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徐海星
“北漂”返黔創業“智行公交”
文丨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徐海星
返黔創業者王金靈試圖通過大數據為城市公交普遍存在的“等車難、難等車”提供解決方案,貴陽高新區為其團隊創業場所免租三年。
王金靈曾是典型的“北漂”。2013年9月,當王金靈了解到貴州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創業的優惠政策后,他選擇回到家鄉創業。
年輕的返黔創業者王金靈,目前是貴州中科漢天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智行公交”是王金靈團隊自主研發的手機APP,這是王金靈回貴陽二次創業的項目產品。從組建團隊到產品上線,只用了不到一年時間,智行公交APP用戶下載量超過了20多萬次。
“智慧城市,從公交開始。”在智行公交APP的歡迎頁面,有這樣一句話。
“城市公交車上都配置有GPS設備,我們通過公交公司提供的這些大數據,經過不斷的優化調整,使公交車線路、站點與電子地圖相吻合,用戶通過手機便能掌握公交車運行情況,幫助解決乘客等車難、乘車難等問題。智行公交不僅能讓市民實時查詢公交車輛到站及行駛狀態,更能幫助公交公司優化運力調度。”王金靈說。
點開智行公交APP,電子地圖上即刻顯示了所在位置周邊的公交站點,經過該公交站點的公交車路線詳情能迅速被檢索查詢,預選公交線路能看到距離最近的公交車還有幾站到達,通過到站提醒功能能預設公交達到后提醒上車。
城市公共交通普遍存在等車難、難等車的難題,用戶通過智行公交APP,使得這一問題得以解決,出行變得便捷順暢。
智行公交APP通過對公交車GPS數據的分析處理,用戶在手機上便可對實時公交進行動態定位,公交車到站時間一目了然,縮短了人們等待公交所耗費的時間。
2014年8月,王金靈帶領團隊入駐貴陽高新區時,高新區管委會提供了700平方米的辦公場所,三年免租,按照市價,同等面積的辦公場地每年需要60萬元的租金。同時,高新區給予了王金靈團隊100萬元的現金扶持,用于產品研發與應用。
曾經6個人的創業團隊,如今核心團隊已經壯大到30人,其中不乏來自美國威斯康辛大學、中國科學研究院、清華等學校的高科技人才。
今年3月15日,智行公交1.0版在凱里市測試上線。6個月后,智行公交已經成功接入貴陽、六盤水、遵義等地的公交數據。攀枝花、安慶、昆明等省外城市的數據也在進行最后的調試,短期內也能完成并上線。
在智行公交團隊的規劃中,這款APP產品的功能還將變得更加豐富,比如可以通過定時抓拍公交車內乘客情況,能為用戶提供公交車內擁擠情況查詢;通過研發聲波技術,在公交內增裝技術設備,用戶能實現手機支付車票功能等。
“今年年底,智行公交將覆蓋貴州各地級市,最終的目標是實現貴州每個縣都覆蓋,為市民的出行帶來新的體驗和服務。”王金靈對于智行公交的發展前景,表現得信心滿滿。
“這個項目在貴州能獲得成功,與貴州發展大數據產業分不開。” 王金靈說,在其他城市,公交車的GPS數據分屬不同公司,并不能在一個地方統一獲取,在貴陽,我們是‘交通云’的組成部分,政府的大力支持,為項目的運營提供了很多便利。
(責任編輯/岳 振)

智行公交APP在貴州能獲得成功,與貴州發展大數據產業分不開。圖為王金靈(右)與他的團隊成員在工作中。(王金靈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