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慶芹
當今社會,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女性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乳腺癌的發病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近年來尤為明顯,歌手姚貝娜的離世給廣大乳腺病患者敲響了警鐘,發達國家50%的乳腺癌患者為65歲以上的女性[1]。而在中國,乳腺癌呈現低齡化趨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成為了乳腺癌患者積極的干預理念。乳腺癌一經發現與確診,應積極采取措施進行干預,其治療原則是首選手術根治術,結合化療、放療、內分泌治療、靶向治療及其他綜合治療。乳腺癌給患者帶來的痛苦不僅僅是由于疾病本身的痛苦,更加重要的是疾病給患者帶來的心理創傷。對于乳腺癌化療患者而言,常常出現心理問題,其發生原因較多,一般認為與患者擔心疾病預后不好有關,同時也與患者對化療帶來的惡心、嘔吐、掉頭發等不良反應密切相關[2]。另外,由于乳腺癌化療患者常常由于化療藥物的胃腸道反應導致食欲缺乏、惡心嘔吐,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本文著眼于飲食護理與心理護理對老年乳腺癌化療患者生活質量與心理狀態的干預效果,經過2年的潛心研究,臨床效果尚滿意,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老年乳腺癌化療患者21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穿刺或者手術病理確診為乳腺癌,均為女性,年齡65~92歲,平均(70.29±4.43)歲。合并高血壓患者52例,合并有冠心病及心律失常等心臟合并癥者50例,合并糖尿病者41例,在病理類型方面,浸潤性導管癌160例,導管原位癌有8例,浸潤性小葉癌7例,髓樣癌22例,黏液腺癌11例,葉狀囊肉瘤1例,乳頭狀瘤癌變1例。本研究取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均知情同意。按照護理方法分為兩組,觀察組110例,對照組10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相同的化療方案及化療輔助用藥。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主要包括化療藥物相關的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與飲食護理。由于患者對病情認識不明確,認為自己患有絕癥,不能治愈,對治療不積極,心理壓力較大,表現為意志消沉,寢食難安,甚至出現精神崩潰的出現[3]。根據患者的心理表現,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對于精神接近崩潰者,要疏導患者情緒,減輕壓力,恢復平靜。對于情緒抑郁者,要多與患者交流,強化患者對治療的信心,教育患者多與家屬及病友交流,使患者樹立信心,護理人員應通過自己的專業知識去跟患者溝通,用自己的洞察力去觀察患者的心理狀態,察言觀色,不管患者是積極態度還是消極態度,都要與患者多進行交流,使其積極接受治療,以得到最佳的療效。重視飲食護理,合理飲食治療不僅能起到藥食兼用的作用,而且能提高病人的機體免疫力,化療期間給予清淡飲食,并且根據患者口味,給予相應食療方法,包括黃鱔湯、枸杞蓮子八寶粥及甘麥大棗湯,以上食療交替進行,另外,肥胖是乳腺癌患者不良預后的相關因素之一,囑患者多食用新鮮蔬菜水果等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少食用糖類、脂肪類的食物,減少高熱量食物的攝入[4]。
1.3 評定標準 生活質量的評定選用歐洲癌癥研究與治療組織生命治療核心量表(EORTC QLQ-C30)。心理健康的評價選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該量表包含90個具體細目,包括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及其他10個癥狀因子,采用0~4五級評分,得分越高,表明癥狀越明顯[5]。
1.4 統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均采用SPSS 20.0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2.2 兩組SCL-90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SCL-90總均分及各因子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差異(P>0.05),與國內常模比較,兩組SCL-90各因子中,軀體化、抑郁、焦慮、強迫及人際關系敏感等5個因子均明顯高于國內青年常模[6]。干預后觀察組SCL-90總均分及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干預前及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x-±s) 分

表2 兩組SCL-90評分比較(x-±s) 分
乳腺癌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患者往往會自我發現乳房的腫塊,少數患者是在醫院查體時發現的[7]。隨著生活與工作節奏的加快,乳腺癌發病率大幅度升高,乳腺癌相關的臨床治療與護理方法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8]。
乳腺癌是30~70歲中老年女性臨床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本研究對象是老年乳腺癌患者,是指65歲以上確診為乳腺癌的患者[9]。隨著人口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老年乳腺癌發病率逐年升高,老年乳腺癌的治療與護理是廣大醫務工作者的研究重點。據相關研究報道,在歐美國家,老年乳腺癌的發病率將由2000年的3.5%上升到2015年的7%[10]。4年期間增加了1倍,基于以上認識,筆者對乳腺癌化療期患者進行了護理干預,以期為乳腺癌的治療與護理提供最佳依據。
乳腺癌的發病年齡范圍比較廣,幾乎所有成年人均有乳腺癌的發病風險,本研究選擇的是老年乳腺癌患者,老年乳腺癌患者與其他年齡段相比,有其特殊的生理與心理特點[11-12]。老年患者往往其他系統發病比較多,老年乳腺癌患者常合并有其他的慢性并發癥[13]。在本臨床研究的患者之中,多數合并有高血壓,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心血管并發癥及糖尿病等內分泌疾病,甚至許多患者合并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疾病,這也使得患者生活質量及心理狀態受到嚴重影響,因此醫務工作者在面對老年乳腺癌患者的時候,不僅僅要關注乳腺癌化療相關的護理,更要關注其他方面的問題,重點是著眼于心理狀態的護理與飲食相關的護理[14]。
患者在化療期間,由于化療藥物的毒副反應,往往表現出食欲不振,甚至惡心嘔吐,此時采用有針對性的飲食護理尤為重要,化療期間不能進食油膩食物,飲食宜清淡,以半流質飲食為主,告知患者規律飲食,每日三餐定時定量,每次進食量不宜過多,進食過程不宜過快,細嚼慢咽,根據患者的身高體重計算患者的進食量,兩餐間不宜吃零食,進食過程中保持心情舒暢,進食的種類要搭配好,多吃維生素含量高、富含蛋白質的優質健康飲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糖類盡量少吃或不吃,因為糖類能夠刺激胃酸分泌,加重惡心嘔吐的癥狀。食物以半流質飲食為主,少鹽少油,少放刺激性大的調料,禁止吃辣椒。不吃油炸類食物,盡量選用水煮、蒸燉的烹調方式做出的食物。化療期間禁止吸煙飲酒,少喝或不喝濃茶、咖啡與濃果汁。本身乳腺癌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化療期間由于身體上的不適會加重心理問題[15-16]。因此采用針對性的心理疏導護理措施同樣非常重要,筆者將飲食護理與心理護理有機的結合在了一起,取得了滿意的結果。
通過針對性的心理疏導與護理干預,觀察組干預后軀體化、抑郁、焦慮、強迫、人際關系敏感等5個因子得分均低于干預前及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不難看出,心理護理對于改善乳腺癌化療期間患者的心理不適具有積極意義。本研究通過對觀察組患者化療期間給予飲食及心理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生活質量及心理狀態明顯改善,臨床療效滿意。因此飲食及心理護理對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及心理狀態的改善具有重要意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Jones E L,Leak A,Muss H B.Adjuvant therapy of breast cancer in women 70 years of age and older:tough decisions,high stakes[J].Oncology,2012,26(9):793-801.
[2] Blichert-Toft M,Nielsen M,During M,et al.Long-term results of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vs mastectomy for early stage invasive breast cancer 20-year follow-up of the Danish randomized DBCG-82TM protocol[J].Acta Oncologica,2008,47(4):672-681.
[3] Montemurro F,Aglietta M.Hormone receptor-positive early breast cancer:controversies in the use of adjuvant chemotherapy[J].Endocr Relat Cancer,2009,16(4):1091-1102.
[4] Badve S,Turbin D,Thorat M A,et al.FOXA 1 expression in breast cancer correlation with luminal subtype A and survival[J].Clin Cancer Res,2007,13(15):4415-4421.
[5]耿貴芳.心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J].中華全科醫學,2011,21(9):559-560.
[6]甄永玲,趙虹,張曉芳.乳腺癌病人術后化療的心理護理[J].全科護理,2009,7(13):1137-1138.
[7]周海燕,胡昕郾.乳腺癌術后化療護理進展[J].全科護理,2010,8(9):2508-2509.
[8]孟微微,齊佳,張宇.乳腺癌患者術后化療期焦慮和不良反應與護理對策[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5(33):140-141.
[9]李一桔.乳腺癌術后化療期間的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9(8):1909-1910.
[10] Parkin D M,Bray F,Ferlay J,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J].CA Cancer J Clin,2005,55(2):74-108.
[11] Muss H B.Adjuvant therapy for older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J].Breast,2003,12(6):550-557.
[12] Louwman W J,Vilto C M,Verhoeven H A,et al.Clinical epidemiology of breast cancer in the elderly[J].Eur J Cancer,2007:43(15):2242-2252.
[13]林本耀.乳腺癌[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7:40-41.
[14] Diab S G,Elledge R M, Clark G M.Tumor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outcome of elderly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J].J Natl Cancer Inst,2000,92(7):550-556.
[15]莊秀芬,張幸平,郭慧琳,等.107例乳腺癌患者綜合治療的療效及預后分析[J].重慶醫科大學學報,2010,35(1):130-134.
[16]沈偉娟,凌立君.乳腺癌患者綜合治療的療效及預后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1,8(18):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