙參、麥冬、天冬、玉竹、枸杞子、百合、赤芍、丹皮等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利咽消腫、軟堅散結、止咳化痰、涼血瀉火作用的藥物中的一種或兩到三種,各15~30克加水熬湯口服。這些中藥對多種細菌、病毒有抑制或殺滅作用。
西藥可采取磺胺藥(首選磺胺嘧啶,SD)作預防。對于某些有本病流行的機構團體或與患者密切接觸者,成人每日磺胺嘧啶2克,兒童每日75~100毫克/公斤體重,分2次,與等量碳酸氫鈉同服,連用3日,服藥期間要多飲水,磺胺嘧啶對腦膜炎雙球菌等多種細菌有很好的抑殺作用。有人主張在耐磺胺藥地區口服利福平,成人0.6克/日,兒童每日10毫克/公斤體重,連服2天。利福平預防作用好,但易產生耐藥性。也有人主張利福平與二甲胺四環素合用,可使帶菌率降至零。其次可用2~3%黃連素、0.3%呋喃西林液、1∶3000杜米芬、0.25%氯霉素液滴鼻或噴喉。每日2次,連用3日。也有人主張對A群流腦密切接觸者,可采用頭孢噻肟三嗪一次肌注射。方法簡便,效果優于利福平。
我國普遍采用A群夾膜多糖菌苗預防接種流腦,保護率達90%以上,副作用少。流行前皮下注射1次,劑量為25~50微克,接種后5~7天出現抗體,14天達到高峰。國外制備A群、C群或A~C群雙價高分子量多糖菌苗,一次皮下注射50微克后可獲得抗體,使發病率減少90%。但B群菌苗迄今尚未研制成功。疫苗可誘發機體產生保護性抗體,能從根本上杜絕注射者流腦的發生。
飲食應以促進食欲、補充胃氣、顧護津液為原則。多進流質、半流質營養豐富而清淡易消化的食品,如黑米、綠豆、銀耳、枸杞子、百合、玉竹、蘿卜、冬瓜等中的一種或兩到三種各30~50克加水熬湯口服,或每日服用新鮮梨汁、蘋果汁、蘿卜汁、黃瓜汁等果蔬汁250~750毫升;少食多餐,避免辛辣刺激和油膩煎炸食物,對預防春溫病很有好處。
對于傳染性較強的春溫病,早期發現病人就地進行呼吸道隔離和治療,做好疫情報告工作。病人須隔離至癥狀消失后3日,但不少于發病后7日。加強對疫情單位和地區的疫情監視,接觸者醫學觀察7日;對上感、鼻咽炎、皮膚黏膜出現瘀點的疑似病人,均應給予足量的磺胺嘧啶治療,療程5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