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新燕
摘 要:畢業生的就業率是判定高校辦學質量高低的重要指標之一。近年來,隨著招生就業制度的改革,就業形勢不容樂觀,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本文就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進行分析,從輔導員開展就業工作的角度出發,希望探索出一條輔導員和專業老師相互配合、共同努力的"高校教師全員參與就業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對學校就業率的提高有所幫助。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工作;就業率;全員參與就業
1 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的原因分析
分析看來,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的主要原因有市場經濟的原因、社會結構的原因以及高校和學生自身的原因。
一是,經濟轉型期加劇了大學生就業難的現象。我國目前正處于經濟轉型期,在社會經濟結構、文化形態、價值觀念等方面發生著深刻變化,而城鄉差距、貧富差距、文化和教育的差距,是不容否認的客觀存在。與此同時,城鄉新增勞動力、下崗失業人員和農村富余勞動力對畢業生就業勢必造成巨大的沖擊。同時,區域經濟的發展不均衡也導致了畢業生的就業去向會指向發達地區,尤其是大城市。但是大城市的吸收能力是遠遠低于畢業生的數量的,因此,會造成大量的畢業生爭奪某一個職位的現象。
二是,社會結構的影響。目前,城鄉的差別比較明顯,大部分的農村人都在一定程度上被排斥在城市之外,而大學都設立在相對比較富裕的中心城市,畢業生就業的地域也往往會選擇大城市,而非是回到農村,所以大學生在畢業之后都紛紛地想盡辦法能在城市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在此情況下,大學生的就業難就成為了很好理解的事情了。
三是,高校大規模的擴招造成就業壓力。從1999年起,我國開始了大規模的高校擴招,近些年來,用"飛躍"來描繪中國高校招生規模的變化一點也不為過。高校大規模的擴招使得更多的人接受到了高等教育,進而促進了人與人之間享有的教育平等的權利。同時,高校擴招使得教育產業得到了國家和社會各界前所未有的重視。但是,高校擴招的實踐中也出現了諸如硬件設施跟不上、專業設置與社會需求矛盾尤其是學生就業競爭加劇等問題,應該說現在的大學生就業工作已經進入了一個全面大發展和繼續發展階段,高等學校畢業生成為新增就業崗位的主要競爭者,畢業生也將成為新增勞動者的主力軍。
四是,大學生自身的原因。在就業的過程中,我們感覺到一部分大學生缺乏主動參與意識和競爭意識,在社會提供就業機會的時候,不能向用人單位很好的主動地展示自我,推銷自我,依靠自身的努力來贏得競爭、贏得崗位,而是寄希望于學校、家庭,甚至消極等待,無所事事,缺乏擇業的主動性,等、靠、挨等心理嚴重。有的畢業生將工作的穩定性看成是擇業的唯一標準,將任何具有風險的職業或是與專業相對偏離的工作都排除在外,就使得部分學生的就業難上加難。同時,看好發達地區和熱門行業,缺乏創業或是吃苦耐勞的精神。一些調查表明,畢業生選擇發達地區的占70.7%,而愿意到落后地區的只有29.3%。而在就業行業上,大學生們又都普遍向往早已"人滿為患"的機關、事業、大企業,而對需要人員多的基層、服務業或是集體、私營企業不感興趣,這種心理也勢必會造成就業問題和人才分布格局的不合理。
2 高校做好大學生就業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徑
面對大學生就業工作的復雜性和嚴峻性,作為高校又當如何做好大學生的就業工作,努力提高就業率,提升學校的品牌競爭力呢?筆者作為高校輔導員,總結日常的工作經驗,將做好就業工作的方法和途徑梳理如下。
2.1 潛心了解行業知識,指導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第一,作為輔導員,要想帶好一個專業,首先就要了解這個行業,針對自己所帶專業,認真學習研究其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模式,進而對行業有個感性認知。
第二,多與專業老師溝通請教,了解專業課程的設置及學生應具備的能力素質,以便自己更好地根據專業要求來開展日常工作。
第三,走進企業,深入企業,準確把握企業人才需求,為專業的下一步發展方向提供依據,同時可以與企業員工零距離接觸,不僅可以深刻的了解了企業,更收獲了一份友誼。
第四,"夢想"盒子,助力成功。針對不同年級開展不同的職業規劃,大一側重于指導確立目標方向,大二側重激發專業興趣,教育學生塑造和完善自己,建立合理完善的知識結構,進入畢業年,側重指導學生了解就業市場狀況,明確未來的職業選擇以及生涯發展,增強就業的主動性,指導就業技巧及引導學生調整就業心理,全面適應社會需求。在指導學生學習生涯規劃過程中,針對大學生缺乏目標性這一普遍現象,班會上,讓大家寫下自己在一學期的小目標,放進寫著"夢想"二字的盒子里,在下一學期初,看有沒有達到自己當時制定的目標,這樣的活動收到不錯的效果。
2.2 利用第二課堂,與專業教師合力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
在這里,所理解的就業能力主要是指學生通過知識和綜合素質的開發,將來在社會生活中能夠實現自身價值的一種本領,而這種本領的獲得,需要專業課程學習和第二課堂的有機結合,需要輔導員和專業教師的通力合作。
第一,實踐與專業相結合,合力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將社會實踐與專業相結合,在提高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同時,也為專業下一步培養更加適合實際工作的人才提供了依據。
第二,懇請專業老師,指導學生專業技能能力訓練。就業能力很重要的一方面是人職匹配問題,勝任一份工作,就要有扎實的專業技術和能力。引導學生注重專業技能能力的提高是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在組織學生活動時,邀請專業教師為學生開展關于求職簡歷、應聘技巧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并擔任評委做現場指導,活動與專業知識相結合,效果良好。
第三,邀請有經驗的老師,指導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部的相關文件中提出:大學生創新創業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是落實以創業帶動就業、促進高校畢業生充分就業的重要措施。在這種大環境下,邀請有經驗的老師和學生一起來做創新創業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2.3 用心培養成熟心態,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擇業觀
進入畢業年,可針對學生在專業理想、堅持誠信、調整就業期望及增強就業的主動性等方面進行指導,引導學生從實際出發,既不好高騖遠又不妄自菲薄,分析自身的優勢和發展潛力,合理定位,調整好心態,樹立科學的擇業觀。
第一,引導先就業再擇業。小李同學在實習的時間里,給許多的大公司、大企業投了很多份的簡歷,結果石沉大海,杳無音訊,受到了不小的打擊,甚至有些放棄了找工作的念頭,我們了解情況之后,幫他分析了優勢和不足,用榜樣去激勵他,讓他重新振作,引導他要腳踏實地,用自己的優勢去贏得一份工作,通過先就業,接觸外界,擴大視野,為擇業做好前期準備。
第二,鼓勵自主創業。積極引導有條件的同學進行自主創業,來拓展就業渠道。將國家鼓勵青年創業的利好政策告知學生,讓學生有更大的信心和決心去創業。
第三,引導學生到基層去。在激烈的就業競爭壓力下,引導畢業生報名西部志愿服務,到基層去,到農村去也是很好的做法。
2.4 關愛實習學生,完成從實習到就業的轉化。
當學生從學校走向實習崗位的時候,他們仍然少不經事,剛剛進入企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難。"老師,我們主管總是看我不順眼,經常沖我發火;老師,我們住在地下室里,而且還很潮,我皮膚過敏,起了一身濕疹;老師,我不小心把頭磕破了,您看看怎么辦啊?老師,老師,咱們同學被客戶揍了;老師,我都在這個崗位上干了半年了,就是不給我調崗;老師,我們簽訂了就業協議、勞動合同之后,戶口和檔案怎么辦啊?"類似這樣的電話會有很多。
此時此刻,學生們需要老師的關心與幫助,可以采用各種新媒體和現場指導,用心地去了解學生工作、生活情況,與企業一起解決他們遇到的實際困難。用愛心和責任心鼓勵學生,正確的引導學生。進而幫助學生渡過難關,實現從實習到正式就業的轉變。
學生就業工作是老師們的共同事業,老師們用愛和責任共同來照亮學生的就業之路,幫助他們實現就業夢、創業夢,圓滿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了。
參考文獻:
[1]王倩,魏俊玲.高校輔導員引導大學生就業問題探析[J].河北企業,2011(10).
[2]朱志萍.城鄉二元化結構的制度變遷與城鄉一體化[J].軟科學,2008(6).
基金項目:本文章是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生工作研究課題"新常態下高校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體系建設研究——以山東省為例"之部分成果。
項目編號:2015XGY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