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姚 遠
眾籌,讓夢想起飛
——訪貴陽眾籌金融交易所董事長劉文獻
文丨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姚 遠
編者按:創立半年的貴陽眾籌金融交易所,已經成為眾籌金融行業的領頭羊。交易所“交易”的是什么?貴陽為什么要打造眾籌生態體系?世界眾籌大會將為貴陽帶來哪些機遇?在與本刊記者的對話中,貴陽眾籌金融交易所董事長劉文獻闡釋了“世界眾籌之都”的美好愿景。

劉文獻認為,眾籌成為民間資本市場最好的發展路徑、中小企業發展的創新模式、金融與實體經濟結合的實現通道。擁抱眾籌,貴陽將迎來“大未來”。(貴陽眾籌金融交易所供圖)
劉文獻:“眾籌”是金融領域里的一個混合概念,包括股權眾籌、債券眾籌、獎勵眾籌、公益眾籌等。2014年,我提出了第五種眾籌形式——收益權眾籌。這是一種以經營權產生的收益作為證券化來源的眾籌模式。貴陽市眾籌金融交易所推行的,則是以股權眾籌為核心的混合眾籌。
這種眾籌形式,最終的落腳點是服務實體經濟,它既能幫助中小企業跨過資金運轉不靈的“門檻”,還能助力傳統企業實現創新轉型,最重要的是,能夠為大量的知識產權企業、初創企業、小微企業、老企業、再造企業創造體量最廣闊、活力最強大的底部市場。因此,眾籌成為民間資本市場最好的發展路徑、中小企業發展的創新模式、金融與實體經濟結合的實現通道。
國家層面的大力倡導,貴陽等城市的創新探索,市場的熱烈反應,使眾籌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影響越來越大,成為實業界、產業界、百姓投資理財、金融界創新的交叉點、交匯點、熱點。可以說,中國對于眾籌的推進并未落后于美國等西方國家。眾籌是中國與世界在金融市場創新方面最為接近的地方。
劉文獻:這就體現了貴陽市委市政府的決心和魄力,體現了我們這一批創業者的信心和底氣。作為國內最早設立的眾籌金融產品的發行及交易平臺,交易所的理念是“以眾扶、眾包的形式,助力眾創進行眾籌”。因此,大力扶持成立交易所,是貴陽貫徹落實國家關于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系列政策措施,堅守“兩條底線”、探索“貴州新路”的積極實踐。
交易所致力于打造中國新五板市場,建成一個國內高效率、高公信力的非標準化眾籌金融資產和各類互聯網金融資產的交易市場,服務于全國的眾籌企業在眾籌金融交易所發行、交易產品,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抓手。我們的期望是能夠成為全國最大的眾籌企業上市的總部基地,3年內將突破掛牌上市發行眾籌交易企業3000家、注冊備案登記企業10萬家、注冊會員超千萬人,眾籌金融交易發行額達千億元,所涉眾籌企業市值達萬億元。
劉文獻:我認為這個數字比較保守,按照我的測算,新三板未來五年將有1萬家企業,按照1:10的比例,底部市場應該可以容納10-20萬家企業,這樣才能夠支撐起頂部市場。按照風險投資的失敗率來算,10-20%的企業能夠成功進入更高層的市場。而眾籌帶來的并購、重組,會使底部市場企業的死亡率大大降低,成功率有可能達到50%。
所以,我對這個目標充滿信心。未來幾年,整個中國經濟的風口在“互聯網+”帶來的創新,在股權眾籌帶來的、云集無數創新創業的小微企業和傳統企業再造的新市場。
“五板”市場實際上為頂部市場帶來了非常多的機會,最重要的是培育優秀種子企業的機會。交易所面對的正是這些創業型、創新性的種子企業。由于缺乏資金和資源,這類企業的失敗率的非常高。為了提升企業的成功率,讓投資人實現盈利,我們創立了“領籌人”機制,這是將傳統產業與互聯網金融結合起來的產業互聯網眾籌金融模式。
如果把交易所比喻成飛機場,每條跑道就代表一個行業。實行領籌人制度,就是要聯合各行各業的龍頭企業,以“大手”拉“小手”,一方面讓創新企業得到資本、智慧和投資,為他們插上眾籌的翅膀,“飛”到新三板去,另一方面,幫助傳統企業打造直系創業群,進而提升傳統行業在互聯網時代的企業競爭力。目前,交易所已經成立了農業、大健康、大數據、餐飲、時尚等50多條領籌人跑道。
劉文獻:一個老區怎樣創建“雙創”、“四眾”國家級支撐平臺?一個西部城市怎樣用現代金融實現普惠大眾的創新?貴陽趕上了時代的風口,以“眾籌”為支點,聚全城之力打造“世界眾籌之都”。
要實現這個設想,就要通過建立眾籌金融生態體系。這個體系,以世界眾籌大會作為時間載體,以規劃中的眾籌金融小鎮為空間載體,以眾籌金融學院為人才載體,以眾籌金融基金為投資載體,以眾籌金融協會為組織載體,以交易所為價值載體,未來還會有金融載體,即眾籌金融銀行、眾籌金融保險、眾籌金融證券等。
劉文獻:對于貴陽而言,這是一個新世界、新星球,是以大數據為空氣和土壤,以移動金融為交通連接,以眾籌金融為新的組織模式組成的生態。它是新的生產組織,新的金融組織,也是組織的創新,制度的創新,科技的創新。
我認為,貴陽舉辦世界眾籌大會,并由此建立眾籌金融生態體系,其原因及意義可以歸納為九個“大”。
大歷史。中國的眾籌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站在世界舞臺的中心,中國金融的創新也因此推開了與世界深度往來的大門。
大市場。中國每年有一兩千萬家新誕生的中小企業,都需要靠眾籌去解決它的融資問題,這個市場會越來越大。
大創新。眾籌金融交易所、眾籌大會讓世界的投資、夢想匯集到了貴陽,這正是貴陽作為一個創新城市的重大突破。
大監管。蓬勃發展的眾籌正面臨著監管問題,國家在修訂《證券法》。貴陽在積極推進眾籌金融監管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并著手開發國家級水準的眾籌金融交易系統及征信體系。
大責任。創新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現在不去創新,將會錯失30年的創新機會。每年新誕生的一兩千萬家小微企業如果不能在轉型時期存活下去,中國將失去創新的動力。
大事業。眾籌金融生態體系涵蓋了200個產業,未來可能要跟200家上市公司合作,跟200個互聯網平臺互聯互通,將成為互聯網金融事業的標桿。
大時空?;ヂ摼W金融把全中國、全世界的項目和投資都匯集到貴陽,一個以貴陽為核心的新金融版圖正在形成。
大戰略。眾籌金融已經成為全國性的戰略問題,它需要一個示范。貴陽的眾籌金融生態體系就是最好的樣本。
大未來。從未有過這樣一個城市如此集中地擁抱大數據、擁抱移動金融、眾籌金融,貴陽正在開啟一個新興金融的領籌系。
劉文獻:因此,包括我在內,越來越多的人變成了“貴漂”,就在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交易所成了一個新“景點”,追逐夢想的創客、企業家蜂擁而至。
“貴漂”大軍中,既有像小天鵝董事長何永智、北京金色世紀董事長李梓正這樣的企業家、領籌人,也有像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楊東教授一樣的學者專家,更多的是懷揣著創新創業夢想的創客和投資人。
貴陽以開放的態度、超前的思想和創新的意識,以在風險防范、基礎建設、移動金融、大數據基礎等方面的成果,以容錯精神和包容的環境,讓“貴漂”成為一種風尚。
(責任編輯/喻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