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特約記者 盧旭峰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文葉飛
開辟“網路”“取直”發展
——印江自治縣推進電子商務發展
文丨特約記者 盧旭峰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文葉飛
9月15日,貴州省首家農村淘寶縣級運營中心在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開業。10月10日,銅仁市電商推進大會在印江召開,再次檢閱印江縣多年來推進“互聯網+”發展的成果。
2013年,印江率先開通淘寶網“特色中國·印江館”,成為全國少數民族自治縣第一家縣級館、西部地區第一家縣級館、貴州省第一家縣級館。今年,印江主動抓住“互聯網+”“電子商務云”“農村淘寶”等現代物流業發展的契機,成功列入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
加強投入,不斷完善功能配套。先后投入300余萬元在縣城建立電子商務示范基地,開展個體孵化、線下體驗、電商知識普及培訓。投入800萬元在印江經濟開發區創建電商產業園,開展企業孵化培訓、農特產品展示等。投入600萬元建立冷鏈物流和質量安全體系建設。
強化網絡建設,不斷完善服務體系。以“阿里巴巴農村淘寶印江服務中心”為平臺推進“農村淘寶”項目建設,健全“縣級服務中心—鄉鎮服務站—村級服務站”雙向物流配送體系,重點扶持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建設、宣傳、培訓、孵化及物流補貼等。
“印江堅持把發展電子商務作為彎道取直、后發趕超的戰略選擇,注重電商主體培育、電商平臺建設、電商模式創新和基礎配套支撐?!庇〗灾慰h委書記田艷說。
印江自然資源豐富,農產品獨具特色,為實現“綠色農產品進城”提供了豐富貨源。全縣種植核桃19萬畝、建成生態茶葉基地35萬畝、食用菌生產規模達7000萬棒、優質經果林基地8.5萬畝、建設各類畜禽規模養殖場873個。
立足獨特的農產品資源,印江積極探索“電子商務+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扶貧開發”發展模式,推進電子商務與特色農業發展、精準扶貧有機結合,著力促進群眾加速增收致富。建成阿里巴巴農村淘寶印江服務中心,完成50個農村服務站選點和“合伙人”招募工作,建成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36個,個人網店350家,培養電商從業人員3500人次以上。年內將建成100家農村淘寶村級服務站,輻射帶動貧困群眾2萬余人脫貧致富,力爭實現人均可支配收入8600元以上。

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授牌儀式(左禹華/攝)
印江堅持把打造優勢網銷商品和培育網貨供應商作為推動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重要抓手,目前全縣53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有15戶農產品加工企業,占28.3%,重點加工茶葉、酸芋荷菜、紅薯粉等綠色食品,打造“生態、綠色”品牌。培育農產品商貿流通企業,助推工業產品“上線營銷”,不斷提高網銷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同時,充分發揮梵凈山文化旅游和中國名茶之鄉、中國長壽之鄉、中國書法之鄉三張“國字號”名片優勢,利用電子商務平臺作用,讓紫袍玉及豐富的旅游資源變成“網貨”,實現以電子商務為平臺,促進二產、帶動三產的發展格局。
此外,以電子商務和移動互聯網等信息為平臺,啟動實施“母親電商服務站”建設,重點提供家政、代繳電費、話費及快遞寄存等服務,依托這一項目的開展,為女性創業者提供創業咨詢、婦女小貸、項目對接、網絡開店等一站式服務,為女性創業提供便捷服務窗口。
(責任編輯/哈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