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金康明
推進貴州水務產業一體化
文丨金康明
推進水務產業一體化,是貴州省實施主基調、主戰略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水務體制改革、實現水務一體化的必由之路。
水務是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進程中重要的民生工程、先導性基礎設施。
通過深化行政體制改革,貴州省各市(州、新區)及大部分縣(市、區、特區)已相繼組建了水務局,基本實現水務管理一體化,但防洪排澇、水源保護、供水排水、節約用水、污水處理等仍未形成聯動,水價改革相對滯后,水利工程供水水價核定及水費計收管理辦法執行還不到位,不利于管理水資源、整合水資金、盤活水資產、創造水價值。
在水務產業方面,行業市場化起步較晚、市場化率較低,供排水單位多為市縣級政府管理的國有企業,企業規模小、盈利能力差、融資能力弱,建設投入不足、管網設備老化、供水能力不足、供水效率低下,已經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需求。
自1998年以來,漢氏、碧水源、北控、中信、威立雅等水務企業相繼進入貴州水務市場,投資建設了一批水務項目,這種與國際、國內大型水務集團合作的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近年來,貴安新區、新蒲新區等具有一定規模的新興供排水市場也相繼組建了水務股份有限公司,為新區、園區提供供排水、污水處理服務,發展前景較好。

作者(中)在黔西南州調研骨干水源工程項目建設情況。(作者供圖)
2014年11月16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要求積極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積極推動社會資本參與城鎮供水、污水處理項目建設運營。隨后,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相繼印發了PPP模式指導意見、操作指南。國家積極支持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為推進水務產業一體化指明了方向。
水務一體化管理體制改革加快推進,為水務產業一體化提供了制度保障。早在2005年,水利部就制定并印發《深化水務管理體制改革指導意見》,推進和深化水務管理體制改革。
近年來,特別是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開展以來,貴州省水務一體化管理體制改革加快推進,全省各個市(州、新區)水務一體化管理體制改革基本完成。
2015年貴州省水利工作會議提出:省水利廳要會同有關部門抓緊協商制定《關于深化全省水務一體化管理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報省政府研究,為全省水務一體化管理體制改革提供政策依據和指導,加快推進城鄉涉水事務管理一體化進程,積極推進水務市場健康有序發展,年底前全面實現市縣兩級涉水事務統一管理。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開展以來,貴州省水利廳全面推進水價改革工作,分別設置了農業綜合水價、水利工程供水價格、城鄉供水水價等3個改革專題,擬于今年分別出臺《貴州省農業綜合水價改革指導意見》、《關于深化水利工程水價改革的指導意見》及《貴州省水利工程供水價格核定及水費計收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貴州省城鄉供水水價改革指導意見》。貴州省水利廳全面推進水價改革,為水務產業一體化提供了市場化運作基礎。
處理之后北側JC3、JC2穩定在現在的標高上,其他JC1、JC4基礎平穩緩慢地被抬升但仍未達到規范要求。因此采用八臺液壓千斤頂加以電腦輔助頂升控制,井架快速回傾至規范允許值以內井架墊板下口加塞大截面鋼板補襯,用C50高標號砼二次灌注。經礦方地測部門長期觀測,井架未發生新的傾斜。
貴州省加快發展城鎮化、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對水資源的需求進一步加大,將形成一批以城市新區、開發區、工業園區、農業園區為主的供排水新興市場,為改革初期推進水務產業一體化提供了主戰場。
為加快解決工程性缺水問題,貴州省委、省政府于2011年注資成立了貴州省水利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省水投公司于2012年3月組建了貴州水投水務有限責任公司,通過并購、控股、參股等多種投資合作方式推進水務產業一體化。
貴州水務股份公司通過體制機制創新,以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產業化發展為目標,帶領全省各縣市區水務一體化改革,盤活資源資產存量、突破資金資本增量。目前,水業產業基金已列為省內金融創新重點支持對象,水務股份公司已列為貴州省未來上市企業重點培育對象。
貴州水務股份公司采用PPP模式設立產業基金、股份公司的做法,得到貴州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并鼓勵省水投公司積極探索完善該模式,成為全省示范。
以PPP模式推進貴州省水務產業一體化,有利于發揮貴州水業產業投資基金的國有資本放大功能,有利于培育本土水務企業做大做強并成功上市,有利于增強省水投公司去平臺化后融資建設重大公益性水利基礎設施的能力,為經濟社會發展和居民生活提供安全可靠的供水保障,為守住生態底線、建設生態文明提供高標準的污水處理綜合利用服務。
推進貴州省水務產業一體化,離不開強有力的政策支撐。《國家發展改革委開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按照地方政府的相關要求,明確相應的行業管理部門、事業單位、行業運營公司或其他相關機構,作為政府授權的項目實施機構,在授權范圍內負責PPP項目的前期評估論證、實施方案編制、合作伙伴選擇、項目合同簽訂、項目組織實施以及合作期滿移交等工作。
全省水務產業一體化,需要多方發力協調推進。
一是省政府在即將出臺的《關于深化全省水務一體化管理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中明確,以省水投公司作為政府授權的PPP模式水務產業一體化項目實施機構,全面重組和整合區域水務類國有資產、業務、人員等行業資源,謀求行業的內生效益,吸引社會資本廣泛參與,打造區域超級水務品牌。
二是在落實省水投公司注冊資本金及后續注資時,除注入一定比例現金外,可考慮劃轉部分省屬優質資產至公司,以增強其負債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
水價改革的成敗,直接關系水務行業的戰略利益、核心利益。水價改革成功,是扭轉行業性虧損的關鍵因素之一。建立和完善水價形成機制,是水價改革的關鍵內容。
推進水價改革,首先需要進一步完善原水水價形成機制。嚴格按照“保本、微利”和“新水新價、一水一價”的原則,合理核定新建骨干水源工程供水價格。原水價格實行定價期內“一次定價,分步調整”,原則上三年一調整、三步調整到位,第一步實施水價應滿足項目運行所需成本費用,調價周期盡可能與自來水終端調價周期一致。由于原水水價上漲導致終端水費上漲,對低收入家庭造成影響的,可借鑒重慶部分地區的做法對水費采取補貼政策。
其次要逐步建立以水價可承受能力為基礎、政府購買服務為補充的水價形成機制。鼓勵原水生產單位按照“覆蓋供水成本、費用”的原則合理核定新建骨干水源工程原水水價,結合用水戶水價可承受能力合理分攤水費,超出用水戶可承受能力外的部分,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集中支付給投資人,既滿足了保民生、促穩定的需求,又保障了投資人的供水權益,有利于調動社會資本參與水利工程建設的積極性,培育供水工程投資資本市場。政府購買服務部分水費按黔府發〔2013〕18號文件規定由省級財政按年平均支付給省水投公司,用水戶承擔部分水費按實際用水費扣除政府購買服務部分水費后據實支付。
第三要進一步完善城鄉自來水供水價格形成機制。以成本監審為基礎,建立水價與成本之間的法治化、動態化的聯動調整機制,逐步推行資源水價、水利工程水價和城市供水終端水價的聯動調整機制。
(作者系貴州省水利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責任編輯/楊彥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