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源+周曉宇
腦卒中俗稱“腦中風”,具有較高的發病率、致殘率和死亡率,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每6個人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卒中,每6秒鐘就有1人死于卒a中,并有1人因為腦卒中而永久致殘。在中國,腦中風也已成為我國居民死亡的首因。
大多數腦中風是由于通向大腦的動脈突然堵塞(缺血性腦卒中)所致,也有一些是由于血管突然破裂導致腦組織內出血而引起(出血性腦卒中)。當腦中風癥狀持續時間很短(小于24小時)時,稱作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或小中風發作。
中風治療現狀堪憂
溶栓治療是目前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腦梗塞)最有效的方法。但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僅有16%的腦梗塞患者在發病后3小時內被送到醫院,而這其中僅有1.3%的患者接受了溶栓治療。
導致我國腦梗塞有效救治率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公眾對中風的認識不足,不能及時發現中風征兆;(2)患者到達醫院的時間太晚,錯過了溶栓時間窗;(3)基層醫院不具備溶栓治療的條件。
學會識別中風前兆
盡快識別腦卒中是治療的關鍵。腦卒中雖然發病急,但前期有征兆,目前國際上將“FAST”口訣作為判斷腦卒中的預警信號。通俗講就是“言語含糊沒笑臉,胳膊不抬奔醫院”。
言語含糊,指出現說話不清楚或無法說話的現象。
沒笑臉,就是對著鏡子微笑或是伸舌頭,如果出現臉歪嘴斜、舌頭偏向一邊,便是異常情況。
胳膊不抬,是觀察雙手能否同時抬高平舉,若其中一只手無力下垂,便是異常情況。
如果您發現身邊人出現上述3條中的任一條或多條,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即刻將患者送往附近有溶栓能力的醫院救治。
時間就是生命
當腦血流中斷后,每分鐘死亡的腦細胞高達190萬。盡早開通梗塞血管,盡可能地避免大量腦細胞死亡,能保護腦功能,降低患者致殘率或死亡率,同時顯著改善患者預后。因此,搶救腦中風的關鍵在于時間。
急性腦梗塞的治療時間窗非常窄,通常溶栓要在發病3小時或者4.5小時之內進行,故一定要讓病人盡量在3小時之內到達醫院。
溶栓治療
腦梗塞患者發病后應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到就近具有溶栓能力的醫院救治。患者到達醫院后,急診神經內科醫生會盡快完成評價(特別是平掃CT)并作出治療決策。符合溶栓條件的患者,要立即進行溶栓治療。
目前國內外主要有靜脈溶栓、動脈溶栓、動靜脈聯合溶栓3種溶栓治療方法。其中以靜脈溶栓療效最確切。該方法是在發病4.5小時內將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一種溶解血栓的藥物)注入靜脈血管以溶解堵塞血管的血栓,從而使被阻塞的血管再通。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是國際公認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療藥物。新近的研究結果也表明,接受此藥治療后的卒中患者將持續受益至少一年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