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明+晏龍


深冬時節,行走在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的農村大地,會看到一條條干凈平整的水泥路通向村莊,一幢幢漂亮的樓房掩映綠樹之中,一個個扶貧產業基地生機盎然,村民們臉上露出了甜蜜的笑容……一派村美民富和諧喜人景象。
今年以來,吉州區扶貧和移民辦深入基層、扎實調研,著力抓好精準扶貧,積極開展村莊整治,培育發展產業項目,切實做好水庫移民安置發展工作,全面完成春季攻堅和主題推進活動各項目標任務。目前,已對全區19個重點貧困村中的12個新農村建設點開展村莊整治,共建設項目65個;發展產業基地20個。
精準扶貧點對點
為進一步加快農村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步伐,切實增強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從今年開始,吉州區分三年,每年選定約20個行政村、500余戶貧困戶,從產業扶貧資金中安排500萬元資金,對每戶貧困戶給予1萬元產業扶持資金。按照“定對象、定政策、定措施、定責任、定目標”的要求,一戶一策、因戶施策,通過干部結對幫扶、龍頭企業帶動、逐村消除貧困的方式開展“三個一”精準扶貧,即每戶貧困戶由一名幫扶干部、一個農民合作社或產業幫帶人、一萬元產業扶持資金進行結對幫扶。通過區領導每人結對幫扶3戶,鎮領導班子成員每人結對幫扶1戶,每個部門單位結對幫扶3-4戶,每個村一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確保每一戶貧困戶都扶助到位,變以往“大水漫灌”式扶貧為“滴灌”式扶貧并卓有成效。 家住興橋鎮東塘高家村的高鍔榮家中有6口人,家里的主要經濟來源是他和妻子打零工的收入,生活非常困難。今年,區扶貧和移民辦通過深入調查,將其納入扶貧對象,幫助高鍔榮承包了村里50余畝水塘發展養殖產業,同時引進種植了1畝多火龍果,今年,總收益8萬余元,在這樣的傾力幫扶下,高鍔榮一家逐漸走出了原來的困境。自精準扶貧活動推行以來,共有 462戶扶貧貧困戶1732人受益,且90%的扶貧戶已經發展富民產業,實現減貧人口1200人。
打造美麗新家園
今年,吉州區加大整村推進扶貧資金支持貧困村村莊整治建設力度,按照建設“生態美、村容美、庭院美、生活美、鄉風美” 的五美鄉村要求,對全區19個重點貧困村中的12個新農村建設點開展村莊整治。曲瀨鎮臘塘盧家洲村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化古村,隨著時代的變遷,古村已失去了昔日的風采,殘破的老屋,泥濘的村道,讓居住在這的群眾感覺到了眾多的不便。今年,該區將這個村的村莊整治、新農村建設與旅游開發巧妙結合,制定了旅游規劃和建設規劃,共投入近600萬元,大力開展村莊整治,共拆除破舊房屋3000平方米,完成水泥壓膜路面及地面3000平方米,進村道路硬化2000米,修建了休閑廣場,改造修繕了部分明清時的建筑物,村莊面貌煥然一新。村民盧明現在逢人便夸道“現在我們村建的就像城里似的,自來水都通到每家每戶,晚上出去有路燈,老表可以在廣場健健身,跳跳舞,就連很多在外的本村人都想回來住了”。
目前,全區共建設項目65個,安排扶貧資金320萬元,整合部門資金211萬元,修建通村主干道16.2千米,硬化巷道18.7千米,安裝太陽能路燈98盞,修建排水溝2千米,新建休閑廣場10個。重點打造了曲瀨鎮臘塘村委會盧家洲村、長塘鎮趙塘村委會嶺頭村、興橋袁塘村委會麻下村等多個示范點。目前,全區村莊整治項目已全面完成,資金撥付率達100%,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鼓起農民錢袋子
“感謝政府指導我們發展產業,幫助我們建立養牛合作社,讓我每年可以增收3000余。”近日,在吉州區長塘鎮陳家村養牛基地,貧困戶宋銀圣高興地說。針對長塘鎮陳家村貧困戶比較多,產業發展能力弱的特點,區扶貧和移民辦將個人扶貧資金和項目扶貧資金統籌起來,建立了一個占地約4畝的養牛基地,組建了以該村27戶貧困戶為主體的長塘陳家養殖技術專業合作社,幫助他們發展肉牛養殖產業,并為合作社后續養殖管理提供技術和銷售指導,有效解決了養殖過程中的技術和銷售難題。預計,養殖的肉牛明年即可上市銷售,戶均將增收3000余元。
今年,吉州區緊緊圍繞以井岡蜜柚、蔬菜種植、花卉苗木、肉牛養殖、休閑觀光農業為主的主導產業,充分利用省級扶貧攻堅產業化資金1000萬元,支持貧困村建立扶貧產業基地,發展壯大村級經濟,形成“一村一品”、“一戶一策”的特色農業產業格局,變被動的“輸血式”扶貧為主動的“造血式”扶貧,實現19個貧困村和3個移民村每個村均有1個脫貧產業,貧困農戶每戶有1項以上致富項目。先后建立扶持興橋鎮釣源、曲瀨鎮臘塘井岡蜜柚;樟山鎮大江邊、曲瀨鎮水南村蔬菜;長塘鎮培模、樟山鎮堯塘油茶基地;樟山鎮瀘田、長塘鎮陳家養牛;興橋鎮袁塘、樟山鎮赤塘花卉苗木等產業基地20個。目前,全區發展井岡蜜柚5000畝,葡萄種植面積1500畝,油茶1500畝,蔬菜3000畝。
移出一片艷陽天
興橋鎮藤橋下橋村是個較早水庫移民村,為改變該移民村落后的面貌,吉州區邀請吉安市規劃設計院對該村的水庫移民示范村建設進行總體規劃,共安排項目資金100萬元,用于完善村內道路硬化、綠化、亮化、休閑廣場等基礎設施建設,按照“五美”標準著力打造水庫移民村示范建設亮點。目前,已安裝路燈10盞,體育健身器材6套,新建休閑廣場1個,完成村內主干道、巷道硬化2000余米。
為使移民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吉州區扶貧和移民辦還因地制宜的幫助其發展井岡蜜柚、花卉苗木等產業,興橋鎮甫里村充分利用土地流轉,與綠巨人公司共同種植井岡蜜柚500畝,今年掛果,畝產500公斤。長塘鎮毛山村委會流轉林地300畝,引進北京客商,投資3000萬元建立江西省國大光科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養殖有機蛋雞、生產有機蛋,帶動毛山村移民人口50余戶,戶均年收入達8000元。
[作者簡介]
張建明,晏龍,吉州區扶貧移民辦公室。
■責任編輯:邵猷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