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俄羅斯《航空航天觀察》等媒體報道,亞太美軍重啟了大規模防御演習,該演習以防范“解放軍彈道導彈猛烈攻擊嘉手納空軍基地”為核心。美軍意在為介入中日東海爭端做準備,“盡量避免遭到中國導彈部隊的報復性打擊”。
嘉手納戰機將損失75%? 據俄羅斯《航空航天觀察》報道,亞太美軍正在籌劃新的“太平洋視野”演習,其目的是為太平洋空軍司令部制訂新的海空作戰條令提供參考。報道指出,亞太美軍在2008年曾舉行代號為“太平洋視野”的大型演習,以一支紅軍部隊對抗兩支藍軍部隊的模式進行。當時美國空軍官員表示,這是假想與中俄兩軍同時過招。演習結果顯示,美軍“能擊敗亞太地區強大對手的聯合攻擊”。今年的新演習將一改“防范中俄聯合威脅”的基調,美軍將從“以一敵二”變成“以一敵一”,全力應對解放軍,并重點演練“沖繩嘉手納基地防范解放軍打擊”。
美國《連線》假想了“嘉手納基地遭解放軍多批次導彈猛烈攻擊”的場景:彈道導彈、巡航導彈對美軍基地實施密集打擊,電子通信系統也遭到電磁武器和網絡武器的攻擊,基地陷入混亂,損失大批戰斗機。在聯合攻擊中,解放軍同時發射大量彈道導彈。報道援引美國蘭德公司的報告,煞有介事地把中國發動彈道導彈攻擊的規模與嘉手納基地的損失聯系起來,稱“如果解放軍向嘉手納基地齊射數十枚彈道導彈,就能將該基地75%的戰斗機擊毀”。
美試圖攻擊中國導彈設施 對于亞太美軍實施演習,并以中國為主要假想敵,《航空航天觀察》認為,這是為介入“中日東海之戰”做準備。有美軍專家表示,一旦美國在對華戰爭中支持日本,那么解放軍就將動用其實力不俗的導彈部隊打擊東亞美軍基地。美軍專家戴維·福爾格姆認為,空軍基地對付導彈攻擊的關鍵是保護基地內的戰斗機。彈道導彈從發射到打擊目標需要一段時間,因此美軍應嚴密監控中國沿海導彈基地的動向,發現苗頭不對,嘉手納基地的戰斗機就應迅速轉移。前美國國防部長辦公室東亞政策主任麥偉特表示,光靠躲避不是辦法,美軍可以對中國彈道導彈基地發動攻擊,“至少能破壞其偵察定位系統,使其導彈無法對美軍基地進行精確打擊”。在反擊戰術上,美國列克星敦研究所的報告給美軍支招:中國機動彈道導彈發射車對美軍有一定威脅,因為導彈發射車難以被追蹤、鎖定。美軍的遠程導彈能攻擊別國縱深的固定目標,但在攻擊移動目標方面存在缺陷。美軍的導彈從發射到實施攻擊需要一段時間,而敵方的導彈發射車可實施躲避。為此,美軍應派各種飛機奔赴前沿,及時捕捉解放軍導彈系統的動向。據俄羅斯《絕密》周刊報道,上述戰術被納入亞太美軍的最新演習,這意味著美軍試圖在武力介入中日爭端時,免遭解放軍的“報復性打擊”。
美偵察機或逼近中國領海 對于美軍為何興師動眾地演練保衛嘉手納空軍基地,日本《軍事研究》雜志分析,在美軍眼中,嘉手納基地在某些方面的重要性超過關島基地。前者所處的位置非常重要,因此美軍把它打造成遠東地區最大的空軍基地。除部署空中作戰部隊外,嘉手納基地還是美軍海外偵察機部隊的重要駐扎點。以該基地為依托,美軍偵察機時常出沒于西太平洋。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中日在東海爆發沖突而美軍介入的話,那么從嘉手納基地起飛的美軍偵察機可能逼近中國領海實施偵察。如果說關島基地是亞太美軍的兵力中樞,那么嘉手納基地就是“遏制中國的前哨站”。另外,嘉手納基地還是亞太美軍戰斗力延伸的中轉站:在關島基地部署的美軍戰斗機,只有依靠嘉手納基地的空中加油機,才能實現“遠程快速打擊”。
《航空航天觀察》指出,美軍演練保衛嘉手納基地,顯示其駐太平洋空軍將進行調整,嘉手納基地將進一步成為兵力部署的重點,“從而強化對中國的遏制力”。美軍夸大中國導彈攻擊力的另一個目的是繼續強化其在亞太地區的兵力部署。嘉手納基地是美國空軍在遠東地區極為重要的前沿基地,但它有脆弱的一面,這迫使美國加強同菲律賓等國的關系。報道援引美國空軍中將厄特巴克的話稱:“美國應與相關國家建立伙伴關系,從而獲得新基地,以免遭中國導彈的攻擊。”?笪摘自《上海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