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圖 石偉昌
黎平成功引種茶樹新品種
文丨圖 石偉昌
經過三年的種植長勢觀察,兩年的茶產品市場探詢和茶專家們的品鑒,黎平縣引種“中茶108”茶樹新品種成功,可推廣種植。
“中茶108”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用“龍井43號”茶樹品種作為母體通過輻射育種,選育出來的早生、優質、抗病新品種。該品種屬灌木型、中葉類、特早生種,屬國家級優良茶樹品種,是農業部“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十二五”期間的主推品種之一。
與“龍井43號” 相比,“中茶108”有四大特點:一是采摘時間早2~5天,新春茶一天幾個價,越早價格越高,早一天開園早一天收益。二是抵抗炭疽病的能力強,“龍井43號”有易感炭疽病的缺點,而“中茶108”克服了這個缺點。三是芽梢的持嫩性較強,持嫩度好就會延長茶青的采摘時間,減少采摘茶青高峰期的勞動強度。四是氨基酸含量較高,茶湯的澀味減少,滋味更鮮爽。該茶樹品種適制扁形茶等名優綠茶,國內許多茶區將其作為茶區品種調整互補、換代、提高品質的主要品種來推廣。
據黎平縣茶業局工作人員介紹,該縣自1999年從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引種“龍井43號”,成功開發出黎平扁形茶以來,“龍井43號”茶樹品種一直很受茶農和茶企的青睞,發展迅速。目前,“龍井43號”茶樹品種已成為黎平規模種植面積最大的茶樹品種,但在生產管理中出現了炭疽病嚴重,持嫩度較差等缺點。如何讓黎平的茶樹品種配置更加科學、合理?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專家們的“把脈”推薦下,黎平縣引進種植“中茶108”品種。
2012年3月,“中茶108”引種到黎平縣茅貢鄉登阡(地名)進行試驗,縣茶業局安排人員全程跟蹤調查、指導管理,2014年完成3次定型修剪和1次輕修剪,2014年春進行打頂跑采茶青試加工,2015年春正式采摘加工。
通過3年來的觀察,“中茶108”茶樹品種在黎平生長良好,抗病害的能力和持嫩度比“龍井43號強”,茶產品滋味鮮爽度較好 ,是新優良品種及生產加工扁形茶的優良茶樹品種,能與“龍井43號”茶樹品種和產品互補,形成對黎平扁形茶產品的有效補充。
(責任編輯/哈文麗)

黎平縣苦李井優質茶葉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