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敏

摘 要 本文從行動導向教學模式的基本理念和運用優勢出發,淺析了如何在專業實踐課程中運用其進行教學的過程。在實際教學中,將行動導向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進行了對比。結果表明: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在高職專業實踐課程的教學中對教學效果和學習效率的提高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 行動導向 高職 專業實踐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5.030
On the Application of Vocational Action-oriented Model
in Professional Courses Practice
——Take Environmental Comprehensive Training Courses as an example
CHEN Hongmin
(Chongqing Chemical Industry Vocational College, Chongqing 400017)
Abstract 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basic concept of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ode and it's using advantage, analyzing how to use it in professional practice course and the teaching process. In the actual teaching, comparing the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ode to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The results show that,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ode has obvious role in promoting the learning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of higher vocational professional practice course.
Key words action-oriente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rofessional practice
0 引言
目前,我國的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探討過程中,大多還是借鑒和引用國外的一些職業教育理論,例如德國“雙元制”、加拿大“合作教育”以及澳大利亞的“TAFE”模式等。隨著這些人才培養模式在國內的推廣和應用,高職人才培養模式也都開始強調以工作任務為中心,以工作過程為導向,著重培養高職學生的技能運用綜合能力,同時還兼具職業人格的完善和職業精神的塑造。上世紀80年代,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就在德國職業教育界展開了討論,并已成為我國職業教育和培訓發展的主要形式。
1 行動導向教學模式
所謂“行動導向”,是指“由師生共同確定的行動產品來引導教學組織過程,學生通過主動和全面的學習,達到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統一”。行動導向教學模式是職業教育中的一種先進教學指導思想,它通過學生心、手、腦的并用來完成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培養,是一系列教學方法的綜合。通常運用較多的有角色扮演法、案列教學法、項目綜合法等。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在人才培養方面更加注重職業需求性的滿足,同時也兼具知識性的學習。因此,在課程設置上該模式更加注重教學方式的靈活多樣性,以滿足知識技能的雙重需求。行動導向教學是以工作任務為中心來組織課程內容的,眾所周知,技術理論知識和技術實踐知識之間有很強的邏輯關系,那么怎么才能將這兩種知識巧妙地統一到課程中來呢?我們只有借助工作任務這個紐帶來將這兩類知識整合統一到所教授的課程中來。我們可以將所教授的專業知識,按照工作任務分解成若干個知識點版塊,每一個版塊體現一個教學點,并且每個教學點都能按照從實踐到理論的順序來組織和安排教學。這樣做,主要是為了能從技術實踐知識點出發,建立起理論和實踐的雙向互動,并且以此往復幾個循環,從實踐到理論學習,再回到實踐技能,只有這樣才能加深和鞏固我們所學理論知識并且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務。
對于專業實踐課程來說,都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實際操作能力為主要核心任務的。
在教學過程中,如果都能給學生提供一定的實操場景,或者說讓學生能親臨相應的工作崗位環境中得以體驗和感受,那么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通過在行動中激發學生收集信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系統評價的綜合行動能力,從根本上改善和提高專業實踐課程的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技能。
2 在環境綜合實訓課程中的具體應用
2.1 目標定位
在教學情境設置過程中充分考慮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力,具體來說包括專業知識水平、社會認知能力以及綜合素質三大方面。專業知識主要是對理論知識的學習情況; 社會認知主要是應變能力、合作能力、實踐能力等的體現;綜合素質則是全面認知、總結乃至團隊領導能力等。這些都需要在教學活動前進行認真考慮。
2.2 模擬工作情境
在課程教學中利用行動導向模式按照環境監測和治理過程中具體的工作職能進行崗位分配。例如:擬定方案、樣品采集、實驗室監測、污染治理、報告出具等崗位設置。讓學生以小組形式參與各個崗位活動,并且通過崗位輪流交換,讓各個小組的成員都能體驗和訓練到各種崗位技能,切實提升實際工作技能。這樣的情境學習,不僅鍛煉了學生個體的操作技能,同時還提升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水平。
2.3 實訓觀摩
為了讓情境模擬和實際教學更加具有整體性和豐富性,在正式講解環境監測和治理的過程環節時,可預先聯系校企合作單位的環保部門或當地環保局的環境監測站等,讓學生通過實地參觀等先從整體上認識環境監測和治理的各個階段,從而更好地進入實訓環節。同時還可事先準備一些影像資料,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自我認識所學知識的各個階段,切實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習效率。
2.4 總結評價
對學生在行動導向模式中完成的各項訓練進行總結點評,歸納總結出學生在完成任務中用到的各項知識點和技能,從實踐又回到理論,加深對理論知識的鞏固,對知識點進行進一步的完善和講解。同時,指出成效和不足,聯系實際工作崗位技能讓學生對該部分知識進行整體鞏固。
2.5 與傳統教學模式的效果比較
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強調的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工作任務為導向來組織課程教學內容。這種教學模式有別于傳統教學,改變了師生在課堂中的地位,非常適合于專業實踐課程的教學。這對培養高職學生的技能能力,提高教學效率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此,我們特意將行動導向教學與傳統教學在兩個班級中的教學實施與效果進行了對比。結果表明:在環境綜合實訓課程中運用行動導向模式進行教學,提高了學生對課堂的興趣度、動手參與度,同時提升了學生的技能達標率,能夠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表1 兩種模式的教學實施與效果對比
3 總結
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在高職專業實踐課程的教學中,以具體的工作任務為導向,結合情境設置的作用在教學效果和學習效率上有了明顯的提高。這種教學模式讓原本靜態的教學過程變得動態起來,學生也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獲得了知識和技能。要讓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在專業實踐課程中有更好的運用,我們還需要對該模式的各個環節進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同時結合傳統教學模式的長處,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湯巧英,丁榮濤.高職行動導向教學模式研究[J].科教文匯,2009(2).
[2] 王麗嬌.高職行動導向模式在文秘課程教學當中的嘗試應用[J].才智,2013(34).
[3] 賀新元.高職教育教學模式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04.
[4] 楊甲奇,楊陳慧.行動導向人才培養模式下的課程改革[J].教育與職業,20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