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著重研究影子銀行對我國貨幣政策和經濟增長的影響。文章闡述國內外影子銀行的概念和特征,理論分析了影子銀行對我國貨幣供應量、利率、基礎貨幣、貨幣政策操作工具、貨幣政策傳導途徑、經濟增長的影響,最后對我國的影子銀行監管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影子銀行;規模;經濟影響;監管建議
1 影子銀行內涵
1.1 國外影子銀行的概念
影子銀行最早是由美國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的執行董事麥卡利在2007年的美聯儲年會中提出的,主要是指游離于監管體系之外的,從事類似于傳統銀行業務的金融機構。影子,顧名思義,就是存在于暗處,而影子銀行就是藏在銀行背后的“銀行”。
1.2 國外影子銀行的特征
①受到的監管少或者不受監管。影子銀行通過金融產品等向公眾吸收存款,業務較為隱蔽,主要是依賴信用評級機構提供信用信息,披露的信息有限,而相應的法律規范較不完善,因此受到的監管有限。②資產證券化業務發展相對成熟,有龐大的衍生證券市場,創造出更多的流動性。美國及歐洲等地區集中了世界上大部分的交易所金融衍生產品交易,衍生產品交易所為全球范圍內的資金流動提供了一個重要平臺。③資產周轉率高,高杠桿性。影子銀行不受法定存款準備金的限制,這使得影子銀行有較高杠桿性。④信用創造功能。影子銀行創造的某些金融產品具有廣義流動性的特征,因此影子銀行具有強大的信用創造功能。
1.3 中國式影子銀行的內涵
與西方發達的金融市場相比,中國的金融市場發展水平較低,金融產品種類稀少,金融創新處于初級水平。我國正處于經濟快速發展的進程中,中小企業在融資方面因為銀行貸款的限制出現障礙,因此,為滿足社會資金需求,民間借貸、委托貸款等應運而生。它們為企業提供資金,調節社會上的資金分配。因此,中國式影子銀行誕生。
2 影子銀行對我國貨幣政策和經濟增長的理論影響
2.1 影子銀行對我國貨幣政策的影響
2.1.1 影子銀行對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影響。在我國影子銀行對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影響主要體現對貨幣供應量和利率的影響。近年來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金融衍生工具種類日益繁多,衍生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執行一定的貨幣功能,這實際上拓寬了傳統意義上流動性的概念。例如,當前流行的銀行理財產品,期限多以短期為主,流動性非常強,但是沒有納入貨幣體積范疇。影子銀行的借貸利率水平較大程度地反映了市場價格,突破了央行存貸款利率的限制,也可能會對央行制定利率產生影響。
2.1.2 影子銀行對貨幣政策操作目標的影響。影子銀行對貨幣政策操作目標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基礎貨幣的影響。基礎貨幣是由準備金和流通中的現金組成的。作為影子銀行體系內最典型的金融工具——銀行理財產品的出現會影響基礎貨幣的投放量。銀行存款的利率要比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低,這樣公眾持有通貨的機會成本就會增加,銀行銷售理財產品使得公眾持有現金的數量降低和持有現金的意愿減弱,即流通中的現金數量減少。商業銀行因為公眾對現金的偏好程度降低,也減少了庫存現金的數量。當商業銀行需要現金時,還可以通過影子銀行體系進行補充。綜上這些變化影響了貨幣的創造能力,最終會影響央行貨幣政策的實施。
2.2 影子銀行對我國經濟增長的影響
影子銀行在我國迅速崛起的一大重要原因是緩解社會資金缺口,張世強,張青超,眭悅(2013)分析影子銀行在宏觀經濟上,是社會融資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觀經濟上,提升了金融服務業的質量和效率;微觀經濟上,促進了金融市場的流動性。
2.2.1 宏觀經濟上,為社會提供資金。商業銀行為企業提供貸款是有一定限制的,尤其是對中小企業來說,對其提供貸款面臨的風險較大,成本較高,而中小企業借款規模相對來說也較小,這樣銀行取得的利息收益有可能彌補不了所付出的經營成本。影子銀行的出現拓寬了中小企業融資途徑,加快了中小企業的發展。
2.2.2 中觀經濟上,提升金融服務業的質量和效率。在金融行業不斷革新的背景下,競爭越來越激烈,商業銀行為了經營業務,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尤其是影子銀行出現后,公眾有了更多的投資渠道,銀行等金融機構部門為了提高自身效益,取得競爭優勢,提高自身的服務質量和效率,以爭取更多的客戶資源。
2.2.3 微觀經濟上,促進金融市場流動性。影子銀行創造的金融工具增加了金融市場的交易手段,證券回購等交易方式增加了市場上資金周轉速度。影子銀行創造的某些金融產品流動性較強,比如上文提到的銀行理財產品,具有廣義流動性的特征,影子銀行的創新促進了金融市場的流動性。
3 對中國影子銀行發展的建議
影子銀行體系是金融市場發展創新的必然產物,影子銀行體系對經濟增長和貨幣政策形成了許多挑戰,對此,經濟決策者應該積極應對,有的放矢的制定科學的經濟決策。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和國外影子銀行的經驗,本文提出以下建議:一是完善監管制度,建立良好反饋機制。二是擴大貨幣供應量的統計口徑,完善貨幣劃分層次。三是調控影子銀行發展,輔助控制通脹。四是改進貨幣政策執行方式,拓展信貸發放渠道。
在未來,銀行與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資料表明,中國式影子銀行的規模在不斷擴大,影子銀行的形式也在不斷創新,不斷發展。影子銀行監管有利于維持金融市場的秩序,提高金融行業的整體效率。提高金融市場的規范性和透明度,不僅是貨幣政策順利執行、經濟健康發展的關鍵,也是影子銀行穩健發展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張世強,張青超,眭悅.影子銀行規模估算與監管研究[J].國際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3(5):95-100.
[2]袁增霆,中外影子銀行體系的本質與監管[J].中國金融,2011(1).
[3]于菁,中國影子銀行概念、特征與監管分析[J].中國經貿導刊——財政金融,2013(2):54-55.
[4]徐軍輝,中國式影子銀行的發展及其對中小企業融資的影響[J].財經科學,2013(2):11-16.
[5]李波,伍戈,影子銀行的信用創造功能及其對貨幣政策的挑戰[J].金融研究,2011(12):77-84.
作者簡介:王慧姝(1991-),女,山東淄博人,東北師范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