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興


瑞士蘇黎世,對常年擔任足球記者的我來說,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說熟悉,是因為從我1999年第一次進入國際足聯(FIFA)采訪至今,16年來幾乎每隔一兩年就要去那里采訪一回,眼看著FIFA在蘇黎世的總部越來越氣派,門也越來越難進。說陌生,是因為如今的FIFA在很多人看來是“藏污納垢”的代名詞,尤其是前不久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介入、瑞士警方從國際足聯執委會委員下榻的酒店帶走數名高官之后,這種印象更為深刻。在熟悉和陌生之間,讓我和世界上許許多多的專業記者一起,目睹了國際足聯內部的明爭暗斗,欣賞了“足球也是政治”這部大戲。
第一次目睹FIFA沒有硝煙的內斗
上世紀90年代,國內足球熱持續升溫,但當時大家獲取資訊的渠道與手段并不像現在這樣發達,基本都是靠翻譯國外的一些報紙雜志。1999年,我作為第一個到歐洲進行巡游式采訪的中國足球記者,先后報道過歐洲五大聯賽,期間順道來到瑞士,采訪國際足聯、歐足聯以及國際奧委會等。當時FIFA總部遠不像現在這樣戒備森嚴。前臺的接待人員對我這個中國記者非常歡迎,甚至還帶著參觀。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因為那時FI?FA遠不像現在這么有錢。這或許就是國內常說的“人一有錢就變壞”,如今想再進FIFA的總部,手續極為復雜,需要事先預約,進去兩三道門后還要在會客廳等候。在很多國際同行看來,說好聽些,FIFA就像大企業般“正規化”;說不好聽些,那就是“擺譜”。不過,當我第一次踏進國際足聯大門時,肯定不會想到16年后,領導它的主席依然還是布拉特,直到6月2日他在第五次連任后沒幾天突然被迫宣布辭職。而據英國媒體報道,FIFA有可能在今年12月16日投票選舉出新一任主席。
國際足聯前執委、現FBI“污點證人”布拉澤(美國人)近日公開承認,在法國世界杯(1998年)和南非世界杯(2010年)的申辦期間曾經受賄。而德國媒體日前也披露,德國獲得2006年世界杯主辦權的過程中也存在“不法行為”。我第一次采訪國際足聯確定世界杯主辦國事宜是在2000年7月,正好目睹了德國如何險勝南非。
布拉特能如愿在1998年當選國際足聯主席,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非洲人的支持。作為回報,布拉特當初在游說過程中曾允諾讓非洲承辦2006年世界杯。2006年世界杯主辦國結果正式公布前,我與其他國家記者閑聊時,幾乎所有人都認準將是南非最終獲得主辦權,甚至包括大部分德國記者也這么看。2000年7月5日下午,幾個申辦國相繼進行最后陳述報告后,南非依然被外界看好,南非代表團成員的情緒看上去非常好。但第二天,各國記者們就在新聞中心感受到南非人情緒上的微妙變化。摩洛哥卡薩布蘭卡一家報紙的記者對我說:“南非危險了。”問及緣由,他表示,5日晚上,各代表團再次與國際足聯執委會成員進行秘密接觸,執委會中委員的態度有不小變化,布拉特甚至與幾名委員還發生爭執。當6日下午由布拉特宣布最終結果是德國以12票比11票擊敗南非時,我身后坐著的不少南非助威團成員眼眶濕潤,兩個姑娘掩面而泣,幾個南非記者更是憤然離席。
僅僅1票之差,南非人舉辦世界杯的夢想就“推遲”了4年。出人意料的是,在隨后的新聞發布會上,布拉特居然公布放棄投票的執委名字——來自新西蘭的鄧普塞。按說,新西蘭和南非同為英聯邦國家,最后時刻應支持南非,可新西蘭人寧愿選擇放棄!圍繞著這名新西蘭執委緣何投棄權票,外界說法不一。被布拉特形容為“膽小鬼”、被南非人罵為“背叛者”的鄧普塞事后披露了他拒絕參加第三輪投票的“秘密”:“我接到一個古怪的電話,告訴我該怎么投票。盡管不是生命威脅,但我確實有些擔心。而且,就在投票開始前,突然有一個信封從我房間的門下塞了進來,信封內有誘惑性的內容,并寫了一個電話號碼,我按號碼打過去,電話另一頭告訴我投票時該怎么投。”鄧普塞對棄權并不后悔,而且認為拒絕投票有“很充足”的理由,“我必須為我的家人和自己的人身安全考慮。”他表示,足球中有太多政治因素,他無法不考慮這些問題。當然,鄧普塞的這一說法很快遭到國際足聯其他執委的懷疑。德國足協也澄清,有些媒體的相關報道損害了德國的形象,并準備采取相關法律措施。但鄧普塞重申,不參加投票是正確的,他不想因此而留下任何把柄,包括被人指責受賄。
這是我第一次在現場見證世界杯申辦期間所發生的一切,甚至親歷執委“退選”這一史無前例的行為。未能獲得2006年世界杯主辦權的南非耿耿于懷,甚至不惜動用律師要求推翻投票表決結果,讓國際足聯執委會重新進行投票。但國際足聯拒絕了南非的要求。作為補償,在同年8月3日的國際足聯執委會會議上,24名執委一致通過世界杯今后將由各大洲輪流主辦的決定,其中取代鄧普塞的斐濟執委也投了贊成票。這個決議是由布拉特提出的,目的是確保每個大洲都有均等的機會承辦世界杯賽。在這一決議通過之后,南非正式宣布放棄上訴要求。盡管布拉特本人在國際足聯大會結束后否認南非放棄上訴是因為FIFA與南非私下達成默契,但明眼人都清楚FIFA在此時通過“輪流坐莊”的決議究竟意味著什么。而這之后,南非主辦了2010年世界杯賽,這個“輪流坐莊”制度似乎就是為非洲專門“量身定做”的。這之后,南美洲的巴西又在毫無競爭對手的情況下,順利地拿到2014年世界杯賽。
除了有錢,還要“朝中有人”
第一次親歷國際足聯執委會確定世界杯主辦國的前前后后,就讓我意識到,圍繞世界杯主辦問題,它所涉及的不只是足球本身,不只是某一個國家的事務與利益,它幾乎滲透到每一個角落。從這一層意義上說,足球離不開政治,甚至“足球就是政治”!比如,還是圍繞著2006年世界杯主辦國確定問題,由于執委會中4名亞洲委員沒有投南非,這使得非洲足聯與亞洲足聯的關系異常緊張。沒過多久,非洲足聯決定中止非亞之間一些傳統的足球對抗賽。對非洲足聯的這一決定,時任亞足聯秘書長維拉潘只能表示遺憾:“我必須說這是件悲哀的事,而且非洲足聯的決定沒有任何商量的余地,讓我們感到很吃驚,這將使我們兩大洲之間的關系重新回到1966年以前。但我們對此無能為力,只能接受。”
2010年12月2日,我再次在蘇黎世見證了國際足聯捆綁決定2018年與2022年世界杯主辦國那一幕。正如英國博彩公司所開出的賭賠率那樣,俄羅斯和卡塔爾分別是2018年、2022年世界杯賽的最大熱門。最終的結果就是俄羅斯主辦2018年世界杯賽、卡塔爾主辦2022年世界杯賽!不得不感慨英國博彩公司開出這個賭賠率之前所下的功夫,但在現場,更讓我和其他記者感慨的是:這個世界,跟誰都可以作對,但千萬不要跟“錢”過不去!卡塔爾人非常“高明”,當年11月在首都多哈舉辦了一場巴西隊和阿根廷隊的友誼賽,用支付高額出場費的方式,既為申辦世界杯造勢,又巧妙地拉近了與巴西人和阿根廷人的感情。當然,卡塔爾花錢的地方還有很多。一個最簡單的例子,聘請法國球星齊達內充當形象大使,如卡塔爾申辦成功他可以賺得1500萬美元。
應該承認,卡塔爾人為申辦世界杯在各個方面做了巨大努力。盡管亞足聯主席、卡塔爾人哈曼在某些問題上與布拉特有分歧,但哈曼的聰明之處就在于沒有公開與布拉特“翻臉”,不像韓國人鄭夢準那樣,公開表示“國際足聯到了該進行改革的時候了”。早在布拉特1998年當選國際足聯主席前,他就曾遭到過時任歐洲足聯主席、瑞典人約翰遜的強有力挑戰。支持約翰遜挑戰布拉特的就有鄭夢準。之所以有此舉動,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當初決定2002年世界杯主辦國時,前國際足聯主席阿維蘭熱讓日本搭上“順風車”與韓國聯辦,這讓韓國人多少有些不情愿。布拉特作為阿維蘭熱點名的接班人,鄭夢準自然不太可能與他“一條心”。相反,哈曼多次表示:堅決支持布拉特競選連任!這也使得卡塔爾能把布拉特這最重要的一票始終把持在自己手里,至少不會公開反對卡塔爾。可以說,卡塔爾人在這次申辦過程中在金錢的支撐下,憑借著正確的策略,選對了合適的人,最終拿到主辦權。在追求商業利益最大化的今天,國際足聯將世界杯主辦權交給卡塔爾,又一次顯露了“千萬不要跟錢過不去”的本質。
卡塔爾申辦團主席當時在接受我采訪時說:“在整個申辦過程中,哈曼作為亞足聯主席和卡塔爾人的‘雙重身份,在最大程度上幫助了我們。特別是,他同時又是國際足聯執委。坦率地說,我們根本不清楚國際足聯執委內部相互之間是一種怎樣的關系,但哈曼成為最好的‘內線,他告訴我們該如何去傳達我們的信息,并令這些信息的傳播達到最大化效果。可以說,他絕對是我們這次申辦工作中的最大資產。”相比之下,澳大利亞之所以在投票第一輪就遭到淘汰,很重要一點就是“朝中無人”——澳大利亞是此次所有申辦國家中唯一一個沒有自己人在國際足聯執委會中任職的。這其實也應驗了中國的一句“老話”,所謂“朝中有人好辦事”。
中國足協主席20年來首度亮相FIFA
可以這么說,作為一個世界上最賺錢的單項體育組織,每一次國際足聯代表大會或國際足聯執委會,都是利益的重新“洗牌”與重新分配的過程。想要用短短的篇幅將這些年來我所親歷過的FIFA內部鉤心斗角的過程寫清楚、說明白,很難。而對于布拉特,盡管有各種非議,但能夠在FI?FA混跡長達40年,沒有一些“手段與手腕”,斷然是沒有可能的。盡管外界一直都在指責布拉特本人有受賄之嫌,可如果當你知道布拉特身為FIFA主席,年薪高達1000萬美元之后,或許你就會改變原有的一些看法。年薪千萬美元之人,會為一些“小錢”而毀了自己的大好前程嗎?這恐怕也是至今外界始終找不到布拉特“受賄”證據的根本原因。
盡管國際足聯東窗事發,多名高官被FBI帶走,令5月底的國際足聯全體代表大會蒙上一層陰影,但對中國足球而言,這卻是一次具有重要意義的會議。因為這是中國足協過去20多年來,第一次派主席親自到蘇黎世參加FIFA代表大會。這無疑是一個值得注意的信號,它向世界足壇表明中國政府重視足球、大力發展足球的積極態度。
此次國際足聯代表大會期間,其中一項內容就是2026年世界杯賽的申辦。中國球迷也渴望中國能夠主辦世界杯賽,在被問及這個問題時,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兼中國足協主席蔡振華表示:“我們需要和國際足聯以及國際足壇人士就這個問題進行交流,了解整個申辦的過程與程序……中國是一個世界大國,應該可以發揮更多、更大的作用。在交流中,我們也深刻感受到,各國足協領導也希望中國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看到中國足球的進步并希望進步更快。他們在交流中也表達了希望中國能夠主辦世界杯。”▲
(作者為《體壇周報》副總編輯)
環球時報2015-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