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念祖
從5月28日起,不少省、市、自治區都開始曬一份同樣主題的公示——中央要遴選全國優秀縣委書記了,各地公示的正是本地推薦的初步人選。
相較于中組部授予的“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優秀組織工作干部”,“全國優秀縣委書記”這一榮譽稱號此前并不多見。在這些公示通告里,都有一句同樣的話——“根據中央組織部《關于推選和表彰全國優秀縣委書記的通知》要求”。這份通知透露,中組部計劃在今年“七一”前夕,于全國范圍內表彰一批優秀縣委書記。
上一次評選還是在20年前。1995年6月,中組部從2800多名縣(市、區)委書記中遴選出100人作為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加以表彰。
“縣” 是中國幾千年最穩定、最基本的行政單位。目前全國2800多個縣。
今年1月,同中央黨校第一期縣委書記研修班的200余名學員暢談交流“縣委書記經”。
在縣一級治理中,全面負責縣內各類事務的正是“一把手”縣委書記,20年后重啟“優秀縣委書記”,旨在實現“郡縣治,天下安”。
誰能當選優秀縣委書記
中國公務員總數689萬,多數人用一輩子時間才到正科級。如果35歲不能升到正處,45歲不能升到正廳,仕途可能就此止步。能從2800名的縣委書記中脫穎而出,入選幾率僅為3.5%。誰才能當選優秀的縣委書記呢?
以往優秀縣委書記的典型,最有名的是焦裕祿和谷文昌。這兩位優秀縣委書記都產生在上世紀60年代初,他們所體現的與革命年代 一脈相承的艱苦奮斗、公而忘私、親民愛民等優良作風和拼搏精神。
但是新時代,對如何當好今天的縣委書記又有哪些新要求? 今年1月,習近平對縣委書記提出了“四有”標準: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
截至6月1日,除北京、山西、陜西、西藏外,其余27個省、市、自治區均已發布上述公示通告,各省份推薦的優秀縣委書記1至7人不等。記者統計評選的人數多少和經濟體量并無多大關系,比如,廣西、貴州都有6個候選人,而天津重慶上海都各自僅有兩名縣委入圍。
記者通過對93位被推薦的縣委書記簡歷梳理發現,其中九成是60后,有39名是65后,一些70后縣委書記也在此之列。這批優秀的縣委書記平均年齡在53歲左右。其中六成以上的優秀縣委書記候選人為研究生學歷。
20年前的經驗顯示,年輕將會是優秀縣委書記晉升的最大優勢。20年前的優秀縣委書記中,有16名縣委書記晉升迅速,官至副省級。統計顯示,這16人初任縣委書記平均年齡為38.5歲,顯著低于整個“全國優秀縣委書記”群體將近10年。
與這些官員“小步快跑”相比,還有5名全國優秀縣委書記顯得步履蹣跚,最終止步于正縣級。獲中組部表彰這一年,張玉琢59歲、劉爽56歲、黃潤昌53歲、 楊富榮52歲、冷相發48歲。之后,劉爽轉任市公安局局長并在此崗位上退休,其余4人均在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或縣委書記位置上退休。這于當選時他們的年齡限制有著一定的關系。
《決策》雜志曾撰文表示,在整個官員體系中,縣委書記最佳年齡反而應該在40-55歲之間。惟其如此,才能做到見多識廣、駕輕就熟,從容應對各種復雜情況,化矛盾沖突于無形之中。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優秀縣委書記今何在?
20年前被表彰的100名優秀的縣委書記,如今都在何方?是否都官運亨通,步步高升呢?事實并非如此。
獲中組部表彰之后,有16名縣委書記晉升速度相當驚人,官至副省級。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5年1月,已有2人晉升到正省級,14人晉升到副省級,此外至少42人晉升到正廳級。
當然除卻這些光鮮者,還有不少人原地踏步、退居二線、鋃鐺入獄,其仕途的升降浮沉,精準地應和著革故鼎新、選賢任能的時代節拍,因而也成為了洞悉中國政治密碼的獨特標本。
在這100名縣委書記中,目前已有7人因嚴重違法違紀而鋃鐺入獄。 分別是李達球、王常明、林秀山、鄭樟林、朱愛群、彭晉鏞。
值得一提的是后來頒行的《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國家公務員法》均明文規定,領導干部不得在本人成長地(原籍)擔任縣長、縣委書記。但事實上,20年前中組部表彰的這100人中,共有17人在成長地(原籍)擔任縣長、縣委書記,其中江蘇多達3例,而且均是政績卓著。這似乎意 味著,對于官員任職回避制度(類似于古代的“改土歸流”),亦不可“一刀切”,而應因地制宜、通盤考慮。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縣域治理的復雜性、艱巨性和長期性,必然對縣委書記的道德水平與治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2009年,中紀委、中組部進行縣委權力公開透明運行試點,安徽、浙江、北京等地相繼跟進。 2010年,湖北啟動縣委書記崗位風險預警防控試點,要求縣委書記不再直接分管人事、不得插手工程招投標等。此外,還應當以權利制約權力,充分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
為何20年后重啟評選?
20年后,中央再次在全國氛圍內開展優秀縣委書記遴選,也有一番考量。
反腐是繞不開的一道坎。據媒體盤點,從去年2月28日江西會昌縣縣委書記傅春榮被查,到今年4月9日河北省通報清河縣縣委書記冀東書被查,從中紀委等權威渠道通報的消息中,至少有38名縣委書記落馬。
縣委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一線指揮部”,縣委書記就是“一線總指揮”。 縣委書記一旦腐敗,不僅帶壞一批干部,污染一地的政治生態,更直接侵害當地百姓的權益,禍害一方水土。
中組部再提遴選優秀縣委書記,無疑是想打擊縣委書記中的害群之馬,同時樹立一批榜樣,抓緊“郡縣治,天下安”的脈搏。
事實上,中央近來的諸多舉措,無不是圍繞“郡縣治天下安”這個目標而動。
從去年11月起,中央黨校專門開辦縣委書記研修班,計劃到2017年底將全國縣(市、區、旗)委書記輪訓一遍。此次縣委書記大輪訓,同時納入中央黨校培訓體系,是十八大以來的首次,也是繼2008年之后,我國再次對全國的縣委書記進行輪訓。
今年1月1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主持召開座談會,同中央黨校第一期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進行座談并發表重要講話。
他提出“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四個要求,并寄望縣委書記: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坦坦蕩蕩為官。
最近,中共中央辦公廳又印發了《關于在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中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方案》,其中提出,對存在“不嚴不實”問題的領導干部,立足于教育提高,促其改進;縣級以上黨委(黨組)書記要帶頭講“三嚴三實”專題黨課。
正如,習近平在《從政雜談》寫到,如果把國家喻為一張網,全國三千多個縣就像這張網上的紐結。“紐結”松動,國家政局就會發生動蕩;“紐結”牢靠,國家政局就穩定。從整體與局部的關系看,縣一級工作好壞,關系國家的興衰安危。
“郡縣治,天下安”,中央把縣委書記定位為“地方政治家”,對于其中的佼佼者,未來將會進一步嚴格管理、悉心培養和重點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