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建軍,趙偉娥,郭素貞
(河北省欒城縣中醫院內科,河北 欒城 051430)
腎病綜合征可引起嚴重的全身水腫(胸腹水、心包積液等),影響到各臟器功能并出現嚴重并發癥,因此應早期病因和病理類型診斷及整體治療[1]。我們在用糖皮質激素、利尿、抗凝、降脂等治療基礎上加用坤芪附葦湯治療腎病綜合征18例取得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共36例,均為2005年6月至2014年5月我院內科住院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18例,男8例,女10例;年齡8~60歲,平均(37.2±5.1)歲;微小病變型腎病7例,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6例,膜性腎病5例。對照組18例,男9例,女9例;年齡7~61歲,平均(37.1±5.2)歲;微小病變型腎病6例,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8例,膜性腎病4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參照《實用內科學》(13版)[1]。①大量蛋白尿(3~3.5g/d);②低蛋白血癥(﹤30g/L);③水腫;④高脂血癥。①②項為診斷必備條件。
兩組均用潑尼松(天津天藥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2020689)0.8~1mg/(kg·d),口服,每日1次;呋塞米(天津金耀集團湖北天藥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2020527)20~40mg/d,緩慢靜注,每日1~2次;低分子量肝素鈣(海南通用同盟藥業有限公司,H20010300)5000U,皮下注射,每日1次;辛伐他汀(宜昌長江藥業有限公司,H20056875)20mg、口服、每日1次,或阿托伐他汀鈣(北京嘉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H20093819)20mg,口服,每日1次。嚴格控制鈉鹽、蛋白攝入量,保證絕對休息。
治療組加用坤芪附葦湯。黃芪40g,坤草15g,石韋15g,制附子10g(先煎),全蝎6g,澤蘭10g,水蛭10g,地龍10g,赤芍10g,漢防己10g,澤瀉30g。每日1劑,水煎分3次口服。
兩組均以2個月為一療程,1個療程后觀察療效。
觀察血、尿、糞便常規,凝血4項,電解質,心電圖,血糖,肝腎功能。
用SPSS11.5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 )表示、用t檢驗。
參照《內科疾病診斷與療效標準》[2]。完全緩解:尿蛋白小于0.3g/d,連續3d,癥狀消失,血漿白蛋白大于35g/L,腎功能正常。部分緩解:尿蛋白0.3~2.0g/d,連續3d,癥狀消失,腎功能好轉。無效:尿蛋白大于3g/d,腎病綜合征表現無明顯改善,血漿白蛋白小于30g/L,腎功能無好轉。
兩組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 例(%)
腎病綜合征屬中醫“水腫”、“虛勞”等范疇。《景岳全書》云:“凡水腫等證,乃肺脾腎三臟相干之病,蓋水為至陰,故其本在腎;水化于氣,故其標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虛則氣不化精而化水,脾虛則土不制水而反克,腎虛則水無所主而妄行。”治當益氣消腫、溫陽通絡、滋陰清熱、化瘀散結坤芪附韋湯方中黃芪益氣消腫,坤草活血利水、清熱解毒,石韋清熱利尿,制附子溫陽利水,赤芍、澤蘭、水蛭、地龍、全蝎活血化瘀、通絡散結,漢防己、澤瀉利水消腫。諸藥合用,可使氣足陽充,陰津得復,絡脈暢通,水濁盡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黃芪能促進機體代謝,有明顯的利尿作用,能消除蛋白尿;坤草對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以及紅細胞聚集有抑制作用,能改善腎功能,有明顯的利尿作用;石韋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變形桿菌、大腸桿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具有抗感染作用;制附子具有明顯的抗炎、消腫作用;赤芍、澤蘭、水蛭、地龍、全蝎能抑制血栓形成,具有抗凝作用,水蛭、地龍還能降血脂、消腫、改善腎功能;漢防己具有利尿消腫、抗炎、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免疫抑制等作用;澤瀉有利尿消腫作用,還具有降脂、抗感染作用[3]。
西藥配合坤芪附韋湯改善水腫、蛋白尿、低蛋白血癥、血液黏稠度及降低感染、血栓、腎功能不全等并發癥效果較單用西藥好,且可減輕激素引起不良反應,增強激素的敏感性,從而減少激素用量。
[1]陳灝珠,林果為.實用內科學[M].1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2268,2270-2271.
[2]朱文玲.內科疾病診斷與療效標準[M].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2006:128.
[3]高敏學.中藥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2:502-503,380-381,263,273-274,171、383、400、481-483,217-218,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