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美艷 何書敏 郭曉明
摘 要:撫順是雷鋒精神的發祥地,全方位、多角度地打造撫順雷鋒城的嶄新形象,是撫順人民在實現城市轉型、加快城市發展中的重要歷史任務。城市公交網絡是維持一座城市正常運轉的基礎性設施,其所具有的完備性、公共性、覆蓋性、流動性、規模性等特點,決定了它在打造撫順雷鋒城嶄新形象方面,具有不可忽視、無以替代的作用。本研究建議,應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調動城市公交網絡中的有效因素,為打造撫順雷鋒城的嶄新形象發揮積極作用。
關鍵詞:城市公交網絡;撫順;雷鋒城;嶄新形象
撫順是雷鋒精神的發祥地,半個多世紀以來,撫順市委、市政府始終高舉雷鋒精神的旗幟建城育人,雷鋒精神業已成為撫順的城市靈魂和精神坐標,2011年年底,市委、市政府更是明確提出建設雷鋒城的目標和任務。全方位、多角度地打造撫順雷鋒城的嶄新形象,是撫順人民在實現城市轉型、加快城市發展中的重要歷史任務。
城市公交網絡是維持一座城市正常運轉的基礎性設施,其所具有的完備性、公共性、覆蓋性、流動性、規模性等特點,決定了它在打造撫順雷鋒城嶄新形象方面,具有不可忽視、無以替代的作用。本研究建議,應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調動城市公交網絡中的有效因素,為打造撫順雷鋒城的嶄新形象發揮積極作用。
1 運用城市公交網絡打造撫順雷鋒城嶄新形象的可行性分析
城市公交網絡一般主要包括公共汽車、無軌電車、有軌電車、快速有軌電車、地下鐵道和出租汽車等客運營業系統。在撫順城市公交網絡中,公共汽車是最主要的公交營運工具。據撫順市公汽總公司統計,在多種公共交通方式中,市民以公交出行為主,公交車承運每天約達60-65萬人次,接近市區總人口數量的1/2,每年合計約達2.4億人次。公交車面對的是這座城市中最真實意義上的大眾,因此,本文所談運用城市公交網絡打造撫順雷鋒城嶄新形象,根據撫順的現實情況,主要載體對象就定位于公交車。
運用城市公交網絡打造撫順雷鋒城嶄新形象的可行性,可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1.1 運用城市公交網絡打造撫順雷鋒城嶄新形象,具有可操作性和重要意義。
城市公交網絡是方便公眾出行、保障城市正常運轉的整體的、動態的系統,具有完備性、公共性、覆蓋性、流動性、規模性等特點。完備性,是指城市公交網絡是依據科學規劃設計建立起來的完整體系,具有較為完備的架構和設施。公共性,是指城市公交網絡作為城市公共基礎服務設施,面向廣大市民服務,其主要服務目標是實現公眾出行的安全、舒適、輕松、便捷,使用對象不設限。覆蓋性,是指城市公交網絡在城市內部四通八達,線路和站點幾乎延展到城市的每一個角落,覆蓋非常廣泛。流動性,是指城市公交網絡要靠動態運轉實現其功能,構成公交網絡的主體和客體都處于一種流動變化的狀態。規模性,是指城市公交網絡中的元素以一定規模并相對統一的形態存在。上述這幾方面特點,使城市公交網絡在傳播精神文明方面具備了得天獨厚的優勢,以城市公交網絡傳播精神文明,相對于其他公共服務設施來說,能夠以更低的投入成本,影響到更多的、更廣泛的受眾,從而獲得更大的社會效益。在撫順建設雷鋒城的常態化項目中,“豐富和擴大雷鋒元素”是一項重點內容,由于城市公交網絡具備以上所述的諸多特點,它非常適合作為雷鋒元素的載體,來擴大雷鋒元素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1.2 撫順大規模更換新能源公交車,使運用城市公交網絡打造雷鋒城嶄新形象具備了優越的現實性。
2013年,撫順市購入800臺新能源公交車,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陸續上線運營,為我們運用城市公交網絡打造撫順雷鋒城嶄新形象創造了優越條件。首先,新公交車剛剛完成投入運營,車體外觀噴涂、車廂裝飾布置、車載文化設計等都處于起步階段,尚在討論和試行之中,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理念和方案,最便于開展統一的規劃設計,并在形成方案后付諸實施。其次,一次性更換800臺新能源公交車所創造的“撫順現象”或“撫順模式”,已經成為全國關注的新聞熱點,公交行業的楷模,如果借此機會充分運用公交網絡打造撫順雷鋒城嶄新形象,一定會引發持續的關注,能夠降低宣傳成本,提高宣傳效益,取得顯著成效。再次,公交車更換是物質層面的形象提升,如果再充分運用好公交車打造撫順雷鋒城形象,就是實現了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的雙躍升,進一步深化了更換新公交車的意義。最后,更換新公交車是市委、市政府重點開展的一項民心工程,受到了廣大市民的熱烈擁護和歡迎,以新公交車為載體打造撫順雷鋒城形象,容易起到深入人心、易于接受的效果,對于凝聚群眾力量、共促城市發展有重要作用。
1.3 撫順提出建設雷鋒城和城市轉型,為運用城市公交網絡打造撫順雷鋒城嶄新形象提供了良好契機。
2011年,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建設雷鋒城的目標和任務;2011年12月5日,市委、市政府下發《撫順市關于進一步建設雷鋒城的實施方案》;2012年3月31日,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全市范圍內深入開展“人人學雷鋒,建設雷鋒城”活動,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推動學雷鋒活動常態化。2013年7月,撫順提出由生產型城市向消費主導型城市轉型的發展戰略,并于2013年12月27日市委十一屆十九次全會進一步闡釋了城市轉型的深刻內涵,明確作出了推進撫順向消費主導型城市轉型的重大決策。建設雷鋒城,實現城市轉型,是硬性的要求,也是難得的契機。應該牢牢把握住這樣的契機,以城市公交網絡助推轉型中的撫順打造好雷鋒城的嶄新形象,使撫順的城市定位更加明晰,城市形象更加光鮮,城市精神更加突出,城市品位更加升華。
2 運用城市公交網絡打造撫順雷鋒城嶄新形象相關實踐剖析
雷鋒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全國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全國許多地區都十分重視雷鋒精神在塑造城市形象方面的作用。在運用城市公交網絡宣傳雷鋒精神方面,一些地方進行過比較吸引公眾關注的嘗試。比如,2012年3月5日前夕,昆明100輛公交車涂刷巨幅雷鋒畫像和宣傳標語,成為了城市的一道風景,引發了媒體和民眾的極大關注。
撫順作為雷鋒精神的發祥地,在運用城市公交網絡宣傳雷鋒精神方面,進行過為數不少的實踐。其中,尤以沈撫城際客車“雷鋒號”的運營較為突出。沈撫城際客車“雷鋒號”運營多年,以雷鋒精神打造品牌線路,為傳播雷鋒精神、宣傳撫順雷鋒城形象作出了貢獻,為以公交車為載體傳播雷鋒精神積累了寶貴的經驗,這些經驗為撫順城市內部用公交車相關設施傳播雷鋒精神奠定了深厚的基礎。此外,撫順公交行業一直在開展爭創雷鋒式示范車隊、爭當雷鋒式駕駛員等弘揚雷鋒精神的活動,標示著撫順公交行業對于雷鋒精神的重視。
在堅持宣傳雷鋒精神的基礎上,市公汽總公司在新更換800臺新能源公交車之后,在宣傳精神文明方面進行了一些新的嘗試。2014年七一黨的生日前夕,市公汽總公司將800臺車廂內LED廣告位全部換成“中國夢”、“紀念中國共產黨93華誕”、“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 實現撫順城市轉型較快發展”等弘揚社會主旋律的公益展板,吸引了媒體和公眾的目光,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贊譽,成為撫順市新能源公交車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通過對一些既有的實踐進行分析,可以看出,這些實踐積累了很多成功的經驗,當然,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試剖析如下。
2.1 實踐模式比較單薄,沒有形成整個城市系統化、常態化的操作模式。目前,各地對雷鋒精神的宣傳多局限于零散實踐,階段性、局域化操作比較多,系統研究、通盤考慮比較少,導致實踐效果不明顯,影響力度有限,有些一陣風式的實踐甚至引發過被公眾指責“作秀”的質疑。
2.2 有時服務與宣傳還存在距離。實踐中出現的問題是,雖然通過公交網絡搭載了雷鋒元素,但是部分公交司乘服務人員在思想意識上還沒有達到所需要的高度,沒有以身作則地起到示范作用,并在服務中出現了一些不文明行為,這樣就難以做到形神一致,影響了實踐的說服力和有效性。
2.3 最重要的一點是,所有實踐均沒有持之以恒的、一以貫之的理念文化、企業文化作為支撐。雷鋒精神是一種理念,打造以公交網絡為依托的、流動的雷鋒城又是一種理念,沒有理論支撐的行為難以持久,沒有理念支撐的舉措必然枯萎,只有用打造以公交網絡為依托的雷鋒城這種理念,來塑造行為的實施者,讓他們從引導走向自覺,才能讓雷鋒精神之花在公交網絡常開不敗。
3 運用城市公交網絡打造撫順雷鋒城嶄新形象的具體對策
本課題組經過調研,現針對運用城市公交網絡打造撫順雷鋒城嶄新形象問題提出以下對策。
3.1 為公交網絡設計統一的雷鋒文化標識,給人以鮮明、醒目、富有沖擊力的第一印象。
雷鋒文化標識可主要體現在車體外觀噴涂、車廂吊棚宣傳牌、司機座位后宣傳牌、座椅、車廂內電子屏、公交車站牌、公交車站宣傳板等處,目的是納入乘客視線范圍,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雷鋒文化標識應設計得精美、醒目、色澤亮麗、大小適中,可選用經典雷鋒頭像配以抽象設計,色調以紅色為主,體現主旋律,傳遞正能量。雷鋒文化標識應主題鮮明,具有代表性和說服力,既展示雷鋒形象,也要展現雷鋒與撫順水乳交融的特點。
3.2 搭載城市公交網絡進行宣傳的雷鋒文化內容必須真實、準確、通俗,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
撫順市雷鋒文化資源豐厚,資料儲備充足,應組織相關部門的專家仔細甄選宣傳內容,按照簡明扼要、生動鮮活、意義深刻、市民具有一定的熟悉度等標準,設計出最為有效的雷鋒元素,確保通過公交網絡搭載的雷鋒元素既能入眼,更能入心。待選雷鋒文化內容可具體包括黨和國家領導人給雷鋒的題詞、雷鋒日記、雷鋒事跡、雷鋒照片、雷鋒視頻資料、雷鋒音頻資料、學雷鋒先進典型等。
3.3 充分利用公交網絡設施作為載體,展現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將城市公交網絡建成展示雷鋒城形象的第一窗口。
公交網絡內部空間分布較為零散,但是實際上延展性很大,可以挖掘出很多設施作為宣傳雷鋒文化的載體,如公交車內部的裝飾布置、宣傳版、報站器、車載音響、電子屏幕、便民設施等,以及公交車站臺的宣傳板、報站牌等。應該針對這些設施的不同大小、不同特點,發揮其各自的作用。比如,可借由公交車內部車載音響,整點播放雷鋒經典歌曲,推廣新創作的雷鋒主旋律歌曲,寓教于樂。
3.4 充分調動公交網絡中各種要素的功能,不僅要強調宣傳和展示,更要形成互動交流。
設計出一個互動交流的體系,激發出廣大群眾的參與熱情,以交流促發展,進而實現動態提升。比如,通過公交車、公交站點、公交網站、公交政務微博等渠道設置征求意見信箱,征求關于雷鋒文化的宣傳創意、新資料、新歌曲、新影像等意見和建議,對于意見被采納的熱心市民予以獎勵,形成良性互動,調動起全民共建雷鋒城的飽滿激情。
3.5 注重內容的周期性更新,結合重大節慶日、紀念日更新宣傳內容。
應適時調整宣傳內容,注重周期性更新,實現宣傳形式、宣傳內容的多樣化,特別是注意把握好重大節慶日、紀念日的契機,加大宣傳力度,讓常態化宣傳既要特點常在,又要亮點頻出。
3.6 可調動企業積極性,參與到運用城市公交網絡打造城市形象的工程中來,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
可面向廣大企業,組織對公交車設置雷鋒標識宣傳版面進行競標,出資單位可在展示雷鋒標識的宣傳版面上巧妙地植入企業名頭,在宣傳雷鋒精神的同時,也展示了企業形象,調動企業在創建雷鋒城中發揮積極性和主動性。
3.7 注重持續性的維護,避免出現虎頭蛇尾的現象,將其真正打造成一項常態化的項目。
在實施過程中,公交部門、文化部門、相關企業應加強聯系,密切配合,確保宣傳版面設置質量,確保宣傳效果達到預期設想。在設立宣傳板后,政府應責成有關部門加強監管,定期維護,適時更換,保持整潔和美觀,使其成為城市的優美名片。
3.8 鼓勵和引導企業、群眾以公交網絡為載體開展學雷鋒活動。
以公交網絡為載體,開展多種形式的學雷鋒活動,將公交網絡建設成為充滿愛心的流動網絡,成為學雷鋒示范基地,比如設立愛心候車室,發動市民、企業獻愛心捐助公交車上用品,發動熱心市民義務監督公交車運行情況等。
課題項目:
該課題為2014年度撫順市社會科學規劃課題,課題成果被撫順市公共汽車總公司采用。課題負責人為丁美艷,課題參與者為何書敏、郭曉明。
作者簡介:
丁美艷,撫順市社會科學院助理研究員;何書敏,撫順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實習員;郭曉明,撫順市雷鋒精神研究所助理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