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南方絲綢之路起點的四川,巴蜀山水,鐘靈毓秀,有“天府之國”的雅號,而“東方伊甸園”的美稱更使之別具浪漫情調。秀甲九州的佛國,鬼斧神工、幽絕天下的道教名山青城,惠澤千秋、國寶的故鄉臥龍,綠波浩瀚、奇峻險絕、銀裝素裹的貢嘎山,還有“童話世界”九寨溝、最后的“香格里”稻城亞丁……無數的曠世奇景齊聚于斯,天地造化竟如此垂青這塊令人心曠神怡的土地。
九寨溝
九寨溝以絕天下的原始、神秘而聞名。自然景色兼有湖泊、瀑布、雪山、森林之美,有“童話世界”的美譽,那兒的美是那種驚艷的美,美得讓你窒息。
夏日的九寨溝,完全是一個綠色的世界。新綠、翠綠、濃綠、黛綠錯綜密布顯得林木生命力極為旺盛。充沛的水量,經過許多階梯式的懸崖和復雜的地形、山勢、便形成了不可勝數的瀑布,有的瀑布從山巖上騰越呼嘯,幾經跌碰,似一群銀龍竟越,聲若滾雷。激濺起的無數小珠,化作迷茫的水霧,在朝陽下,常常出現奇麗的彩虹。當你們泛舟五彩湖,頭上是藍天白云,腳下是清澈若鏡的湖水,兩旁是翠綠欲滴的樹葉,你們感受到的,恐怕不僅有自然之美,還有夏日的清涼。
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景區位于樂山市郊,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處,與樂山城隔江相望。景區由凌云山、麻浩巖墓、烏尤山、巨形臥佛等組成。
凌云山緊傍岷江,上有凌云寺,建于唐代。依山開鑿大佛一座,通高71米,腳背寬8.5米,為當今世界第一大佛。大佛為唐代開元名僧海通和尚創建,歷時90載完成。大佛為一尊彌勒座像,雍容大度,氣魄雄偉,被詩人譽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烏尤山與凌云山并肩立于岷江之濱,四面環水,如一堆碧玉浮于江水之中。山上有創建于盛唐的烏尤寺,寺內現存七座殿堂,寺周林木蔥籠,尤顯幽雅謐靜。寺內爾雅臺是漢代文字家郭舍人注釋《爾雅》的地方。近年,發現了以烏尤山、凌云山、龜城山構成的樂山巨形睡佛景觀,隔江望去,酷似一巨大佛像仰臥于三江之上,臥佛直線長1300多米。巨型臥佛的發現,為大佛景區更添魅力。
若爾蓋草原
黃河從這里流過,紅軍從這里穿過,格薩爾在這里征戰……這里有中國黃河第一灣,這里是世界最大的高原泥炭沼澤濕地草原,這里是世界上唯一種群四川梅花鹿的家園,這里是世界上唯一生長、繁殖在高原的鶴——黑頸鶴的故鄉。
若爾蓋106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風光迤邐,民風淳樸,文化底蘊厚重,動植物資源豐富。擁有蜿蜒逶迤、風姿綽約的黃河九曲第一灣;一碧萬頃的大草原,煙波浩渺的夢幻花湖;怪石嶙峋,峰巒疊嶂的郎木大峽谷;氤氳繚繞的降扎溫泉;莽莽蒼蒼的原始森林,多姿多彩的安多藏民族風情。
分布有若爾蓋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自然保護區、梅花鹿自然保護區;動物種類繁多,棲息著黑頸鶴、藏鴛鴦、白鸛、梅花鹿、小熊貓、大熊貓等珍禽異獸。
都江堰
都江堰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至今灌區已達30余縣市、面積近千萬畝,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
都江堰風景區主要有伏龍觀、二王廟、安瀾索橋、玉壘關、離堆公園、玉壘山公園、玉女峰、靈巖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達古冰川
夏天去達古冰川是個很好的季節,風景區位于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縣境內,系罕見的現代山地冰川。走進遠古、探古溯源,“達古冰山”因此得名。
景區內生物多樣性完整,垂直分布明顯,有野生植物1000余種;野生動物153種,川金絲猴、藏酋猴、羚羊、盤羊等珍稀野生動物種群多、數量大、野外可視率高。達古冰山洋溢著歷史的沉淀,展現出一幅幅精美的民俗畫卷。冰川、雪山、彩林、藏寨、湖泊相映成趣;咂酒文化、鎧甲舞、多聲部民歌與紅軍文化源遠流長。1935年6月至1936年8月的一年零兩個月中,中國工農紅軍一、四方面軍近9萬人次,翻越了景區內的昌德雪山、達古雪山后,在達古雪山下的毛爾蓋召開了長征途中最著名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毛爾蓋會議”。景區先后評為最具有吸引力新美景、四川最佳度假旅游目的地,最佳紅葉觀賞目的地,中國彩色冰川——冰雪天堂,攝影天堂等稱號,被著名作家阿來譽為“最近的遙遠”。
成都大熊貓基地
攤開中國地圖我們可以清楚地看見,從北面的秦嶺,到岷山、邛崍、大相嶺、小相嶺和涼山等6 大山系的熊貓棲息地,像一條走廊,而成都正處于這一走廊的中央位置,位居全球34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的核心地帶,有珍稀動物73種,植物2000 多種,所屬的都江堰、彭州、崇州和大邑大約有1500 平方公里的大熊貓棲息地,建有4 個國家級大熊貓自然保護區,約有50 只野生熊貓個體。1953 年1 月17 日,一只野外大熊貓在都江堰玉堂鎮被發現,并救護至成都( 成都動物園斧頭山飼養場,即現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前身),該熊貓為新中國成立后第一只被救護個體,開啟了我國大熊貓救護之路。成都,是世界上離大熊貓核心棲息地最近(市中心距大熊貓棲息地僅70 余公里)、海拔落差最大(自350 米到5600 米),也是全球唯一一個既有圈養大熊貓又有野生大熊貓生活的特大城市,是名副其實的“熊貓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