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龐 琨
以一流干部作風營造一流發展環境
文丨龐 琨
為抓好抓實作風建設,提升機關效能,改善發展環境,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新生態,鎮寧自治縣以曬“權力清單”、抓好“七天督辦”、注重整治實效向消極怠政全面宣戰。
如果說貪污腐敗是黨和國家的“致命傷”,那么,消極怠政則是黨和國家的“慢性病”。作風建設,事關黨的執政基礎和政權穩固,事關一個地方經濟跨越發展和社會長治久安,是一個地方各項事業上臺階上水平的重要保證。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深刻闡明了共產黨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準則,是黨員、干部的修身之本、為政之道、成事之要,彰顯了我們黨狠抓作風建設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
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新形勢下,鎮寧自治縣在強化監督執紀、正風肅紀上持續用力,堅持有腐必懲、有貪必肅,對腐敗分子形成強有力的震懾。但同時,一些黨員干部抱著“只要不出事,寧愿不做事”“不求過得硬,只求過得去”的想法,滋生了消極怠政的傾向,執行力和落實力大打折扣,貽誤了發展時機,破壞了黨群干群關系,黨和政府的形象受到嚴重損害。
為抓好抓實作風建設,提升機關效能,改善發展環境,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新生態,鎮寧從“三嚴三實”的具體要求入手,決定把“決策失誤、執行不力、監管缺位、推諉扯皮、慵懶無為、行為失范、效率低下、紀律松弛、脫離群眾、頂風違紀、吃拿卡要、權錢交易”十二項消極怠政突出表現作為重點治理對象,細化作風建設措施,以曬“權力清單”、抓好“七天督辦”、注重整治實效作為推動黨員干部在“嚴”與“實”中既廉又勤、既干凈又干事的抓手,狠下功夫,向消極怠政全面宣戰。

作者(左三)在沙子鄉調研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并現場辦公(鎮寧自治縣委宣傳部供圖)
本著依法、精簡、便民、高效的原則,鎮寧各鄉鎮、各部門圍繞自身職責和法律法規賦予的權力,對行政職權、行政許可和便民服務等事項逐一編制權力清單,制定權力運行流程圖,將有關內容以規范文本格式在本單位政務公開欄公示,并印制成冊在政務服務中心服務窗口進行發放,將權力的“家底”公之于眾,主動接受群眾監督,讓群眾明白各單位能辦什么、怎樣去辦,使權力清單成為聯系群眾的一張“明白紙”,實現“改革限權、依法確權、科學配權、陽光示權、全程控權”的目標,確保權力在陽光下公平、公正、公開運行。縣林業局開展清曬權力清單工作后,精簡和取消了部分項目,現保留行政許可事項18個、非行政許可事項2個,簡化事項辦理流程,壓縮辦理時間50%以上,大大提升了辦事效率,為企業和群眾辦事提供了很大便利。
以清曬后的權力清單為依據,無論是“一把手”、班子成員,還是普通工作人員,都把分管的部門擺進去,把負責的工作擺進去,把自己擺進去,認真查擺自身在履行工作職責中存在的消極怠政問題,深入剖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問題整改的措施,建立整改臺賬,明確責任領導和整改時限,對問題實行銷號式管理。消極怠政專項整治工作開展以來,全縣各鄉鎮、各部門共發放征求意見表5724份,各級黨員干部簽訂《“廉潔高效履職密切聯系群眾”承諾書》2000余份,走訪群眾4408人次,自查自糾問題619個,整改583個。
在開展消極怠政專項整治工作中,鎮寧以政務督辦體制機制創新為抓手,制定出臺《鎮寧自治縣七天督辦制實施辦法》,明確督辦范圍、參與主體及職責、督辦程序、有關責任等,全力解決重大決策部署執行不夠堅決有力、落實不到位的問題,努力營造作風優良、辦事高效、確保質量的政務環境。
在政府系統內部,率先開展督辦機制先試先行,以7天為一個督辦時限,對政府重大決策部署、重要會議安排、重要文件要求,上級或本級領導指示、批示、交辦的重要事項,以及其他需要跟蹤督促的政務事項進行督辦催辦,定期跟蹤進度,確保事項辦理進度和結果能夠及時反饋,為決策落實提供制度保障。通過建立臺賬管理、限期督辦、督查通報等相關機制,有效銜接政務督查與行政監察兩類監督體系,以督查系統內部的職能重組和整合,激發內生動力,以制度約束倒逼干部作風轉變、行政效能提升。對承辦單位因推諉敷衍、落實不力造成不良影響的,由紀檢監察部門依照消極怠政專項整治有關規定,追究承辦單位領導及有關人員的責任。
“七天督辦制”動員部署以來,原永紅廠危房搬遷、立體停車場項目、城南農貿市場二期工程、東大街“白改黑”等項目,從部署到啟動,全部在兩周內實現了從無到有的“零突破”,極大地鼓舞了全縣各級各部門創先爭優的斗志,提振了廣大干部職工謀事創業的精氣神。
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新形勢下,鎮寧自治縣在強化監督執紀、正風肅紀上持續用力,堅持有腐必懲、有貪必肅,對腐敗分子形成強有力的震懾。
風清則氣正,氣正則心齊,心齊則事成。自2014年底啟動消極怠政問題專項整治行動以來,截至2015年8月底,全縣共發現消極怠政問題共計1 2類217個,已對215個問題涉及到的254人進行處理,其余2個問題正在進一步調查核實中。其中,約談18人、提醒談話32人、誡勉談話7人、通報批評1 4 1人、免職3人、責令辭職1人、辭退4人、待崗3人、黨紀處分33人、政紀處分12人。有34人因主體責任落實不力,被倒查“一崗雙責”責任,其中28名為鄉科級領導干部,黨紀處分4人。
專項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全縣干部職工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明顯提高,發展環境明顯優化,黨風政風明顯轉變,群眾滿意度明顯提高,部分機關部門從過去的“等靠要”轉變為“干闖拼”,全縣奮勇爭先、砥礪拼搏的工作氛圍加快形成,為全縣工業邁大步、城鎮強聚力、農業增收入、旅游顯特色、提前一年實現全面小康奠定堅實的基礎。
縣產業園區黨工委在消極怠政問題專項整治中,主動服務企業,為企業排憂解難,針對提出的問題,列出問題清單,深入剖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建立整改臺帳。通過強化過程管理,完善辦事流程,進一步明晰了責任和權限,做到可溯源、可查考、可追責,真正把心思用在了做實事上、為企業服務上。同時,把加強對外宣傳工作作為招商引資的突破口,編制宣傳圖冊,制作視頻資料,通過電視、報紙、網絡和參加各種招商洽談活動等,以良好的對外形象不斷吸引各級客商前來投資興業,成功引進艾而丹光伏組件項目和潤美食品加工項目落戶。
經過近半年時間的不懈努力,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基礎日益堅實,發展步伐明顯加快,干部作風的轉變在助推鎮寧經濟發展中得到體現。今年上半年,全縣生產總值完成7.26億元,同比增長16.2%,全市排名第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398元,同比增長15.8%,全市排名第一;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1.44億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4.44億元;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43.73億元。
作風建設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這就要求我們務必把加強和改進作風建設當作永恒課題,通過“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進一步深化消極怠政專項整治的制度建設和經驗總結,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示范,在“嚴”字上下功夫,在“實”字上求成效。不斷解決作風建設上表現出來的新問題,努力實現作風建設根本好轉,堅持以嚴強基礎、以嚴樹正氣、以嚴聚民心,堅持以實謀發展、以實干事業、以實創小康,為實現鎮寧康莊福民而不懈努力。
(作者系鎮寧自治縣委書記責任編輯/哈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