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郭 建 馮 波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鄭德忠
一座新城的多元嬗變
文丨郭 建 馮 波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鄭德忠
遵義市新蒲新區堅持以遵義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區、遵義上海產業園區、遵義綜合保稅區、遵義臨空開發區“四區融合”為主基調,以建設貴州領先、西部一流的千億級產業園區為發展目標。
“要堅持產城景一體、‘鐵公機’聯動、山水田融合、村社園統籌、文教醫配套,投入更多力量,集聚更多要素,全力推進新蒲新區開發建設,輻射帶動周邊區域加快發展。”這是今年2月10日,時任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敏爾到遵義市新蒲新區調研時強調的。如今,時隔大半年時間,記者再次踏上這片遵義市中心城區城市東擴的“主戰場”,感受這座多元化新城帶來的新變化。
9月,秋高氣爽,驅車行駛在新蒲新區,如同駛入一幅美麗的畫卷。畫卷中,到處是忙碌的建設者,到處是繁忙的建設場景,產業聚集區內廠房正在崛起,配套完善、環境優美的住宅小區一天一個樣,各大院校的學生忙著進修學業,遠處的山水田園不再和過去一樣單一……經過快速發展,記憶里326國道新蒲沿線變得越來越多元化。
產業是產城聯動的內生動力,城市如果沒有產業支撐,只能是一座“空城”。近年來,新蒲新區堅持以遵義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區、遵義上海產業園區、遵義綜合保稅區、遵義臨空開發區“四區融合”為主基調,毫不動搖地對標上海浦東經驗,以建設貴州領先、西部一流的千億級產業園區為發展目標。
新蒲經濟開發區核心地段有一座占地1.1平方公里的遵義綜合保稅區,目前已開工建設一年,到今年1月底,一期工程共投入15億元。遵義綜合保稅區建成后,將集保稅區、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區、港口的功能于一身,承接國際中轉、配送、采購、轉口貿易和出口加工等業務,建成后年進出口貿易額將達到50億美元,需要有大型外貿企業甚至相關配套產業作為支撐。
廈門以晴集團,是一個集生物工程、農業高科技、種植業、礦業、電子信息產業、醫藥、文化、旅游開發及航天技術等為一體的高科技產業集群。2014年3月,該集團看準新蒲新區的交通區位優勢,成為首批入駐新蒲經濟開發區的生產企業。目前,以晴新蒲科技園共有員工1700多人,今年年底二期工程全部建成投產后,集團相關產業將向此處轉移,屆時預計進出口額將達到100億美元,可直接為遵義市解決2至3萬人的就業問題。
為保證貨物的正常發出,以晴集團充分利用新蒲經濟開發區打造黔北臨空開發區的契機,與中國南方航空貴州分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以晴新蒲科技園生產的產品將通過遵義機場快速發往世界各地,每日保證至少有5噸貨物出港。據了解,以晴新蒲科技園完全建成投產之后,起碼要配套招商200家企業,這些企業大部分都會入駐綜合保稅區,外向型經濟規模將越來越大。
在新蒲新區,像以晴集團這樣的大型企業如雨后春筍,遵義(上海)產業園、蝦子辣椒物流園、中國航天緊固件基地……來自深圳、廣東、上海、浙江、重慶等地的100多家科技含量高、產業結構優、帶動能力強的企業,正在加快落地且進入實質性的建設之中,全力打造以高科技產業園、中小企業園、辣椒綜合物流園、航天精工緊固件基地為主的“三園一基地”。
“鐵公機”就是鐵路、公路、機場的簡稱,同時也代表強大的立體式交通格局,對于這樣一塊區域,所有企業都充滿了投資的欲望。在遵義,擁有“鐵公機”模式的,正是新蒲新區。
新蒲新區位于遵義地區中部,轄區總面積890平方公里,其中新蒲新城規劃城市建設39平方公里,人口40萬,是遵義市的政治、經濟、科教文化中心,也是城市未來發展的核心。這里高端樓盤林立,百強企業聚集,遵義機場、即將建成的高鐵客運站、各大中專院校、中建幸福城、金科地產、中國辣椒之都等全部云集在此,充分顯示出該區域的無限價值。
從6年前的阡陌農田,到如今的高樓林立,不僅展示出這座城市的快速發展,更顯示出當地政府獨特的發展眼光。如今,新蒲新區已經一地難求、寸土寸金,、使在此投資置業的項目顯得尤為珍貴。
位于新蒲新區的禮儀新城(新火車站片區)規劃城市建設面積21平方公里,人口20萬,是未來遵義市中心城區的商貿中心和黔北客運交通樞紐;空港新城規劃城市建設面積25平方公里,人口15萬,是以遵義機場為依托,以工業化帶動城市化發展的空港城市;貴州新蒲經濟開發區規劃面積25平方公里,人口25萬,是30多萬產業工人實現人生價值的奮飛之地。
2015年,禮儀新城計劃建設項目37個,計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任務35億元,力爭完成40億元,建成后將成為整個貴州乃至整個大西南的交通樞紐。
2015年,新蒲新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李克強總理在貴州調研時的重要指示精神,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科學認識新常態,堅持民生為本、生態引領、先行先試,開發帶動、創新驅動、產城互動、校城互動、城鄉互動、區域聯動,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主戰略,千方百計聚財、聚人、聚商、聚神。今年,擬開工建設項目240個,計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08億元,全面啟動遵義金融商務中心、奧體中心等一大批重大項目建設,扎實推進保稅購物交易中心、上海產業園區等“11133”行動計劃項目。
為什么新蒲新區能在短短6年時間里,發展如此之快、村社區打造得如此和諧?遵義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新區黨工委書記張繼勇告訴記者,“五個一”工程破解了新區最大的民生問題,促進了新區的穩定和發展。征地、拆遷、補償、安置,是新區建設面臨的最大民生,“五個一”政策著眼于長遠生計、就學補助、基本生活補助、就業和培訓、養老保險、醫療補助多個層面解決被征地農民當前的實際困難和后顧之憂,讓群眾享受到改革開放和經濟全面發展的成果。
走進新蒲新區,眼前的一切,讓人深刻地感受到新蒲人積極開拓進取的新思路和努力將新蒲新區培育成拉動經濟發展新“引擎”的決心。登高遠望,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環境優美的小區和正在建設中的火熱工地,可以預見,新蒲新區未來定將是一顆愈發奪目的明珠,在黔北大地閃爍耀眼光芒。
新蒲新區洛安江流域平遠村的櫻花谷自今年初開始動工,只用了四個月時間,就將1000畝櫻花成片成行種植在山坡上、田野間及農家的房前屋后。谷內小橋流水,山頂建有納涼亭臺,以后每年的陽春三月,這里都將是一片粉色的世界。進入櫻花谷口,村民張培軍正在將自己的老房進行重新改建。張培軍夫婦告訴記者,政府花這樣大的功夫在自己的門前把櫻花谷搞得這樣漂亮,明后年來的客人一定多,現在把房子修好,下半年開家農家樂,收入肯定比做莊稼強十倍。
平遠村支書朱成波說,櫻花谷由政府配套基礎設施,采取PPP模式,企業自主經營自收益。其中由四品君公司投資打造的漫花谷面積達1000多畝,目前土地流轉工作已結束。建成后不僅是山水田園融合的一大看點,更是新農村建設的一大示范點,平遠農民將生活在花叢中,走在小康路上。
此外,新蒲新區把教育事業鑄成跨越式的豐碑,總投資100億元、總面積達10000畝的遵義大學城已經開始投入使用,新建的遵義醫學院新蒲校區、遵義師院、遵義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等高校,將濃墨重彩詮釋遵義市委、市政府“科教興市”的戰略夢想,集生態型、智能型、開放型于一體的大學聚集區,在新區形成了“產、學、研”的一體化循環體系,使遵義大學城成為黔北地區的人才洼地、科技高地、創新高地,為遵義市經濟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持。
(責任編輯/哈文麗)

位于新蒲新區的遵義國際會展中心(胡志剛/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