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畢節市委書記 陳志剛
采取有力舉措堅決打贏扶貧攻堅硬仗
文丨畢節市委書記 陳志剛

作者近照(畢節市委辦供圖)
貴州是全國扶貧攻堅的主戰場,畢節又是全省扶貧攻堅任務最為艱巨的地方,貧困落后仍是主要矛盾,加快發展仍是根本任務。我們將緊緊圍繞決戰貧困,采取強有力的舉措確保到2018年全面脫貧摘帽、到2020年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突出“五項措施”,緊盯精準扶貧持續發力。注重對象精準,采取“四看”瞄靶向(一看房、二看糧、三看勞動能力強不強、四看家中有沒有讀書郎);注重思路精準,對照“四有”開藥方(有產業、有技能、有住房、有保障);注重措施精準,圍繞“四點”抓扶持(抓“基點”改善發展條件、抓“重點”強化產業支撐、抓“難點”保障資金投入、抓“焦點”集中連片推進);注重力量精準,聚合“四力”求實效(聚合實施集團幫扶、建好“三支隊伍”、深化駐村工作、引導社會參與的力量);注重管理精準,完善“四制”強保障(完善扶貧對象進退、幫扶干部管理、項目資金監管、工作實績考核機制),搶抓實施“四個一批”扶貧攻堅行動計劃機遇,深入完善、推廣“十子”機制,堅決打贏扶貧攻堅硬仗。
突出產業培育,著眼農民增收抓點示范。堅持統籌城鄉發展,大力發展特色高效農業和循環農業,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按照“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要求,圍繞“富”抓產業發展,圍繞“學”抓素質提升,圍繞“美”抓村莊整治,圍繞“樂”豐富健康生活方式,層層抓點示范,著力解決農民增收渠道不寬、農業農村亮點不亮、特色不特、產業不強、規模不大等問題。
突出“四化同步”,扭住重大項目加快發展。堅持主基調不動搖,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注重統籌兼顧,以產業培育為主線,推動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旅游產業化四個輪子一起轉,實現助推發展的大項目頂天立地、改善民生的小項目鋪天蓋地,不斷縮小發展差距。
突出生態文明,堅守“兩條底線”扎實推進。堅持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積極在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機制改革上先行先試,加快“綠化畢節”進程,力爭到2018年森林覆蓋率達52%以上,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先行區”建設。
突出社會治理,著力改善民生促進和諧。堅持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工作機制,以深化開展農村思想政治教育為抓手,全面提高農民思想道德素質;切實抓好群眾工作,進一步增進黨群干群關系;強化弱勢群體救助體系,出臺加強留守兒童成長管護長效機制,深入實施教育惠民、社會關愛和家庭溫情“三項行動”,建好農村寄宿制學校,整合“老少共融之家”等資源,強化約束家庭對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等的法定職責落實力度,進一步精準措施、精準職責、精準管護,確保留守兒童成長工作落實到位;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補助保險、民政和計生等特殊群體醫療救助等資源,推廣赫章縣農村獨生子女戶、二女絕育戶、80歲以上老人和低保對象縣以下醫療費用全額報銷制度。
突出基層基礎,建好“三支隊伍”夯實堡壘。著力建設好鄉鎮黨委書記、村黨組織書記、農村致富帶頭人“三支隊伍”,真正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堅強戰斗堡壘。加強同步小康駐村管理,確保工作隊和駐村干部全身心撲在扶貧開發工作上,不斷夯實扶貧攻堅基層基礎。
突出作風建設,整治“為官不為”強化擔當。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著力解決“僵、庸、懶、浮、散”的問題,大興解放思想、干事創業、勤政為民、求真務實、清正廉潔之風,著力整治“為官不為”、“不嚴不實”問題。立足“突出問題、思想作風、工作差距、目標方向”,深入開展“四個查擺”活動,為“決戰貧困、提速趕超、同步小康”提供政治思想保障。
突出統一戰線,深化多黨合作同心攻堅。搶抓統一戰線高度重視畢節發展的機遇,找準抓手、建好平臺,進一步完善統一戰線參與試驗區建設聯席會議制度,精心組織實施“五大同心工程”,充分發揮統一戰線、民主黨派和黨外人士的優勢和作用,幫助招商引資、協調項目、助推發展,把畢節建成多黨合作助推扶貧攻堅的示范樣板,為多黨合作服務改革發展實踐探索新經驗。
(責任編輯/楊 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