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菲 王輝
2015年4月6日18時58分,福建漳州市漳浦縣古雷開發區騰龍芳烴(漳州)有限公司發生泄漏爆炸燃燒事故。一聲震天巨響打破了古雷港的靜謐,熊熊烈火和翻滾的濃煙沖天而起,一場消防勇士與火魔的鏖戰就此打響……
當晚20時06分,三明支隊作戰指揮中心接到省消防總隊下達的增援調度命令。吹響號角,集結而戰。全市消防部隊臨危受命、快速反應,于當晚22時整迅速集結13輛消防車、63名官兵,在葉智勇支隊長帶領下連夜馳援古雷,這一增援就是兩天兩夜。
8小時星夜馳援 迅速投入戰斗
夜幕中,閃爍著警燈的指揮車內,葉智勇支隊長和林仕參謀長小聲討論著戰略戰術, 盡量不影響長途夜行的官兵休息,讓戰士們養足精神全力投入戰斗。
4月7日6時,支隊增援車隊駛進古雷港高速入口處時,看到在接近古雷開發區騰龍芳烴有限公司的公路兩邊,整齊地停滿了正在待命的消防車輛。指揮車剛到工廠附近,沒有停歇,葉智勇支隊長前往現場指揮部領命,命令支隊對主陣地607罐、608罐和610罐進行撲救。
火情十分嚴峻,容不得半點遲疑。
“各參戰單元注意,根據現場指揮部命令,我支隊立即對607罐、608罐和610罐的火災進行撲救,特勤中隊車輛停靠在607罐左側,大田大隊車輛停靠在607罐和608罐正前方……”葉智勇支隊長對作戰任務進行了周密部署。各參戰單元聽得明,記得清,迅速投入戰斗。
水炮布陣地 重壓火魔沖在前
7日07時30分,根據葉智勇支隊長部署要求,各戰斗小組迅速采取“逐片消滅、防止蔓延”的戰術重點,對607罐進行打擊,全力阻止火勢向609罐蔓延。一時間,5門水炮迅速從607罐的東北角、607罐、608罐正前方的圍堰外和圍堰上架起,白色的銀龍迅速注入浮頂早已被燒穿的罐體內。
由于現場風力很大,泡沫無法精準打擊火點,且現場火勢猛烈,官兵們只有根據風向變化,不停調整水炮角度,才能將泡沫準確地射入罐體內。
面對熊熊烈火和炙熱的高溫,參戰官兵雖然穿著戰斗服和隔熱服,但還是被大火烤得面部通紅,渾身滾燙,不少官兵被大火烤得根本睜不開眼。即便如此,他們還是頂著烈焰,勇往直前。站不住了,就跪著打;熱得受不了了,就將身上打濕繼續干……
葉智勇、林仕始終戰斗在最前沿,像一名普通戰斗員一樣鋪設水帶,架設水炮,調整進攻方向。
9時35分,現場指揮部命令對607罐發起總攻。在強大的攻勢下,11時25分,607罐明火被成功撲滅。但是現場官兵懸著的心始終沒有落下,在607罐旁邊的608罐和610罐,依然在猛烈燃燒著。
“10米生死路” 果敢更智慧
由于圍堰上的移動水炮射程有限,泡沫無法打到610罐的罐體內,這給火災撲救工作帶來極大的難度。關鍵時刻,葉智勇支隊長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組成敢死隊進入火場內部,在608罐和610罐的罐體間放置2門移動水炮,縮短水炮射程進行滅火。
架設水炮的工作可以說是難之又難、險之又險。在罐與罐之間,縱橫交錯著輸油管道和障礙物,寬度僅有1.5米,加上管道上落滿了泡沫,這條“路面”十分的濕滑、艱險,更何況還要扛百斤重的水炮前行;頭頂上方火舌不停的翻滾,沸油隨時都有可能破罐而出;雖然從圍堰到放置水炮的距離僅僅10米,但這條路卻是生死之路,舉步維艱,就這短短的10米路,他們卻用了足足10分鐘才到達目的地。
“按照支隊長指示,我和梅列大隊列東中隊曾迪中隊長深入到607罐和608罐的中間架設水炮陣地,對火勢進行‘轟炸式打擊,并對罐體進行冷卻;當時火焰就在我們頭頂呼嘯,感覺就要被大火吞噬一樣,罐里的液體隨時都有可能溢出來。”回憶起現場情景,特勤中隊下士張道亮心中一直平靜不下來。
“我們根本無法找到有利的進攻點,只能爬上防火堤,在圍墻上架設移動水炮,對罐體進行冷卻,我們架設移動水炮的位置離著火罐體只有6米左右,可以明顯的感覺到那種被烈火炙烤無法睜開雙眼的感覺。”據梅列大隊列東中隊曾迪中隊長回憶,當時罐體對面的生產裝置因受大火烘烤再次發生坍塌,距離自己所處位置僅10米。發生坍塌時,很多戰友本能地趴在地上自我保護,可他站在圍墻上沒有任何防護,頓時感覺自己是在夾縫中生存下來的。
“隊長,讓我來,請放心。”在罐體旁防火堤上的一名聲音沙啞、正在操控水炮的消防員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他就是特勤中隊班長許澤陽,是一名標準的90后消防兵,青春而且充滿活力,當他接到命令要和隊長一起深入罐體旁架設水炮時,隊長問他:“你害怕嗎?”他瞪大了雙眼回答:“這么多戰友都在,有什么好怕的!”似乎危險對他來說并不重要,他更在乎的是這場戰斗什么時候能夠結束,這個海港什么時候可以恢復往日的寧靜。
“把水炮移到這里。”尤溪大隊沈城中隊副政治指導員黃勇波是在部隊成長起來的優秀基層指揮員。據他回憶,當時為了更有效的對罐體進行降溫冷卻,他和戰友們托著水帶,抬著水炮在距離罐體僅10米的位置架設陣地,為撲救贏得了先機。
這10米架設水炮的距離,看似是葉智勇支隊長大膽的舉動,卻為撲滅608罐和610罐的火災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
長時間的連續作戰,早已透支了官兵們的體力、讓官兵的身體達到了極限。他們有的扶著梯蹬小憩,有的雙腿浸濕在水中倚靠著泡沫桶睡著了。而葉智勇支隊長和林仕參謀長更是從參戰開始就沒有合過眼,一直在圍堰上指揮戰斗。
5分鐘緊急撤離 官兵安全險象環生
夜深了,官兵們都已疲憊不堪,但誰也不說累,都依然堅守著崗位。林仕參謀長更是留守在一線,觀察著罐體的“一舉一動”。
4月8日2時30分,607罐外壁上突然出現了一條裂縫,頃刻間,滾燙的流淌火順著裂縫噴射出來,迅速涌出了圍堰,如同巖漿般涌動著向四周停靠的消防車輛和消防官兵撲來。千鈞一發之際,林仕參謀長作為第一個觀察到流淌火的指揮員,迅速向現場指揮部匯報。隨即,現場指揮部下令參戰部隊緊急撤離。endprint
“當時現場的一個罐體出現了破裂,流淌火順著圍堰的缺口流了出來,我們正堅守在自己的陣地上,收到現場指揮部緊急撤離的命令時我們立即后撤,我們離開不到10秒,大火就將當時我們所處的位置給吞沒了,所幸林仕參謀長發現及時,戰友們反應迅速,不然后果不堪設想。”回想起大火像巖漿襲來的場景,參戰官兵至今仍心有余悸。
火勢穩定后,參戰官兵又重返到戰場上,將流淌火控制在中間罐區防護堤內,進行集中消滅,并加大滅火劑供給強度,繼續對著火的607罐和臨近的609罐進行冷卻滅火保護。但令人始料未及的是,更大的考驗、更大的作戰風險暗潮涌動,接踵而至。
再次緊急集合
集中力量決勝古雷
4月8日7時,接到現場指揮部命令,三明支隊再次調集14輛消防車、63名官兵馳援古雷。就在官兵緊急趕赴現場的途中,前線傳來揪心的消息:11時05分,在高溫烘烤下,鄰近的609罐(存油1.5千立方米)被引燃并猛烈燃燒!所有官兵的心不由一沉,這將是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鏖戰,一次意志與火魔的艱苦角力。
16時30分,在支隊肖健欽副支隊長的帶領下,第二批增援力量抵達作戰現場,滅火力量倍增。葉智勇支隊長給輪換官兵就戰斗力量部署、作戰安全做了強調后,輪換官兵迅速接過戰友手中的武器,繼續堅守陣地,讓早已疲憊不堪的戰友到后方做短暫休整。此時607罐和609罐依然處在猛烈燃燒階段。由于起火油罐高聳,罐頂呼吸孔、爆裂開口較小,泡沫射流難以“精準”打擊,對罐內實現有效覆蓋,滅火過程十分艱辛。肖健欽副支隊長根據現場火情的變化,分析研判火場形勢,及時對前線的水炮陣地設置、射流做了調整。此時,馬達轟鳴,水龍飛舞,高噴車、移動水炮噴射出的水流、泡沫,飛射如柱,對罐區火魔發起猛烈“轟擊”。
當時起火油罐內不僅儲存著重石腦油、輕重整液,而且還存在著大量的混合蒸氣,加之高溫炙烤,極易導致復燃和轟燃。夜色之中,座座油罐如怪獸蹲臥,猙獰不語,參戰人員尤其是各進攻陣地的水炮操作官兵堅守陣地,不輕言放棄,大家心里只涌動著一個念頭:盡快撲滅大火!
在參戰人員氣勢如虹的強大攻勢下,4月9日凌晨2時57分, 609罐大火被徹底撲滅。肆虐了約56個小時的火魔,在總隊調遣的各戰友支隊共同努力下,最終被成功降服,艱苦卓絕的滅火戰斗終于奏響了勝利的音符。
而此時,連續奮戰,顧不上吃一頓飽飯的參戰官兵已個個精疲力竭,滿身泥漿油污,靴子里灌滿了水,手連礦泉水瓶都拿不住……
在現場的消防員除了90后的戰士,竟然還有兩個準爸爸,一個是大田大隊均溪中隊中隊長王金國,另一個是三元大隊城關中隊副中隊長伍君勤。其中,王金國的愛人沒過幾天就要分娩了。接到奔赴古雷增援的命令時,正是愛人最需要陪護的時候,他卻放下了妻子,收起即將初為人父的喜悅,和戰友們一起奮戰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火海激戰中,火魔的咽喉始終被死死扼住,連片儲罐群、裝置群安然無損,參戰人員零傷亡,見證著戰斗的艱辛與輝煌!
火場,是消防官兵的舞臺;險情,彰顯忠誠勇士的風采。大災大難面前,再一次詮釋了三明消防官兵果敢無畏、剛毅奉獻的使命與責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