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楊 儀 黃 鋒
安之忠:“貴商精英”闖非洲
文丨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楊 儀 黃 鋒

安之忠 貴州雙龍實業集團董事長
(受訪者供圖)
從上個世紀90年代末甕安縣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煤廠,發展到今天涉足原煤勘采、磷化工、綠色食品、商貿、文化產業及海外貴金屬產業等的雙龍實業集團,從家境貧寒的中專生到總資產逾40億元的集團老總。安之忠及其企業的經歷刻著鮮明的時代印記,他趕上了中國經濟快速騰飛的年代,也抓住了歷史賦予的機遇。
雙龍實業集團是貴州第一批赴非洲開拓礦產資源的民營企業。董事長安之忠坦言,將公司打造成全球化的跨國公司是他現在的目標?;厮輥砺罚p龍實業集團的發展壯大是時勢使然,更得益于企業自身理念的不斷“解放”。
安之忠:我于1984年中專畢業,畢業后被分配到甕安一個事業單位性質的鄉鎮企業。上班第二年,調整班子,我當上了經理。1989年,鄉鎮企業開始改制,從事業單位變企業。改制后,企業發展很快,一年創收上百萬。那時有領導希望我去機關工作,但我認為我的性格并不一定適合坐班,還不如在公司干,于是干脆停薪留職!我寫了四次辭職報告,領導開始不同意,直到1991年才同意停薪留職。
最開始是做煤炭貿易,把甕安生產的煤炭、水泥賣給廣東等地的客戶。交往多了,對方對我很信任。1995年,我決定在甕安縣建中村自己成立一個煤礦。通過十余年的兼并重組,現在有了17家煤礦。
“在發揮多元化企業優勢的基礎上,我們將打造一批產值過十億元、經營利潤過億元的企業群,經過三至五年實現集團整體產值過百億元、資產上百億元的‘雙百’目標?!?/p>
安之忠:現在實體經濟不景氣,很多人不愿意做了,轉向投資虛擬經濟。但我認為實體經濟必須做下去。對雙龍集團而言,多元化的產業布局、產業的創新、資源的循環使用及科技含量高的產品是我們未來發展的核心推力。
在海外,以莫桑比克共和國為基點,集團正在全面加大非洲資源的開發力度,為下一步發展積攢后勁。
在國內,集團目前依賴于磷化工和能源兩大支柱產業,但未來的主攻方向是磷化工和綠色食品,煤炭會逐漸退出。事實上,從2013年開始,集團旗下的十幾個煤礦相繼開展了停產技改,我們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對磷化工上、中、下游產業鏈進行改造升級。
集團的磷化工產業已逐步走上科學、高效的循環經濟發展大路,其中脫氟磷酸三鈣(TCP)投產后,集團成為了國內最大的飼料級脫氟磷酸三鈣生產企業。我們與韓國東洋化工株式會社在貴陽綜保區注冊了中韓合資企業,開展TCP的加工貿易業務。今年TCP有90%銷往日韓,明年準備70%銷往國外。
在發揮多元化企業優勢的基礎上,我們將打造一批產值過十億元,經營利潤過億元的企業群,經過三至五年實現集團“整體產值過百億元、資產上百億元”的“雙百”目標。
安之忠:要成為國際化的公司,主要短板還是人才。從貴州大環境來說,近幾年貴州發展形勢很好,發展潛力很大,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才開始關注貴州。
引進人才有“鰱魚效應”優秀的人才能激勵更多的員工追求上進。公司有3名韓國來的技術專家,一是他們的敬業精神,認真做事的態度起到了帶頭作用;二是同樣方法、同樣設備,為什么韓國專家能做得更好?這值得我們的員工反思和學習;三是他們擅長團隊合作,會誠心幫助同事,這帶動了其他員工更好配合。
要引進人才,最關鍵的還是要從自己企業中培養,跟隨企業一起發展,一起成長。這樣培養出來的企業中高層熟悉企業文化,忠誠度高,知曉企業發展方向,能和企業共進退。
市面上有很多如何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書籍,但我認為每個企業都有不可復制的東西,特別是一個成功的企業。管理是動態的過程,不同時期要有不同政策,要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側重點去管理企業。有時候需要人性化管理,有時候要板起面孔。我的員工就說為什么有時候老板像“菩薩”,有時候像“惡神”。
提前規劃、科學規劃也是體現管理水平的關鍵一環,不能好的時候忘乎所以,盲目發展,造成資金短缺,項目不能按計劃實施下去。同時,團隊建設也是重中之重,有時候接到科技項目很高的項目,如果團隊的知識技能跟不上,會導致項目困難重重。
安之忠:當前是境外投資的機遇期,如果不盡快迎難趕上,就會錯失良機。我認為到非洲的投資,把海外投資和企業自身發展戰略結合起來是明智的選擇。
像過去短期獲取高利潤的機會越來越少,而海外有許多落后的經濟體正在逐漸發展,他們的資源、市場、經濟環境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我們也苦于實體經濟的不景氣,走出去是必然選擇。
大勢所趨,總要有人走在前面。我們也許會得到豐厚的回報,也許會因經驗不足等因素而失敗。但走出去成功了,就會有更多的貴州企業效仿,一起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場,攜手共謀發展,貴州的企業“走出去”正在成為一種共識。
安之忠:在莫桑比克,經過五年的積累和發展,我們獲得了金、銅、鉭鈮礦等10個總面積逾1100平方公里的金屬礦權。其中有兩個礦是雙龍集團和澳大利亞一家礦業公司合作,我們占40%。另外8個礦委托華東金屬有色勘探局勘測,初期結果已經出來,其中有一個鉭鈮礦前景十分樂觀,能達到我國國內特大型礦的規模,等勘探結果明確后再進行下一步投資。
雙龍集團在海外發展的策略實行資源與土地儲備并舉。莫桑比克首都馬普托與一片荒原隔海相望,當我們得知政府要在此修建跨海大橋的消息,預計2017年建成完工,我們立馬在對面買下兩塊地,現在已增值近百倍。
安之忠:我們已有的成功經驗不是到海外就要全盤否定,好的東西依舊可以借鑒。但要汲取“先污染,后治理”的教訓,即使當地政府和社會對環境保護沒有要求,作為企業我們也有責任保護環境,發展綠色經濟。去非洲經商不只是為了獲利,我們也要為非洲帶去中國的技術、中國的文化。
安之忠:貴商精神首先是誠信,短期內通過投機取巧獲得的成功都不會長久。第二點是貴州商人有吃苦耐勞的精神。
于我而言,貴商精神是一種不斷向上的追求。1984年,我剛剛分到單位,覺得人這一輩子有一輛單車就夠了,后面想要摩托車,再后是吉普車,不停地放大夢想,最后也都一步步實現。有的人遇到困難就退縮,安于現狀,個人選擇無分對錯,但能成功的人一定是不停地向上追求,實現夢想。
安之忠:當個人財富累積到一定階段后,自然而然開始考慮財富往何方傾斜,如何回饋社會的問題。我也希望得到贊譽,但不是說贊譽我本人,而是贊譽我身后的企業,甚至讓社會改變對商人只追逐利潤的看法。
1995年,我的第一個煤礦選址在甕安縣建中村鄉下,當年的孩子在下雨時都是赤著腳出操。盡管我當時并不寬裕,還是決定為學校硬化操場路面,后面發展到多個村,我一直很遺憾因家庭貧困沒能讀大學,有積蓄后就想幫助更多品學兼優的寒門子弟。2012年時,我向甕安縣“春暉行動”捐款,一部分資助考上大學的貧困生完成學業,一部分獎勵給當地的優秀老師,讓他們在鄉下安心教學。
集團一直倡導“讓員工快樂工作,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的價值觀,希望能為員工營造一個為自己、為社會、為企業快樂工作、快樂生活的環境。員工不應該只考慮到自己的利益,拿點工資就滿足了,還應該多想想他對社會有什么作用。我覺得只有把自己和企業和社會聯系起來,每一滴汗水不僅是為自己,也是為社會在灑,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活著才有意思。
(責任編輯/徐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