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順江
春節聚會時,表弟跟我講了一次他應聘的經歷。
去年夏天,表弟在網上看到深圳一家外貿公司招聘產品檢驗員,他報了名。由于報名的人太多,公司只要求應聘人員留下一個QQ號碼聯系即可。
一周后,表弟收到了公司人力資源總監賀蘭的好友邀請信息。于是,雙方開始了交流。賀蘭總監稱,本著快速、高效考慮,要求表弟先把制作好的簡歷通過QQ傳過去就行。哪知道,他剛把簡歷傳過去不到10分鐘的時間,對方就給予了回復:不合適!望著對方灰暗的頭像和聊天窗口上那冷冰冰的三個字,表弟不理解到底哪方面出了差錯。為了制作這份簡歷,他可沒少下功夫,從內容到裝幀設計花費了兩天兩夜的時間。
不愿放棄這次機會的表弟給公司總監打去了電話,對方很明確地告訴他:“看看你的QQ簽名和空間就知道了……”
當表弟打開自己的QQ空間瀏覽時才發現,總監賀蘭早已在空間里留下了足跡并寫了留言:你的QQ簽名給我的第一感覺是不好。又看了你空間里的照片,感覺你確實不符合我們招聘的職位。又看了你簡歷的前幾行,搜到了你所工作過的單位,決定沒必要再談下去了。
原來,表弟的QQ簽名里一句“老子回來啦”讓賀蘭看到第一眼就心生厭煩和懷疑,好奇心驅使她走進應聘人的QQ空間。當看到表弟那張理著非常時尚的莫西干發型的照片時,她心里想:“這人的個性太張揚,根本不是那種嚴謹、認真的人。”然后,賀蘭又根據表弟的簡歷,快速搜索了他之前工作過的企業,發現那家企業還在招聘檢驗員,甚至還招檢驗主管。此時,賀蘭更加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覺了,這至少說明該企業效益不錯。那他怎么才干了不到一年就離職了呢?綜合這些信息,僅僅用了5分鐘時間,賀蘭就快速做出判斷:輕佻、不穩重,張揚、不細心,跳槽、不專一,此人不能用。做產品檢驗工作,最忌諱職員有這樣的毛病。
其實,表弟原本在北京一家不錯的公司上班,妻子就職于深圳一家報社,與妻兒南北分離的生活讓他非常痛苦。每次同剛滿3周歲的兒子打電話,兒子都用稚嫩的聲音問他:“爸爸,你什么時間回家呀?”他總是說:“乖兒子,老子馬上回家!”而每次放下電話,他心里總是涼涼的。看到招聘信息后,他產生了辭職的念頭。晚上,在和妻子電話商量后,他就改成上述QQ簽名。
最后,表弟很惋惜地對我說:“沒承想就因這可惡的QQ簽名而落聘,還讓我差點把北京的工作丟掉!”
表弟的遭遇讓人深思。在網絡無處不在的今天,不少公司招聘人員愛通過求職者的朋友圈、微信圈這些新的渠道隨時查看分享你的信息。對每一位職場人來說,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你平時說話的方式和處事態度等個人信息會給你勾勒出一份立體版的簡歷,就連寥寥數字的QQ簽名都可決定你的職業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