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進入以中高速、優結構、新動力、多挑戰為主要特征的新常態。新常態下機械工業的主要特征表現為:一是行業運行進入中高速增長期;二是市場需求結構出現新變化;三是產業結構調整面臨新課題;四是創新驅動成為發展新引擎;五是國際化經營漸成大趨勢。同時新常態對機械工業提出了五點新要求:一是推進增長方式由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二是推進發展動力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三是推進產業結構由傳統制造向服務型制造和智能、綠色制造轉變;四是推進發展模式由整機先行向更加注重夯實基礎轉變;五是推進市場運作由以國內為主向“兩個市場”并重轉變。新常態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和文化軟實力的支撐比以往任何時期都顯得尤為重要。
2015年4月23—24日,由中國機械政研會主辦、江蘇省機械行業協會協辦,“新常態新思維新發展高峰論壇暨2015年中國機械政研會年會”在南京召開。
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推進“四個全面”戰略,深刻認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和中國制造業的未來,準確把握新常態下機械工業的主要特征,提出適應新常態新思維新舉措,圍繞“新常態新思維新發展”這一會議主題,開展思想交流,進行形勢研判,凝聚思想共識,推動機械工業文化建設實現新發展。同期召開了中國機械政研會九屆五次理事會。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中國機械政研會副理事長于清笈出席會議,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機械政研會理事長趙馳主持會議。來自會員單位的各級領導和理事等100余人參加了會議,代表們還參觀了南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
于清笈在論壇上作了題為《機械工業新常態下企業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的主旨報告。報告從認識新常態,把握企業文化建設的大背景大邏輯;適應新常態,明確機械工業發展的責任與使命;引領新常態,譜寫機械工業企業文化建設新篇章等三個部分,全面闡述了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特點和新常態下機械工業的主要特征,以及新常態對機械工業提出的新要求、重點任務和機械工業企業文化建設面臨的新形勢、加強機械工業企業文化建設的現實意義和實現途徑。
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副院長、機械工業出版社副社長、研究員石勇博士作了題為《新常態下裝備制造業變革發展的戰略思考》的形勢報告。他從全球經濟進入深度調整期、中國經濟開啟“新常態模式、新一輪技術革命方興未艾、中國裝備制造業進入戰略轉型期”、中國裝備制造業經濟運行特點和打造裝備制造業青年智庫等六部分,深刻闡述了新常態下中國裝備制造業面臨的形勢和任務。
沈陽鼓風機集團黨委常務副書記鄧長輝、山推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孫學科、新疆特變電工黨委副書記吳薇等也分別作了主旨演講。他們的演講圍繞論壇主題,從企業實踐出發,集中闡述了適應新常態、開拓新思維、凝聚新動力、探索新途徑、打造新優勢的思路和措施。除此之外,還有13個單位作了書面發言,其中,機械工業分析師、經濟學博士鄭賢玲題為《從工業4.0提出的北京理解制造業升級》的書面發言,提出了工業4.0的本質是什么的問題,從對這一本質的剖析,提出并闡述了中國制造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這一論題。
趙馳在主持論壇時指出,只要我們適應新常態、樹立好心態、保持好狀態,堅定信心、團結一心、下定決心,直面挑戰,就一定能夠化被動為主動,化危機為契機,開辟出一個千巖競秀、萬壑爭流的新局面!
他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是適應新常態、實現新發展的重要保證與支撐。我們必須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與企業文化建設、思想政治工作有機結合,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我們要轉變觀念,創新思維,秉持和而不同、兼容包蓄、和諧共贏的理念,以戰略眼光、國際視野、寬闊胸懷,研判形勢,分析矛盾,解決問題。
他希望,面對新常態,我們必須要有新作為,在其位,必須敬其業,竭其力;必須崇尚實干,敢于擔當,狠抓落實。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以此次高峰論壇為契機,齊心協力,迎難而上,真抓實干,以堅強的政治思想保證和文化軟實力,為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實現機械強國夢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無論是主旨報告和演講,還是書面發言,演講者都圍繞論壇主題,從不同的角度,以大量的信息、豐富的案例、翔實的數據、寬闊的視野、獨到的見解,闡釋了新常態帶來的機遇與挑戰,論述了適應新常態的辯證思維、科學思維、創新思維的系統方式,研討了機械工業深化改革轉型升級和提升文化軟實力的有效路徑與舉措。臺上演講精彩,臺下思考共鳴,上下互動,主要形成了四點共識。
共識之一,中國經濟進入以中高速、優結構、新動力、多挑戰為主要特征的新常態,并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新常態理論已經成為企業做好各項工作的行動指南和重要遵循。新常態的核心內涵就是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經濟發展由粗放型增長向質量效益型內涵式的增長轉變,由投資拉動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經濟增長由過去的不均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向以人為本、均衡協調、綠色發展轉變,打造中國經濟的升級版。新常態下,中國企業必須轉型升級,由短缺經濟時期靠產量、產值增長轉向靠創新驅動帶來增長。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我們只有審時度勢,運籌帷幄,統籌兼顧,順勢而為,才能在新常態下化不利為有利,化被動為主動,搶得先機,獨占鰲頭,實現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共識之二,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和信息網絡化時代及工業4.0,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和文化軟實力的支撐比以往任何時期都顯得尤為重要。它是企業自身發展的內在動力,是企業凝心聚力、加速發展的重要保障,是實現機械強國夢的精神動力。創新是企業文化發展的驅動力。只有創新思維觀念,突破狹隘的思維定式,建立新思維,才能以全球的視野和戰略的眼光,正確研判形勢、科學解決問題。要實現文化內涵創新、建設領域創新、手段方法創新和工作格局的創新。用創新煥發企業文化的活力,用創新提升文化的軟實力。
共識之三,適應新常態,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打造企業核心價值觀。要在企業文化建設中主動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我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對于企業思維價值取向必將起到引領和導向作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為企業文化建設指明方向,提供深厚的價值土壤和文化根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與踐行可以推動企業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統一的價值理念和基本的道德規范。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堅持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吸取借鑒世界文明相結合的方式,根植于企業優秀傳統文化,秉承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理念,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時代性、創新性、多元性,為經濟發展新常態提供文化支撐。
共識之四,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需要人才戰略的保障。適應新常態,根本在人。要堅持以人為本、以文化人的理念,培養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團結拼搏、勇于創新、高素質的員工隊伍,開展以先進文化為引領的全員創新工程。用核心價值觀塑造員工思想,用裝備中國、裝備世界的目標集聚人才,凝聚力量,推動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早日實現機械強國夢和中國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
會上,榮登2014年度機械行業思想文化建設貢獻榜的8個單位獲頒獎牌。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北京京城機電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天津百利機械裝備集團有限公司、東風汽車公司、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東方電氣集團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等,因在年度行業思想文化建設的各項重大活動中給予支持,并作出突出貢獻而受到褒獎。
在同期召開的九屆五次理事會上,中國機械政研會秘書長邵樂利報告了《中國機械政研會2014年工作和2015年工作安排》以及《機械工業“十三五”企業文化發展規劃》編制工作進展情況。關于2014年工作,她在報告中說,2014年,中國機械政研會堅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圍繞機械工業深化改革轉型升級和振興發展,以合作、借力、聚才為策略,在全體會員的共同努力下,共完成了11項工作,其中,重點工作有6項。她在報告中重點對2014“新格局、思想力”高峰論壇暨秘書長工作會議,推進機械行業思想文化建設新格局的形成,研究工作規范化、系統化和專業化發展,建會30年系列活動,鞏固和擴大陣地建設和組織開展社會組織評估這六項重點工作進行了報告。她總結2014年工作的特點是:主題突出、主線清晰、圍繞中心、策略明確、狠抓重點、小有進步。
關于2015年工作,邵樂利秘書長在報告中說,2015年,我們要主動適應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和機械工業發展的新特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圍繞“四個全面”和機械工業深化改革轉型升級的大局,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機械行業的培育和踐行,構建機械行業思想文化建設新格局,為機械工業振興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她說,2015年重點工作有七項:一是主動適應新常態,推進新思維形成,凝聚思想共識,舉辦新常態新思維新發展高峰論壇。二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兩方面促進行業企業核心價值觀建設。三是推進思想整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新格局建設。促進思想政治工作內容創新、手段創新,加強人文關懷心理疏導,促進和諧企業建設,提升企業幸福指數;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升級和再造,促進企業文化落地。關注集團文化、跨地文化、“走出去”等文化建設。探索建立企業文化建設評價體系。四是推進思想文化“三大工程”建設。理論研究工程重點完成四項工作;品牌建設工程重點完成思想政治工作、企業文化建設和社團文化示范點建設,籌備開展機械工業“十二五”感動人物評選活動;培訓工程重點完成兩期政工干部培訓班工作。五是完成《機械工業“十三五”企業文化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六是加強宣傳載體多元化建設。七是以社會組織評估為契機,努力提高秘書處規范化、制度化建設,不斷提升秘書處為會員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中國機械政研會副秘書長閆東慧報告了2014年研究工作情況和2015年研究工作安排,同時報告了“書香行業”活動開展情況。
(責任編輯:李 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