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余航海
善用辯證思維謀劃全面發展
文丨余航海
綏陽經濟發展正迎來新的機遇,同時也面對新的挑戰,機遇與挑戰二者之間相互轉化的關鍵在于人的主觀能動性。只要全面把握機遇、沉著應對挑戰,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就一定能有新作為,迎來新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時,為全省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傳授了“辯證思維”的方法,就是要善于運用辯證思維,正確分析和認識當前發展形勢,抓住工作重點,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用對立統一的觀點,一分為二看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進一步的發展面臨著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挑戰,必須要堅持兩點論,一分為二地看問題。”當前,綏陽經濟發展正迎來新的機遇,同時也面對新的挑戰,機遇與挑戰二者之間相互轉化的關鍵在于人的主觀能動性。只要全面把握機遇、沉著應對挑戰,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就一定能有新作為,迎來新發展。
用發展的觀點,立足長遠看問題。正確處理好“眼前”與“長遠”關系是辯證唯物主義的必然要求。就綏陽而言,要把“立足當下”這個工作做好、做實。緊盯增比進位各項主體指標以及年初黨代會、人代會提出的目標任務,抓進度、補差距,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要把“放眼長遠”這個工作做細、做強。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對“十三五”規劃深度細化,重點解決在基礎設施、民生改善、產業發展等方面的短板。
用普遍聯系的觀點,協調統籌看問題。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是普遍聯系的,相互聯系的,依據一定的條件構成相對獨立的系統。綏陽在產業轉型發展的謀劃上,要運用聯系的觀點,協調推動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旅游產業化“四個輪子”一起轉。只有聯系的發展才是可持續的發展,產業的發展要環環相扣,決不能孤立、片面。

作者(右二)在綏陽縣黃楊鎮調研烤煙生長情況(綏陽縣政府辦供圖)
辯證處理好“發展”與“生態”的關系,走以“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為引領的綠色生態發展新路。綏陽擁有山青水綠的自然生態,同時擁有洞林山水的自然風光,優良的生態環境是綏陽騰飛的綠色名片,務必要把生態文明理念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
抓好工業生態化發展。做大做強以資源回收和循環再利用為核心的中電投煤電錳循環經濟產業;以資本、技術、勞動密集和綠色環保為核心的裝備制造產業;以特色生物資源優勢為核心的金銀花精深加工產業。重點發展互聯網+、電子信息等新型產業,逐步構筑起多元支撐的工業產業綠色發展新格局。
抓好農業生態化發展。要在轉變發展方式和農業園區建設上下功夫,鞏固農業綠色化發展的優勢。加快高速公路、省道和機場快速通道等干道沿線產業結構調整,形成“花開四季、瓜果飄香、詩畫綏陽”的山水田園風光。著力推進現代高效農業園區增產增效,把產量做成產值,把產值做成收入。
抓好旅游業生態化發展。圍繞“吃、住、行、游、購、娛”旅游要素,拓展“商、養、學、閑、情、奇”等旅游發展新業態。全力打造雙河溶洞、神山國際、寬闊水原始森林等一流景區景點建設,著力推出一批“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鄉村旅游示范點。
辯證處理好“第一”與“唯一”的關系。以“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為理念發展新興產業。爭做第一,很容易被復制、被超越、被淘汰,唯有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做唯一,才能持久發展、引領發展。全縣要著力發展五大新興產業,既要做第一,更要做唯一。
重點探索大數據信息產業。將全縣傳統產業、優勢產業嫁接在互聯網上,打造縣、鎮、村三級電子商務平臺,打造一支戰斗力強的電商團隊,搭建一個覆蓋面廣的電商平臺。
著力培育大健康醫藥產業。大力發展金銀花、天麻、杜仲等中藥材種植。同時加大飲用水開發力度,切實將全縣優質的水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
大力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著力發展山區“綠色、生態”的特色農業,發展以農產品保鮮、精深加工產業為主體的第二產業,以觀光旅游、農業物流等為主體的第三產業,引導農業“接二連三”發展。
全力做強文化旅游業。深入挖掘“二冉”、公館橋、杜家堰坎等文化內涵,在包裝、開發和宣傳上狠下功夫,把文化做入景區,讓旅游融入文化,逐步打造“詩鄉”文化旅游基地。
扶持引導新型建筑建材業。堅持“兩條腿”走路,既要以精準招商引進龍頭企業,又要加快推動傳統建筑建材業轉型升級,發展以節能環保低碳為主導的新型建筑建材業。
辯證處理好“輸血”與“造血”的關系,走以“補政策短板、抓扶貧攻堅”為核心的同步小康創建新路。綏陽要實現同步小康目標,必須緊緊抓住扶貧攻堅的“牛鼻子”,在最后的“沖刺時期”瞄準目標和靶心,處理好輸血與造血的關系,全力打好扶貧攻堅戰。
抓好思想扶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扶貧先要扶志”,扶志的關鍵在于教育。要在造血機制上下功夫,重抓農民思想教育和技能培訓,利用農民夜校、遠程教育等載體,切實抓好領導干部遍訪和掛幫貧困村貧困戶工作,不斷提高貧困農戶增收致富能力。
抓好產業扶貧。堅持用科學的理念謀劃產業扶貧,以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為著力點,培植壯大特色支柱產業,努力構建全縣的特色產業格局,發揮規模效益,帶動農戶增收致富。
抓好基礎扶貧。堅持把貧困村的“通路、通水、通電,改善生活條件、改善村莊環境”作為工作重點,整合扶貧資金,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切實筑牢貧困地區加快發展的基礎。利用好各類政策、資金和項目,撬動民間和社會資金,調動全民參與扶貧的積極性,營造合力攻堅的扶貧氛圍。
(作者系綏陽縣委副書記、縣長 責任編輯/哈文麗)

整潔靚麗的綏陽縣城 (胡志剛/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