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遠興
摘 要:對我國經濟而言,一方面,美元貶值有消極影響,另一方面,美元貶值也存在部分積極影響。消極影響主要表現在世界競爭力方面、證券、進出口、外匯儲備量等方面;積極影響主要體現在材料需進口行業及外匯負債行業。本文就引起美元貶值對我國造成的諸多影響做出了分析,并提出相應改進措施,望給相關人員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美元貶值;中國經濟;影響
自2002年以來,美元匯率經歷了三次貶值。盡管2004年上半年匯率止跌回升,但近期仍有下滑的趨勢。就我國經濟形式而言,對于某些行業美元貶值是有利的,某些行業是不利的。
下面將從美元貶值的原因、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及防范措施三方面進行討論。
1 導致美元貶值的主要因素
1.1 美國政府制定了弱勢美元政策
由于美國制造業持續不景氣、經濟增速不斷下降,同時繼克林頓政府強勢政策制定之后,給美國經濟的發展和國際競爭力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從而阻礙了產品的出口。其次,跨國公司經營不善,美元匯率不斷升高,也會減弱美聯降息政策的實施,導致美國股市更加動蕩不安。此外,反恐支出、減少稅收及駐軍伊拉克等原因導致財政赤字不斷擴大。財政赤字將會加劇外資的流出,從而對美元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布什政府通過實施減稅、美元貶值、降息的弱勢美元政策來緩解美國的經濟赤字,促進經濟的復蘇。但還不能從根本上緩解匯率走低的現象。
1.2 美元貶值屬于美國采取政策的和戰略
雖然美國經濟開始走向復蘇,但是依然存在很多的不確定因素。因為美國經濟的增長一般由存貨投資來決定,此外還會受到固定資產的縮減以及個人支出減少等影響。總的來說,美元貶值對于美國的發展來說是有利的。
首先,美元貶值好縮減美國政府的海外債務,從而減輕了外債負擔;
其次,美元貶值導致商品出口價格降低,促進了商品生產及出口。進口商品因價格升高而受到抑制。
這種大出口小進口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使美國經濟得到復蘇,也提升了美國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美國商務部公布的一項數據表明,自從推出弱勢美元政策之后,有效緩解了美國的財政赤字現象,2007年的財政赤字水平是200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1.3 美元貶值是一種炒作的推進
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的經濟有一定的增長幅度。然而美國并不滿意這個增長幅度,繼續借用次級債來維持美元貶值,從而保持自己在世界范圍內的霸權地位。
1.4 美元貶值是由美元利率降低造成的
自從美國經濟泡沫破裂之后,美聯儲把基準利率調至1%,致使美元出現了大幅度的貶值。2007年8月次級債的爆發使通脹失控成為美聯儲最為擔心的問題。自2007年9月以來,連續7次美聯儲進行降息,累加降息幅度達到了3.25個百分點。美聯儲實施的降息行為進一步加劇了美元的貶值。2007年8月以來,美元對歐元貶值13%,對一籃子貨幣貶值7%。
2 美元貶值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2.1 美元貶值對我國經濟的正面影響
對于外匯負債類行業而言,美元貶值是有利的。美元貶值將對我國航空類是高負債的企業起到有利作用。此類企業的負債主要是美元和日元,這樣可以減少企業負債率。相對而言,人民幣的升值將會降低進口航油航材的成本,這給航空公司帶來正面積極的影響。
由于造紙、鋼鐵、轎車化纖及塑料等行業對進口材料依賴性較高,美元貶值相對降低了制造成本,從而提高盈利水平。
2.2 美元貶值對我國經濟的不良影響
美元貶值導致我國外匯儲備出現了大幅度的縮水。然而2008年3月底,我國的外匯儲備再創新高。但由于美元貶值,美聯儲持續降息等諸多原因并沒有使我國的實際外匯增加,相反,實際外匯在降低。美元貶值導致我國的國際競爭力下降。我國傳統工業例如紡織服裝,家電等主要以出口為主,美元貶值到生產成本升高,從而影響到盈利水平。制造業的衰退導致失業率升高,從而可能引發一系列的社會、政治問題。美元貶值導致商品的生產成本升高。如今,我國正經歷著加工貿易型階段,更多的依賴于國際市場的進口,并且大部分進口商品都是以美元為單位進行計算的,因此在面對美元貶值時,將會導致商品價格上漲,從而增加了商品成本的升高,提高物價水平。由于國際金融市場存在相對比較頻繁的互動,此時的美元貶值將會嚴重影響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金融資本的短期流入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市場行情上漲,提高國內市場的資源供給,而資本投資具有“快出快進”的特點,從而降低了人民幣升值的預期速度,造成資金的抽離,導致市場波動劇烈,進而對證券市場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其次,美元貶值也會減弱外商在我國的直接投資,引起巨大的波動,嚴重的時候還會造成虛假的繁榮和泡沫,導致經濟朝非理性的方向發展。
3 應對美元貶值的政策
3.1 繼續保持人民幣對于美元的盯住關系
人民幣并沒有類似美元價值實際高估的情況。故相比較而言,人民幣具有一定的價值穩定性。因此,繼續保持人民幣對于美元的盯住關系,必定會減少人民幣與其他貨幣關系中的問題。除此以外,我國還可以考慮繼續增加美元儲備,加入國際干預的行列,進而抑制美元的過度貶值。再者,在貨幣政策方面,我國也可以選擇放松貨幣來維持本國經濟的發展。
3.2 合理調整儲備
對于發展中國家而言,合理的外匯儲備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外匯儲備的增加也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例如人民幣升值壓力增大,流動性減弱等,而且外匯儲備過多也是一種浪費。為應對這一系列的問題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第一,提高人民幣在國際市場的購買力,不但可以吸收更多的海外資源而且還會緩解國內資源瓶頸。
第二,在國外收購由于運營不當,股市暴跌或者由于各種經濟危機造成廉價的資產。將儲備的外匯折換成有價值或有升值潛力的資產。在適當的時候隨時拋出。
第三,改變儲蓄外匯的思路,多出口也多進口,多儲備資源性和戰略性物資。
第四,對國際金融市場匯率變化給予密切的關注,對已有的外匯幣種結構給予適當的調節。
第五,加強亞洲區域的貨幣合作。區域合作不僅可以加快資金的流動循環,還可以抵御國際貿易市場波動帶來的影響,提高抗風險能力。
3.3 優化產品出口結構,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
對于美元貶值來說,最好選擇多元化的戰略模式。
首先,縮小產品出口到以美元為結算工具的地區。盡可能降低這些地區經濟的變化對我國的不利影響。
然后,加強與周邊國家的經濟交流,開辟新的貿易市場。
另外,應該主動看到美元貶值背后的技術擴散效應,優化出口結構,緩解國際貿易對我國商品出口的影響,提高我國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
3.4 開展從緊貨幣政策,降低流動性過剩現象
實施從緊貨幣政策,可以有效減少加息頻率,提高銀行存款準備金率,控制逐利熱錢的涌入。采用大量人民幣流出國門的辦法來應對廉價美元的流入。在一定程度上取代美元的地位,減緩流動性過剩及通貨膨脹壓力。在抑制過剩行業的發展的同時還要扶持弱小行業的發展,例如教育、醫療、能源、廉租房等方面。利用財政轉移支付的積極作用,扶持低收入人群、幫助落后地區。推動由出口型國家逐漸向消費型國家的轉變,從而有效應對流動性過剩現象。
參考文獻:
[1]王輝.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連連“破關”,年內累計升幅4%[N].中國證券報,2008-05-23.
[2]陸燕.世界經濟態勢及我國外經外貿發展對策[J].國際合作,2007.(1).
[3]楊帆.美國政府放任美元貶值對付弱勢美元考驗中國[N].環球日報,2007-03-25.
[4]陳克斯.美元貶值:對我國物價影響幾何[N].中國財經報.2008-03-31.
[5]張建中.美元貶值帶來的市場機會[J].股市動態分析,200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