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麒麟 張志偉 郭樹行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5.36.196
摘 要:企業信息化投資項目不同于一般的投資項目,信息系統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高度的不確定性、收益無形性和延遲性的期權投資特性。因此,傳統的投資決策評價方法不合適于評估信息技術項目。該文通過分析IS投資項目的基本特征,結合實務期權的方法,對傳統項目投資評估方法進行改進,建立完善的企業IT投資項目評估方法。
關鍵詞:IS投資項目 實物期權 平衡計分卡 模型研究
中圖分類號:F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12(c)-0196-02
隨著金融資產期權定價領域研究不斷發展,期權理論開始運用于到投資項目決策中。在信息化領域,投資項目風險高、收益與成本都較難以先測算。信息化項目投資效益是間接的,其通過幫助企業及組織形成核心競爭力,進而提高企業盈利能力。在信息化項目中,既有直接相關收益和成本,也有間接相關的收益和成本,因此應該建立完整的指標體系。另外,按照企業戰略發展的角度對收益指標進行歸納與分類,可以將原有的單一的財務收益指標評估體系的范圍擴展到了包含財務、客戶、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等多個維度。
1 企業信息系統投資項目特點
信息系統(Information System)是由計算機硬件、網絡和通訊設備、計算機軟件、信息資源、信息用戶和規章制度組成的以處理信息流為目的的人機一體化系統。信息系統項目投資所需金額巨大,并且涉及的管理決策環節較多,并且面臨的內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程度要比一般投資項目更高[1]。因此,企業信息系統投資項目可歸納為以下特點:信息系統投資項目的周期長,各個階段的成本都較難預先測算;信息技術項目投資效益是間接的,其通過影響企業及組織的運行效率,給企業及組織帶來戰略性突破,以及幫助企業及組織形成核心競爭力,進而提高企業盈利能力;信息系統投資項目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只有在建成后不斷完善系統,才能保證信息系統投資項目能帶回收益。因此,信息化項目投資可以被認為是企業的戰略投資,而大部分傳統的IS項目投資方法忽視了IS項目投資時,管理柔性所隱含的內在價值[2]。
2 實務期權視角下的IT項目投資
隨著金融資產期權定價領域研究不斷發展,期權理論開始運用于對實物資產定價。將期權的方式引入到投資項目決策中,更加擴展了期權的運用范圍。與傳統財務評價方法相比,運用實物期權方法評價具有以下突出優勢:
2.1 反映現金流量選擇權的價值
實物期權評估強調還原出IS投資項目決策過程中的真實情景,站在動態的視角進行分析決策,能較好反映投資項目中隱藏的風險價值。與傳統評估方法相比較,實物期權評估方法更合適作為類似IS投資項目的風險投資項目的評估標準[3]。
2.2 實務期權體現風險與收益對稱的原則
實物期權理論認為未來的不確定性是具有價值的:當不確定程度越高,風險越大,但是IS投資項目的價值也會隨之越高。這種風險與收益正向相關的關系體現出IS投資項目投資的特性[4]。
2.3 實物期權具有階段化決策的特征
運用實物期權的方法,可以分階段鎖定損失,從而進行階段化決策處理。若IS投資項目活動能鎖定在初始階段結束,那么損失將會鎖定于初始的投資金額。分階段決策可以將風險控制在一定程度。
2.4 實物期權增強了管理決策彈性
實物期權方法可以確保IS投資項目的收益與風險得到選擇和鎖定,增強企業管理層的決策彈性,使其能及時根據新的信息及時作出調整,確保IS投資項目能適應企業發展戰略管理的方針。
3 基于實物期權的IS投資項目的價值評估模型
該文的價值評估模型分為兩大指標體系:收益指標體系和成本指標體系。在IS項目中,既有直接相關收益和成本,也有間接相關的收益和成本。按照企業戰略發展的角度對收益指標進行歸納與分類,可以將原有的單一的財務收益指標評估體系的范圍擴展到了包含財務、客戶、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等多個維度??紤]到IS投資項目分階段的生命周期特點,成本指標可按照時間的順序,分為初始投入成本和系統的運營成本。
3.1 收益指標的建立
該文從平衡計分卡的角度出發,結合信息系統項目的獨特性,建立IS平衡計分卡,該做法不僅完全克服了傳統業績評估體系只重視財務指標,忽視非財務指標,只重視結果指標,卻忽視過程指標的弊端,同時還可以全面地,系統地,客觀地評估投資IT項目可以帶回來的收益,真實地將企業的戰略目標與IS投資項目的實施充分結合起來,對項目進行全過程的監控,在實施過程中,不斷修正系統錯誤,從而確保IS項目與企業自身完全相匹配[5]。
(1)財務指標建立。
該文將IS投資項目財務指標主要分為三類指標:成本減少量,費用減少量和收入增加量。
(2)客戶指標建立。
客戶是企業獲得利潤,不斷發展的源泉,企業只有充分調查客戶需求,滿足其需要,企業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實現價值。IS投資項目可以將客戶指標分為客戶忠誠度、客戶滿意度和市場預測能力。
(3)內部流程指標的建立。
IS投資項目對內部流程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產品差異化、業務流程優化、技術創新、協同效應、學習與成長等。
3.2 成本指標的建立
(1)初始投入成本指標的建立。
初始投入成本是指發生在實施IS項目之前,用于計劃和測試階段的投入。主要包括以下咨詢費用、硬軟件購買成本、系統整合成本、組織機構架構調整成本和業務流程調整成本。[6]
(2)營運成本指標的建立。
營運成本是指在IS投資項目正式投入實施之后發生的費用。主要包括系統維護成本、經常性支出和工資支出。
3.3 實物期權定價模型
采用多維度指標體系會對定價模型中的參數產生較大影響,下面對定價模型的參數進行詳細的分析:
(1)項目收益現值(PV)。
在實務期權分析框架下,IS項目投資項目的后期收益既包含直接相關收益又包含間接相關收益,因此在選擇IS投資項目之前,應該系對項目的收益進行詳細完整的分析,收集相關數據進行預測。
(2)項目投資成本(I)。
項目投資成本(I)相當于行使金融期權時的價格。IS項目的成本的特性與收益一樣,既包含直接相關成本,也包含間接相關成本。
(3)項目收益的波動率(σ)。
在運用實物期權時,通過企業自身歷史財務測算波動率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IS投資項目中的間接收益,無法獲得準確的歷史數據,但是采用管理層預測法進行估計。
(4)投資項目的有效期(T)。
投資項目的有效期(T)相當于能行使金融期權的有效期限。企業的管理層根據自身企業的發展戰略,及時縮短或延長投資項目的有效期,最大化項目投資收益。
(5)無風險利率(rf)。
無風險利率的增加將會減少了未來現金流的現值,但同時增加了等待投資的價值。在實物期權中,將短期國庫券的收益率等同于無風險利率,代入評估模型中。
4 應用與展望
該文所建立的IT項目投資價值評估支持對IT投資項目進行定性和定量上的評估,不僅吸取了以往模型的優點,也上升到戰略的層面,從企業戰略的角度,充分評估IT項目與企業的戰略目標是否一致。只有IT項目投資與企業戰略目標相一致,才能發揮IT項目的最大效用。此模型特別是適用于處于迅速發展階段的企業,只有IT投資項目與企業戰略目標高度一致,IT項目才能持續,穩定地給企業帶來價值。
參考文獻
[1] 管筱星.實物期權在企業信息化項目投資決策中的應用[J].經營管理者,2014(7):209-213.
[2] 王文軻,趙昌文.研發投資動態多階段決策模型及其應用研究——基于多期復合實物期權[J].軟科學,2010(1):12-16.
[3] 賀小社,柯大綱.基于實物期權的高科技項目投資機會價值和投資決策研究[J].改革與開放,2010(2):78-81.
[4] 羅穎,陳珍.基于實物期權視角的不確定環境下項目投資分析[J].財會通訊,2010(8):17-18.
[5] 王沖沖.實物期權研究綜述[J].中國證券期貨,2013(7):56-59.
[6] 夏林.實物期權理論及其在投資項目評估中的應用[J].國際金融研究,2010(4):8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