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俐兵
摘 要 就業指導課程作為大學生的必修課,目前已經形成較為系統的課程體系。就業指導課程教學仍存在著課程不夠系統、教學方式單一、保障不夠完善的現狀;應用型大學視角下,就業指導教學還需構建全程式課程體系,積極拓展“第二課堂”,做好教學效果的調查跟蹤與反饋。
關鍵詞 應用型大學 就業指導課程 改革思考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5.050
Situation of Employment Guidance Course Teaching and
Reform in Applied University Perspective
GUO Libing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ongguan, Guangdong 523000)
Abstract Career guidance curriculum as a required course for college students, has formed a systematic curriculum. Teaching career guidance course, there is situation of not enough system, teaching single way, protection is not perfect; in the perspective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career guidance needed to build the whole program teaching curriculum, and actively expand the "second class", make good teaching effect survey tracking and feedback.
Key words applied university; career guidance course; reform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中談到 “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在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加快高水平大學建設。”廣東省部分高校率先優化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構建應用型本科人才綜合培養體系。就業指導課程教育作為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一環,要根據社會需求不斷完善,以適應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求。
1 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體系現狀
1.1 課程體系不夠系統全面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業指導課程體系存在著幾個問題:第一,就業指導體系不夠健全。部分高校設置的就業指導課程包括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但未將職業規劃課程列入必修課范疇,全校學生僅有幾十人選修,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育不夠普及。第二,就業指導課程還未形成完整的系統。多數高校就業指導課程僅僅是指在大四階段為畢業生開設的就業指導課程,少數高校的就業指導教育同時包括低年級為學生開設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就業指導課程教育要貫穿大學生整個大學時期,方可形成較為完善的系統。第三,就業指導課程內容不夠全面。高校開設就業指導課程以來,已經形成了一個模式化的內容,大都包括:就業信息的收集和利用,求職材料準備,面試技巧,職業技能培養,就業手續辦理等。社會的發展對畢業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就業指導課應該根據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增設實踐性課程,不斷地完善課程體系,強化應用型人才培養,實現人才培養和市場需求的零距離對接。
1.2 教學方式較為單一
第一,教學理念比較傳統。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教,學生學。就業指導課程教學中,多數課程也是采用教與學的方式完成。如果能夠充分考慮到就業指導課程是實踐性和應用型較強的性質,激發學生求知欲,開展調研活動,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解決問題中提高自我,變被動受教變為主動求教,教學效果會更好。第二,教學實施方式比較單一。就業指導課程多為課堂進行,少課時的模擬面試等課程也大都在室內完成。在筆者學校最近做的一項針對于“你認為學校就業指導課程應該如何完善”一題的調查中,有近70%的畢業生認為,學校的就業指導課程應該改變枯燥的課堂教學模式,授課方式更加多樣化。就業指導教育重在提高學生的求職能力,提升職業潛能,單一的授課方式很難滿足學生和社會的需求。第三,教學效果考核的實效性不夠。就業指導課程作為必修課,考核方式往往是“制作一份簡歷”和“模擬面試”來決定期末學生的成績。筆者對所在學校的應屆畢業生針對于“你覺得就業指導課程的考核方式怎樣”,部分學生認為平時自己是班干部,心理素質較好,不懼怕面試,只要簡歷做得好,便可以不用上課了。不少學生表示,希望通過就業指導課程切實提高一些求職技能,發掘自我的職業潛能,切實提高求職能力,就業指導課程的考核應該體現這些提高的過程。
1.3 課程建設保障不夠完善
大部分高校的就業指導課程是由就業辦或者就業指導教研室統籌,還存在著需要完善的地方:第一,投入力度不夠大。就業指導課程作為公共課,難以被學校和學生高度重視,對于沒有設立就業指導教研室的高校,就業課程由就業辦負責,沒有形成較為科學的規劃和統籌。筆者曾對所在學校的2009、2011和2013年畢業的畢業生進行網絡問卷調查顯示,畢業年份越早的學生對就業指導課程的認知越少,甚至表示沒有學過這門課程。而80%的畢業生表示,希望在上學期間得到就業指導方面的教育。學校就業辦應該加大對就業指導課程的宣傳和投入力度,增強就業指導課程的實效性。
第二,政策支持不夠完善。學校每年將有針對于招生、就業、畢業生的文件性材料,但很少有專門針對就業指導課程改革的文件,多數學校的就業指導課程內容陳舊、形式老套,已經不能滿足社會和市場的需求。另外,就業指導課程的課時量,課程教學效果的優劣都未和教師績效掛鉤,未能像專業教學課一樣有著較為完善的相關政策保障。
第三,師資隊伍不夠專業。多數高校兼任就業指導課程教學的為輔導員和就業辦工作人員,少有專職的就業指導老師。輔導員和就業辦工作人員工作繁忙,很少有更多精力對就業指導課程進行精益求精的鉆研,使得不少高校的就業指導課程師資不夠專業,從而影響就業指導教育效果。
2 就業指導課程體系改革思考
應用型大學對學校的就業指導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就業指導課程的改革可做如下思考:
2.1 多元化就業指導課程師資隊伍
應用型大學要增加實踐性課程的比重,注重就業指導課程的應用型。筆者所在的大學的就業指導教育師資隊伍可供借鑒:由就業指導教研室統領規劃學校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由教師團共同完成就業指導教育:就業指導理論課由教研室教師和專門負責就業工作的輔導員擔任;職業規劃課與專業導論由各院系教師團組織完成;就業指導講座由外聘的企業家、杰出校友等承擔;整合資源,創業講座借助于工商管理學院師資力量。定期選派教師參加就業指導課程教學師資培訓,以適應當前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新形勢。
2.2 構建就業指導教育全面性、全程式課程體系
筆者所在的東莞理工學院,以建設應用型地方本科高校為目標,就業指導教研室不斷調整、完善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著力構建全程式的就業指導課程體系,現已擬將就業指導課程與職業生涯規劃、專業導論課程整合為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納入學校人才培養計劃,分階段實施。應用型本科高校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的,就業指導課程必須具備更強的實效性,應該將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的需求充分融入就業指導教育,就業指導教育要貫穿整個高等教育階段,分階段實施:
第一階段,為新生入學階段,可以對新生進行職業生涯發展規劃教育,引導學生對職業有著科學的認知,做好對人生和大學生活的規劃。
第二階段,是學生職業潛能培養和職業規劃的起步期。可組織主題拓展活動、生涯訓練營等活動來引導學生將職業生涯發展規劃的知識理論學以致用,進行自我探索,學會職業生涯規劃。并將就業指導課程部分知識講授給學生,如職業素養的提升,職業潛能的發掘和培養,讓學生提前認識到自我求職技能的欠缺,及時調整自我目標,利用大學時間來鍛煉與職業相關的能力,如人際交往能力、組織協調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團結合作能力等。筆者所在的東莞理工學院,針對于有創業意愿的大學生,在二年級時可以申請加入學校創業學院精英班,學校設置系統的創業理論學習、創業導師指導,并設有專門的創業實踐基地和創業基金,鼓勵創業團隊落地。
第三階段,是就業指導課程重點施教期,側重于幫助學生備戰求職。使得學生通過就業指導課程的教學能夠掌握就業信息的收集、獲取方式,辨別虛假信息,學會篩選,謹防詐騙;完善求職簡歷和其他求職材料;做好面試的各項準備;開始參加招聘會,了解市場需求,注意反思;面試禮儀等。幫助學生順利找到合適的工作。
第四階段,是學生走向職場前的崗前培訓期。可側重于對學生進行就業上崗前的心理輔導,辦理好各種畢業手續,了解國家、省、市、學校對畢業生的各項政策,掌握職場禮儀,塑造職場形象,進行心理調適,必要時,依托心理輔導中心和院系心理輔導員,在重點時期開展心理集中咨詢,幫助畢業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積極做好就業前的思想準備和心理準備,同時對畢業生提供職業測評及一對一的職業咨詢,為學生順利由“應屆畢業生”轉為“職場人”做好充分準備。
2.3 積極拓展就業指導“第二課堂”
第一,利用校園活動,可以實施就業指導教育。如利用舉辦企業調研大賽,讓學生進一步了解企業用人需求;開展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引導學生主動提升就業技能;開展模擬面試大賽,督促學生提前做好求職面試前的準備;開展關于就業、創業的政策法規的知識大賽等。第二,利用校園論壇,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教育講座。如依托《莞工青年論壇》平臺,邀請校外就業指導專家、成功校友和社會成功人士授經,開展就業創業講堂,開拓學生就業創業思維;依托職業生涯發展協會學生社團,定期邀請“職來職往”主持人、成功企業家來校同學生面對面交流。第三,利用學生業余時間,可在學校設置主題工作坊、精英訓練營等,供學生自由選擇參加,有針對性地提升自我。
2.4 做好就業指導課程教學的調查跟蹤與反饋
高校應成立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教研室,統籌規劃學校就業指導課程。首先,要成立就業質量跟蹤調研小組,將定期對用人單位和畢業生的調研工作納入常規工作范疇。第二,要積極參加校企合作洽談會,實地走訪參觀企業,了解企業需求,將課程改革同社會需求掛鉤。第三,要動員院系力量,通力合作,保證調研結果的科學性。第四,要對調研結果進行認真統計分析,獲得真實有效的數據,作為日后調整就業指導課程體系的重要參考,同時將調研結果反饋至學校相關部門,為學校人才培養提出建設性意見。
總之,在以“應用型人才”為培養目標的高校,就業指導課程教學要在充分調研社會需求的基礎上,與時俱進地完善課程體系,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多樣化教學方式,強化應用型人才培養,實現人才培養和市場需求之間的無縫對接。
參考文獻
[1] 田立君,陳旭遠.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 何建娥.論高校就業指導的理論與模式[D].華南師范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