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佳 蘇紅輝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十五病室 湖南長沙 410013)
心理護理在整形科的運用
湯佳 蘇紅輝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十五病室 湖南長沙 410013)
目的:探討心理護理在整形科中的運用。方法:選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間前來我院整形科就診的患者59例,分為兩組。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同時給予綜合性的心理護理,采用SAS與SDS評價兩組患者心理狀態,對比兩組心理狀態良好率。結果:觀察組心理狀態良好率(92.31%)明顯高于對照組(81.82%),兩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心理護理應用于整形科能夠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狀態,幫助患者保持良好狀態,值得臨床廣泛應用。
心理護理;整形科;運用
整形科主要包括各種美容整形,其治療屬于細致精細的工作,不僅要求醫生技術專業熟練,而且需要先進的材料與器械,療程較長。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容易出現各種無法避免的并發癥與機體反應,因此做好此類患者的心理護理工作非常重要。我院對2013年6月-2014年6月間到整形科就診的59例患者實施綜合性的心理護理,效果良好,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間前來我院整形科就診的患者59例,分為兩組。觀察組26例,男性14例,平均年齡(26.53± 4.22)歲;女性12例,平均年齡(25.17±3.85)歲。對照組33例,男性17例,平均年齡(25.26±3.88)歲;女性16例,平均年齡(25.34±3.97)歲。治療方法包括根管治療與填充治療等,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差異較小,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不專門給予針對性的心理護理。觀察組通過分析患者心理需求,給予圍手術期的綜合性心理護理,方法如下。
1.2.1 心理需求患者普遍希望醫生技術高超,就診環境安靜優美,診療器械保證消毒滅菌;享受高質量、低收費的服務;希望家屬在治療時陪伴在身邊,給予一定的支持與親情關懷,并且得到醫護人員的全面呵護、理解與幫助;希望得到科學的保健知識與口腔護理知識。
1.2.2 心理護理
1.2.2.1 治療前首先,護理人員需要提供給患者舒適、安靜、方便的就診環境,保證診室整潔干凈,可以通過播放輕柔舒緩的音樂緩解患者緊張情緒。其次,患者就診時護理人員要主動熱情的接待,與患者主動交談,詳細了解病情、病因、病史與患者要求,詳細講解治療重要性、不同技術與材料的差異、臨床療效、注意事項與所需費用。根據患者需求與病情,客觀的推薦材料,并且向患者及其家屬實事求是的講明手術局限性與相對性,使患者對手術有一個合理的期望值,避免因不能接受治療效果而產生醫療糾紛。
1.2.2.2 治療中據報道,80%的整形手術患者存在一定的畏懼心理,害怕疼痛、害怕整形失敗為多數患者緊張的主要原因。護理人員應向患者耐心說明治療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各種狀況,使患者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因每個人有不同的痛閾值,所以不能進行橫向比較,多通過贊美、鼓勵性的言語和神態增強患者信心。實際操作中,保證動作輕柔,合理選擇麻醉方式,給予患者無痛治療。治療期間,密切觀察患者血壓與脈搏,輕聲向患者告知整體治療進程,指導患者有效放松,并與醫生默契配合。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與治療進展,明確告知患者復診時間,向患者說明預備根管后可能發生應急反應,此種反應屬于正常現象,不必驚慌[1]。
1.2.2.3 治療后術畢后,穩定患者情緒,向患者詳細說明整形術后的注意事項。對于實施唇腭裂治療的患者,由于術切口容易劈裂,注意不要咀嚼硬物,不要大笑。指導患者在治療期間學會科學的洗臉方法,掌握正確的整形護理知識,保持面部衛生,定期進行檢查,避免發生炎癥。對于整形效果不太理想的患者,護理人員應當給予其適當的安慰,并告知整形不理想的原因,以免患者產生不滿心理。
1.3 觀察項目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理狀態,采用SAS與SDS進行評價。SAS評分標準:1分:無焦慮;2分:焦慮時間短,不會影響正常生活;3分:焦慮時間較長,對生活造成一定影響;4分:長期處于焦慮狀態,無法正常生活。SDS評分標準:正常:抑郁總分在50分以下;輕度:抑郁總分在50~60分之間;中度:抑郁總分在61~70分之間;重度抑郁:抑郁總分在70分以上。
1.4 統計學分析對本文所得實驗數據均采用SPSS 12.0統計學軟件進行檢驗,所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所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1 心理狀態
觀察組心理狀態良好率(92.31%)明顯高于對照組(81.82%),兩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后心理狀態對比(n/%)
表2 兩組患者SAS與SDS評分對比(±s,分)

表2 兩組患者SAS與SDS評分對比(±s,分)
組別n SASSDS觀察組3359.4±3.958.2±3.5 2649.1±2.247.0±3.1對照組
2.2 SAS與SDS評分
觀察組SAS與SDS評分與對照組相比明顯較低,兩組SAS與SDS評分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心理護理應用于整形科中不僅有利于患者順利完成治療,保證治療效果,而且能夠減少醫療糾紛。以現代護理模式給予患者心理、社會與生理上全方位、多角度的關懷取代傳統的疾病護理模式,能夠充分調動患者主觀能動性,提高護理質量。本研究中,實施綜合性心理護理的觀察組心理狀態良好率(92.31%)明顯高于對照組(81.82%),而且患者不良狀態改善明顯,對于整形效果較為滿意,與祝秀紅[2]報道基本一致。由此表明,心理護理應用于整形科能夠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狀態,幫助患者保持良好狀態,值得臨床廣泛應用。
[1]李鳳娟.整形科患者治療時的心理護理探索[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4,11(01):118-119.
[2]祝秀紅.246例門診整形科患者的心理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0,13(01):56-57.
R826.8
B
1009-6019(2015)03-023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