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松濤
俄羅斯帝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有一句名言:俄羅斯只有兩個盟友,一個是陸軍,一個是海軍。當時的俄羅斯還沒有設立空軍,但自蘇聯時期起,蘇俄就特別重視空軍和防空部隊的發展。蘇聯還曾專門設立了獨立的防空軍,配備最好的高空高速截擊機和防空導彈武器;空軍則建立了殲擊航空兵、前線轟炸航空兵、強擊航空兵和轟炸航空兵等部隊。
1998年7月16日,葉利欽總統下令將防空軍并入空軍,此后經過長期改編、裁撤,以及大刀闊斧的改革,俄羅斯空軍現在編為7個“戰役司令部”,形成“戰役司令部——空軍基地(旅)——大隊(團)”三級指揮結構。
其中4個戰役司令部為空防司令部,主要下轄戰斗機、戰斗轟炸機、截擊機、攻擊機、中小型運輸機和地空導彈部隊。第1空防司令部歸西部軍區指揮,第2空防司令部歸中央軍區指揮,第3空防司令部歸東部軍區指揮,第4空防司令部則歸南部軍區指揮。
另外3個戰役司令部分別為軍事運輸航空兵司令部、遠程航空兵司令部和空天防御戰略戰役司令部。軍事運輸航空兵司令部負責管理全部的大型運輸機,遠程航空兵司令部指揮全部的轟炸機部隊,空天防御司令部則擔負導彈預警、反導攔截等任務。
始終活躍的戰略轟炸機
都說俄羅斯人骨子里就流淌著進攻血液,俄空軍表現正是如此,在蘇聯解體后的最困難日子里,其轟炸機部隊仍保持著相對正常的訓練強度。要知道,戰略轟炸機一次起降所耗費的油料,足夠10架重型戰斗機完成一次空戰訓練。俄空軍這種對進攻的執著,甚至讓西方軍事觀察家感到困惑。
俄空軍現役戰略轟炸機為三駕馬車,圖-160“海盜旗”、圖-22M3“逆火”和圖-95MS“熊”。
其中圖-160有16架,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轟炸機,最大起飛重量達到275噸,最大載彈量超過40噸。得益于變后掠翼和4臺推力強勁的NK-32渦扇發動機,在重量超過200噸時,圖-160的最大飛行速度仍然可以達到2.05馬赫。此外,圖-160目前正在進行升級改裝,預計是加強精確制導武器的使用能力。
圖-22M3在前蘇軍裝備體系里其實算不上戰略轟炸機,它更多擔負縱深突擊、反艦作戰任務。但俄空軍目前正對圖-22M3進行升級,改裝后稱為圖-22M3M,主要也是增加巡航導彈、激光制導炸彈等靈巧武器的使用能力,可以承擔戰略轟炸任務。現役圖-22M3有41架,超過100架處于封存狀態,俄空軍未來有可能將全部圖-22M3“復活”。
圖-95MS“熊”轟炸機是目前俄空軍出鏡率最高的飛機,經常靠近日本和西歐進行震懾性飛行。
現役圖-95MS有32架,60架封存,另有6架正在升級為圖-95MSM。圖-95MSM的最大改進是可以發射射程達到3000公里的KH-101/102巡航導彈,未來俄空軍的圖-95MS都會升級至圖-95MSM,封存的飛機也會被“復活”。
如果需要,俄羅斯有能力在較短時間內將轟炸機部隊的投彈總量提高至美軍水平,或許這就是普京現在正在做的事情。相比美軍,俄軍轟炸機部隊缺少的是B-2那種隱身突防能力,不過他們已經開始研制新型PAK-DA轟炸機,采用了類似B-2的飛翼布局。
終于得到投入的戰斗機部隊
蘇聯集體后,與轟炸機部隊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俄羅斯空軍的戰斗機部隊一直萎靡不振,得不到更多新型蘇27系列戰斗機補充。這種情況一直到2007年開始才逐漸改善。
現在俄空軍一共有273架蘇27戰斗機,其中201架為較老的蘇27S,50架為在2007年至2012年間得到升級的蘇27SM,12架為最近兩年交付的蘇27SM3。值得一提的是,蘇27SM3的機體為中國當年殲11的退貨,但換裝了新型AL-31F-M1發動機、新型雷達天線和玻璃化座艙,作戰能力比蘇27S大有提升。
至于最新的蘇35S戰斗機,俄空軍裝備速度很快,現在已服役34架。蘇35采用117S發動機,無源相控陣雷達,操縱率也有所改進,它的作戰性能比蘇27SM、蘇27SM3更優越。
此外,俄空軍將蘇30算作多用途戰斗機,目前擁有3架蘇30基本型、16架蘇30M2戰斗教練機和32架蘇30SM戰斗機。蘇30SM原是為印度空軍研制的蘇30MKI,它的特點是采用無源相控陣雷達提高了多目標攻擊能力,鴨翼和推力矢量發動機增加了超機動能力,加強的機體結構則可以攜帶更多、更大型的對地攻擊武器。
相比蘇27、蘇30機隊的擴充,俄空軍米格29部隊則沒有進展,現僅剩余200架不到的米格29,其中28架是小幅改進的米格29SMT。
截擊機繼續獨樹一幟
隨著航空技術的進步,戰斗機與截擊機兩者分野已不明顯,或者說很多第三代、第四代戰斗機已可承擔截擊任務。但或許出于國土防空面積過大的原因,蘇聯防空軍、俄羅斯空軍一直堅持使用重型截擊機,俄空軍現有約120架米格31截擊機,其中半數已升級至米格31BM。
米格31的最大起飛重量達到46噸,幾乎比蘇27、F-15高出一半,采用兩臺D-30-F6加力渦扇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可達2.83馬赫,最大實用升限接近2.5萬米。米格31作為截擊機的獨特之處在于,16噸的內載燃油,可支持其以2倍音速飛行750公里,截擊來襲目標,超音速巡航能力不遜于美軍第四代F-22戰斗機。
戰斗轟炸機和攻擊機部隊
幾乎與截擊機上的固執一樣,俄羅斯空軍還堅持了戰斗轟炸機這一機種設置,最新產品是蘇34“鴨嘴獸”。蘇34改進自蘇27戰斗機,“鴨嘴獸”這個綽號源于其采用并列雙座,機首部分較為扁平。蘇34在蘇27基礎上加強了機體結構、加大了機翼面積和機內油箱,但發動機推力不變,其最大載彈量為8噸,最大航程提高至4000公里。
作為戰斗轟炸機,蘇34載彈量與蘇30SM多用途戰斗機相當,航程略優于蘇30SM,空戰性能卻明顯不如蘇30SM。可以說,外界大部分軍事觀察家都對蘇34感到莫名其妙,但天性喜好進攻的俄羅斯人卻非常看重蘇34的作用,現在已有55架蘇34進入服役。
除了蘇34,俄羅斯空軍現在還有124架各型蘇24戰斗轟炸機,這些飛機均具備精確制導武器使用能力,但由于年代久遠,未來將逐步被蘇34所代替。
攻擊機方面,俄羅斯空軍有大約200架現役蘇25,封存超過100架。蘇25盡管也存在著機齡老邁的問題,但由于近30年來沒有新型專用攻擊機出現,蘇25技術并不落伍,仍然勝任低烈度的局部戰爭、反游擊隊等非常規作戰。
運輸機及特種飛機
除了戰略轟炸機,俄羅斯空軍對運輸機、特種飛機也特別看重。俄空軍現在擁有僅次于美軍的軍事運輸機隊,包括17架安124重型運輸機,約200架伊爾76MD大型運輸機,50架安12中型運輸機和76架安24/26輕型運輸機。
盡管軍事航空運輸第一要素是機隊規模,但俄空軍運輸機部隊現有機型也存在不小的問題。首先是主力伊爾76MD設計過于老舊,它的機艙較窄,運送主戰坦克、重型攻擊直升機等裝備時裝載很不方便。安12中型運輸機數量太少,這類螺旋槳動力運輸機具有極佳的野戰機場起降能力,在特種作戰、先遣部署領域仍然非常重要。
特種飛機方面,俄羅斯空軍擁有25架A-50/A-50U預警機、20架伊爾78/伊爾78M空中加油機、以及若干核戰指揮機等。
A-50系列預警機的問題在于采用伊爾76大型運輸機作為平臺,軍用運輸機航程較同級民航客機小,這導致A-50預警機的滯空時間,僅有美軍E-3預警機的一半。
摘編自中華軍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