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楊華祥
積極適應新常態 探索發展新路徑
文丨楊華祥
作為基層領導干部,要認真領悟習近平總書記對新常態下貴州發展寄予的新期望和新要求,切實將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內化為培植后發優勢、奮力后發趕超的強大動力,推動福泉市經濟社會發展行穩致遠。
今年6月16日至18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貴州視察指導工作,并發表了系列重要講話。作為基層領導干部,要在原原本本學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的基礎上,認真領悟總書記對新常態下貴州寄予的新期望和新要求,客觀審視福泉市面臨的新挑戰,科學研判自身具備的新優勢,積極探索福泉后發趕超必經的新路徑,切實將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內化為培植后發優勢、奮力后發趕超的強大動力,推動福泉市經濟社會發展行穩致遠。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貴州來講,貧困落后是主要矛盾,加快發展是根本任務。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以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客觀審視新常態下自身存在的矛盾、問題和挑戰。
從宏觀層面看,新常態帶來的挑戰主要是經濟中高速增長、增長動力不斷轉換、潛在風險顯性化。從福泉自身看,既有宏觀經濟下的共性挑戰,還面臨著自身的個性挑戰,突出表現為做大經濟總量與提升發展質量的雙重挑戰;傳統產業轉型艱難與新興產業成長緩慢的雙重挑戰;原有優勢逐步弱化與新的優勢尚未確立的雙重挑戰,具體體現在:
經濟增長面臨數量、質量和效益多重考驗,要實現高速增長難度相對加大。拿財政收入來說,福泉市2014年財政總收入突破20億元大關,財稅征收做到了應收盡收,要實現2015年23億元財政稅收目標,難度明顯增大。

作者(右)在鄉鎮了解烤煙生產情況(福泉市委宣傳部供圖)
一業獨大的“磷化工”產業轉型升級艱難,新興產業培育緩慢,產業層次低,結構不合理,輕重比例失衡。今年上半年,福泉輕、重工業增加值分別完成0.31億元和25.97億元,占比分別為1.12%和98.88%,輕、重工業比例嚴重失衡。
受經濟下行影響,磷煤化工市場低迷,加之受融資難融資貴影響,企業投入轉型升級、技術改造意愿不強,企業開工嚴重不足。今年上半年,福泉磷酸、精甲醇、合成氨、磷酸一銨、水泥等化工產品完成產量分別為35.9萬噸、2.35萬噸、13.97萬噸、22.06萬噸和38.85萬噸,同比下降4.2%、39.4%、4.9%、29.5%、45.1%。
區位交通優勢弱化,隨著貴廣高鐵、滬昆鐵路、馬甕高速等路網的貫通,之前福泉西南北上川渝進西北、南下兩廣接港澳、東經湘贛連浙滬、西出云南通東盟必經的交通區位優勢正在日漸弱化,黔中陸路旱碼頭和物流集散中心的先機正在逐步削弱,地緣邊緣化趨勢日益加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具有巨大韌性、巨大潛力和巨大回旋余地,保持持續健康發展有很多有利條件,一些新的經濟增長點正在加快形成。對成功步入全省經濟強縣市的福泉來說,也正處于加快發展的提速期、結構調整的優化期和投資拉動的發力期。因此,我們要用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來科學研判福泉后發趕超的新機遇、新優勢。
有政策傾斜的新機遇。近期,省委制定出臺了《中共貴州省委關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走出一條有別于東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發展新路的決定》等系列文件,這些文件對全省培植后發優勢、奮力后發趕超作出了全面部署,為福泉主動作為向上向外爭取項目、資金拓展了政策空間,提供了新優勢。
有“四輪驅動”的動力新優勢。福泉始終堅持“三化一業”(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文化旅游產業化)同步發展,這與全省“推動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旅游產業化‘四個輪子’一起轉,大力發展環境友好型生態友好型產業”的發展方向一致,這就為福泉培植后發優勢、奮力后發趕超堅定了新信心、指明了新方向。
有得天獨厚的自身優勢和比較優勢。近年來,福泉在充分發揮自身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資源富集、工業發展等優勢基礎上,培育了“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磷化工)”“中國傳統文化旅游名城”“中國最具特色經濟發展潛力市”“全國科技進步市”“西部百強”縣(市)等比較優勢。
有基礎設施完善的新優勢。隨著福泉交通路網、水利水電等基礎設施的不斷改善,聚集各種發展要素的能力明顯增強,市內大中型企業的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將各種資源優勢、要素優勢、創新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條件日趨成熟,培育和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的條件更加完備。
有新的產業聚集優勢。福泉先后引進了貴州聯合石化重油綜合利用、福硼3000噸/年2-乙基蒽醌、貴州滋味20萬噸/年鋁酸鈣等產業項目,為下一步加快發展聚集了新的產業優勢。
“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貴州的殷切期望和根本要求,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各項工作的總綱。作為黔南州全面小康創建領跑型縣市,福泉將積極致力于優化結構、升級產業、創新驅動,推動規模與質量、速度與效益、增長與轉型關系實現新平衡,奮力走出福泉“守底線、走新路、奔小康”的發展新路。
按照“政府掌控資源、市場配置資源”的原則,加快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加快市級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健全公共資源招投標機制,規范礦業權出讓程序和權限,加強土地儲備管理。依托甕福、川恒等企業建設一批國家級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中心、實驗室,鼓勵和支持市內企業與高等院校開展產學研合作,鼓勵和支持企業利用高新技術加快工業產品升級換代,提高創新成果轉化率和產業效益,讓創新轉化為新產品、新項目、新產業。
對現有產業技改創新實現轉型升級。按照“守底線”的要求,注重運用新技術催生新產業、新產業帶來新業態、新業態培育新模式,加快傳統產業生態化,特色產業規模化,新興產業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改造,成龍配套關聯的輕工、新型建材、節能環保、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和生產性服務業,推動產業鏈上下延伸,支持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新產業發展。
加速聚集新產業,優化磷化工一業獨大業態。著力培育壯大以大數據為主的電子信息、新醫藥大健康、商貿物流、電子商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福硼3000噸/年2-乙基蒽醌等產業項目建設,抓實貴州聯合石化重油綜合利用、粵電集團(中國500強)抽水蓄能發電等項目落地前期工作;立足福泉資源分布實際,科學規劃產業布局,加快磷化工產業園區規劃建設步伐,加強與湖北宜化集團(中國500強)精細磷化工項目對接磋商,推動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向中高端水平邁進。
堅持調高、調優、調輕思路,積極發揮政府、企業、社會三個車輪聯動作用,從根本上改變目前低端、粗放、低效的產業體系,推動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文化旅游產業化“四個輪子”一起轉,形成一產轉型、二產升級、三產優化組合拳,優化產業結構,調優產業層次,實現速度、結構、質量、效益有機統一發展。
積極探索“以城興產,產城融合,城中有景,景城融合”的同城聯動發展模式,推動新型工業化、山地特色新型城鎮化、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現代化、文化旅游產業化“四個輪子”一起轉。
同時,按照城市“退二進三”、企業“退城進園”、園區“退城進山”的思路,深入實施服務企業“百千萬”工程,全力抓好工業經濟發展和產業園區建設,壯大骨干企業,做強主導產業,培育支柱產業,在“吃干榨盡”、循環發展、配套發展上實現新突破。
堅持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堅持“興城”與“興業”相結合,構建以城區為中心、重點城鎮為骨干、村寨為支點的新型城鎮化體系,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
堅持走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發展路子,扎實推進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等改革試點,探索財政和扶貧資金股份化、幫貸化、杠桿化運作模式,大力發展“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實現農業產業發展“接二連三”。
搶抓2016年黔南州旅發大會在福泉召開大好機遇,大力開展“文化旅游建設年”活動,深入挖掘“一城一山一峽谷,一神一仙一福地”文化內涵,做好福泉景區、山水、文化三篇文章,大力發展民俗生態游、古城文化游、休閑養生游等旅游業態,打造福泉文化旅游升級版,提升福泉文化旅游知名度和美譽度,打響國家級文化旅游名城名片。(作者系福泉市委副書記、市長 責任編輯/哈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