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文
(江蘇海藝船舶科技有限公司,江蘇鎮江 212009)
13 m鋁合金高速快艇的設計與研究
張 文
(江蘇海藝船舶科技有限公司,江蘇鎮江 212009)
針對13 m鋁合金高速快艇特殊的作業特點及其復雜的作業水域條件,除了從控制重量即全船采用鋁合金結構外,推進方式的選擇也是本船著重考慮的環節。介紹了該鋁合金快艇的船長、船寬、吃水等主要技術參數確定的思路以及總體布置情況,為提高船舶性能對船舶推進方式、線型、快速性等進行了分析,按照規范要求對船舶材料、船舶結構進行了選取,對舾裝設備進行了配備,并進行了船模試驗。經試航,實船技術指標達到設計要求。
鋁合金艇;高速船;噴水推進;船舶設計
13 m鋁合金高速快艇作業于長江上游宜賓合江門至湖北鳊魚溪河段,作業水域具有航道水淺、水流湍急等特點,本船的設計原則是如何使該船合理有效地完成航道測量作業任務。因此,如何優化船舶主尺度滿足服務水域全河道測量的要求,提高船舶性能和設備配置滿足急流航段的特殊要求,以及滿足船舶作業性能等各項要求成為本船的設計核心。圍繞上述要求進行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最終確定本船為全鋁合金結構、雙臺柴油機噴水推進的高速快艇。
總長 13.06 m
水線長 11.0 m
型寬 3.60 m
型深 1.60 m
設計吃水 0.75 m
主機型號 VOLVO D7C TA
主機功率×臺數 1 66 kW×2臺
主機轉速 2 300 r/min
噴泵DOEN DJ110
設計航速 33.0 km/h
航區 B級
1.2.1 船長L的選擇
(1)船舶使用要求角度:本船用于長江上游航道受限水域的航道測量,根據分析結果,船長應不大于14.8 m,并且船長越小越好,能在受限水域靈活掉頭,提高測量效率和船舶安全。
(2)船舶布置角度:為了保護船尾噴水推進裝置,假尾最小長度0.9 m,滿足布置的機艙最小長度4.05 m、工作間長度5.4 m要求;同時考慮船舶外觀造型的美觀及規范要求等因素,實際選取船舶總長為13.06 m,水線長為11.0 m。
(3)快速性角度:影響船舶快速性最重要的2個參數是體積長度比C?和長度傅氏數Fn。根據荷蘭水池試驗快艇的結果顯示,剩余阻力系數CR隨C?增加而急劇增大,因此設計時應特別注意減輕艇體的重量。傅氏數Fn=0.5附近會出現剩余阻力峰,設計時應盡量避免在此傅氏數附近。
本船水線長為11.0 m,航速在30 km/h時的長度傅氏數Fn=0.802,阻力處于“谷”區,避免了阻力“峰”值。
1.2.2 船寬B的選擇
本船的船寬主要根據艙室布置、穩性以及風浪中的適航性能要求選擇確定。船寬過大會導致寬度吃水比很大,濕表面積增加而引起阻力增加;船寬過大還會引起初穩性值過大而橫搖周期減小,船舶舒適度降低。設計時選擇B=3.6 m,既滿足布置要求,穩性也滿足法規要求。
1.2.3 吃水d的選擇
由分析可知,本船用于長江上游航道受限水域的航道測量,吃水受到限制,不大于0.8 m。在排水量、船長、船寬已確定的情況下,吃水取0.75 m,滿足限制吃水的要求。此類快艇的方形系數大多在0.40~0.45 范圍內,本船為 0.439,在正常范圍內。
綜上分析可知,本船選擇總長13.06 m,水線長11.0 m,船寬3.6 m,吃水0.75 m。
本船主甲板以上設單層甲板室,可以減小上層建筑側投影面積,提高船舶在風浪環境下的適航性能,改善船舶的穩性,提高船舶的安全性能。具體布置如圖1所示。
由于本船航速要求大于30 km/h,主機功率較大,如果選用常規螺旋槳推進,吃水較小限制了螺旋槳直徑,推進效率較低;另外,船舶尺度較小,線型很難處理,機艙和軸系布置困難,故采用了噴水推進方式。噴水推進特別適用于淺吃水,操縱極為靈活,調整倒車斗和噴嘴角度,可原地調頭、側移等。

圖1 13 m鋁合金高速快艇總布置圖
為提高和改善高速航行狀態的適航性,本船中前部采用圓舭線型,后部采用折角線型,能有效增大橫搖阻尼,減小橫搖角度。
本船在滿載設計吃水,風力不超過蒲氏2級,主機功率為100%M.C.R,船殼清潔,靜深水水域狀態下,單船自由試航速度為33.0 km/h。
如前所述,體積長度比C?對阻力影響很大,因此減輕重量對排水量快艇特別重要。選用輕型設備,采用鋁合金或玻璃鋼作為船體和甲板室材料都是改善排水量艇快速性的有效措施。玻璃鋼船舶具有制造工藝簡單、成形好、造價低等優點,但其缺點是易老化,耐磨性、抗撞擊性能較差。玻璃鋼船的缺點恰好是鋁合金船的優點,并且鋁合金船成形工藝、焊接技術也很成熟。由于本船在受限水域進行航道測量作業時碰撞、擦底是不可避免的,船體材料耐磨性、抗撞擊性能要好,因此全船選用鋁合金材料。
本船結構按《內河高速船入級與建造規范》(2012)對B級航區、J2級航段船舶要求進行設計。主船體結構形式為縱骨架式,主船體及甲板室板材采用5083-H321鋁合金,型材采用6082-T6鋁合金。
本船根據舾裝數選配1只25 kg不銹鋼快艇錨和長度30 m直徑Φ16 mm的錦綸繩作錨索。
本船艙室圍壁、頂棚內采用陶瓷棉隔熱;主機座部位及機艙前壁敷設T60型艦船用阻尼涂料,以減輕振動。
根據本船工作環境,本船沿主甲板邊線設1道聚氨酯護舷以緩沖碰撞。
本船設計除了滿足法規對高速船穩性的要求外,還在工作間地板下填充發泡劑,減少破艙時的浸水深度,提高船舶的抗沉性。
為準確預報實船阻力,檢驗設計航速等指標,委托武漢理工大學根據船型及該船的性能資料等技術文件,制作了船模,進行了阻力試驗。試驗結果及航速預估如下:
(1)測試數據分析表明,測試結果的規律性較好。
(2)分析數據及實驗現象可得如下幾點結論:
①船舶光體時,尾傾嚴重,首部噴濺較大,阻力較大;
②安裝垂直尾板后,尾傾得到較大改善,首部噴濺減小,船舶總阻力大為減小,垂直尾板效果非常明顯,故實艇尾部垂直板底線下垂15 mm。
(3)航速預估:主機功率為2臺×166 kW,在滿載(尾封板下垂15 mm)時,額定轉速下,航速可達33.0 km,達到設計預期效果。
該型高速艇已進行了批量建造,船舶完工后先后進行了傾斜試驗、系泊試驗、航行試驗,船舶浮態良好,實船技術性能指標達到或超過最初的設計要求,船體制作、內部裝飾、機電設備的安裝等均達到預期效果,得到了船東的充分肯定。
[1] 林明錦.高速圓舭快艇-20 m級巡邏艇總體設計[J].船海工程,1993,32(5):33-41.
[2] 仇道良.高速圓舭排水艇的線型設計和阻力試驗研究[J].中國造船,1987,32(1):26-37.
[3] 董亮,楊松林,王義,陳淑玲.高速船推進性能優化設計[J].中國造船,2008,49(3):127-135.
[4] 劉永濤,趙永生.200 t高速穿浪雙體渡船噴水推進器設計[J].江蘇船舶,2006,32(5):4-9.
U662.2
A
2014-12-20
張文(1979—),男,工程師,從事船舶設計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