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有日媒指出,中國建成航母戰斗群還需十年,而日本可以利用這個時間段破解遼寧艦的戰力。于是,日本大肆發展軍備提升戰力,并向中國射出了軍事“三支箭”。有分析稱,中國早已做好準備面對日本的戰爭野心,絕不會再給日本第二次侵華機會。
日擬對抗中國航母戰斗群
日媒表示,遼寧艦航母自服役以來大都是在沒有護衛的情況下單獨進行海試,顯示該航母還沒有形成固定的戰斗群。不過,中國正在建造被稱為中華“宙斯盾”艦的052D型導彈驅逐艦,未來它們將與遼寧艦構成完整的航母戰斗群。
報道稱,中國要建造像美軍那樣的航母戰斗群至少需要10年以上時間。這樣的航母戰斗群不僅需要艦艇的相互配合,還需要艦艇與戰機的海空協同,中國打造藍水海軍的時日尚短,艦艇操作經驗不足。日本軍事家野口裕之則稱,航母造價和維護費高昂,中國要熟練掌握還需20年時間。
另有日媒稱,盡管“戰斗力不高”,但中國航母戰斗群一旦成軍,對海空實力薄弱的東南亞各國的政治軍事影響力將大增。因此,留給日本的時間只有10年,必須加緊構建對抗中國航母戰斗群的戰略、戰術和作戰方案。
日本真的有10年時間來建立所謂的對抗中國航母戰斗群的戰略戰術和作戰方案么?目前,日本的空中實力已大不如前,隨著時間的流逝,日本的主力F-15J戰斗機大多面臨著使用年限接近退役的窘境。本來日本打算使用其“放大版F-16”的F-2戰機來暫時撐起日本空中力量的場子,然后購買美國F-35作為未來空中力量的主力戰機,然而F-35戰機卻屢次跳票造成裝備各種推延。未來的日本空中力量將面對新戰機嚴重短缺的問題。
在海上力量方面,日本正在擴充自己的兩棲作戰力量,而兩棲作戰力量可以用在登陸作戰奪島作戰等各種場合中,日本海自的日向級兩棲艦已經下水兩艘,出云級兩棲艦也下水兩艘,日本已然成為亞洲直通甲板兩棲艦最多的國家。
日媒稱,海自也在不斷推進航母戰斗群的準備工作。“一旦日本完成航母戰斗群部署,將可以阻斷‘第一島鏈,對該區域航線和海峽進行封鎖”。軍事專家李杰認為,一旦獲得可垂直起降的F-35B隱形戰斗機,日本輕型航母戰斗群的實力不可小覷。
如果日本購買的F-35能夠如期到位的話,其海空實力還可以和中國相提并論,但是未來十年會發生很多變數,現在還無法下定論。
遼寧艦有“金剛”護身
有媒體表示,隨著遼寧艦和殲-15的相繼入役,盡管中國目前還沒有航母編隊,但是第一艘航母帶來的重點并不應該是戰斗力的提升,而是讓中國海軍熟悉航母戰法、操作、調度等基本方式,讓中國海軍擁有航母操作經驗,并為未來中國航母的研發和建造提供經驗。可以說,遼寧艦并不是負責直接提升戰斗力的,而是間接提升戰斗力。
除了航母,中國現在也意識到了直通甲板兩棲艦的重要性。目前,有證據顯示中國正在研發直通甲板兩棲攻擊艦,而且該艦很可能是和美國海軍黃蜂級兩棲攻擊艦類似的大型兩棲艦。在面對日本兩棲艦時,有比較大的噸位優勢。
除了航母和兩棲艦外,中國還在大力發展自己的導彈驅逐艦。據悉,中國正在建造4艘052D型導彈驅逐艦,它們被認為將成為航母的“帶刀護衛”。據悉,052D“中華神盾”艦的相控陣雷達比美國和日本的“宙斯盾”更為先進。隨著中國造船工業的逐步升級,中國的驅逐艦功能和噸位上越來越接近美國,未來中國的驅逐艦等艦艇的數量和質量都將在日本之上。
052D驅逐艦可搭載多款導彈,將是航母戰斗群的核心力量。052D驅逐艦采用新型導彈垂直發射裝置、大型有源相控陣雷達等設備。同052C型驅逐艦相比,新導彈垂直發射裝置可容納大型武器,包括“東海10”巡航導彈和“紅旗9”遠程防空導彈等,導彈發射裝置的數量也從原來的48個改為64個,火力較052C得到極大的增強。
外媒稱,中國的新一代052D型導彈驅逐艦第三艘已下水,這是中國海軍水面艦艇部隊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該型驅逐艦如果大量生產和裝備,將使得中國海軍成為亞太區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海上力量。
不會坐視日本再次侵華
其實,中國間接提升航母戰力并積極建造國產航母,原因之一就是防備日本的不軌行為。因為,近些年來日本軍國主義勢力抬頭,大肆發展軍備,針對中國的種種舉動,我們都看在眼里。
近日,有專家指出,提到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作為,外界大都會想到“安倍經濟學”的“三支箭”。殊不知,在軍事擴張方面,安倍同樣也射出了“三支箭”。
“第一支箭”射向東海釣魚島后,被中國海軍、海警組成的“防御盾牌”給擋了回來。隨后,安倍又兩箭齊發,分別射向南海和印度洋,引導目本自衛隊向這兩個方向進擊,其目標仍舊是中國。
日本自衛隊在南海強化軍事存在,并非想與中國直接交手,而是想改變在東海單獨面對日益強大的中國軍力孤立無援的局面,進而通過與澳大利亞、美國的軍事配合,實現出兵海外和牽制中國的戰略意圖。
如果安倍的第二支箭在南海掀起風浪,迫使中國軍隊將更多的作戰艦艇投入南海,那么自衛隊在南海的進擊勢必變得更加咄咄逼人,甚至有可能對中國的能源安全線、“一帶一路”戰略構成實質性威脅。現在,安倍的第三支箭又瞄準印度洋。日本海上自衛隊計劃在10月參與印度、美國在印度洋上舉行的“馬拉巴爾”演習,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信號。
專家指出,日本大肆發展軍備提升戰斗力,發射軍事“三支箭”再加上最近被稱為“戰爭法案”的安保法的強行通過,大有再次發動侵華行動的潛在威脅。不過,中國人民不會坐視日本再來一次侵華行動的。
盡管日本的軍備正在快速更新,中國的遼寧艦為代表的航母還沒有形成實際的戰斗力,但是實際上,兩國拼的不光是軍力,更是綜合實力。中國的綜合實力正在逐漸提高,而且在軍事實力上,中國的整個軍事體系也遠高于日本,未來不管再過多少年,中國都不會給日本機會覬覦中國。?笪摘自《知識博覽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