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志喜

世界電信日前兩天,國內三大電信運營商紛紛出招推動提速降費,然而,三家運營商的新套餐、新價格卻遭遇大量用戶吐槽
日前,國內三大電信運營商紛紛出招推動“提速降費”:中國聯通五項措施、中國電信十大舉措、中國移動“八大措施降資費,四大工程提網速”。然而,三家運營商的新套餐、新價格卻遭遇大量用戶吐槽,緣何抱怨聲起?
三大運營商新方案
中國移動
中國移動表示,將陸續推出八項舉措,推動流量資費不斷下降,促進流量轉贈、不清零等服務模式不斷創新。
其中包括,全面推廣10元1GB夜間流量套餐和假日流量套餐,低至0.01元/MB。“夜間流量套餐”將于近期至7月陸續推出。客戶每月僅花10元即可獲得1GB夜間流量(夜間23:00至次日早7:00),套餐內流量資費低至0.01元/MB。假日流量套餐將于6月20日端午節期間推出,10元包含1GB流量,套餐內流量低至0.01元/MB,客戶可在元旦、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等國家法定節假日期間使用。
另外,中國移動方案中還包括,全面推廣4G流量卡,50元含2GB全國流量,降幅達50%;全面推廣“套外安心服務”,套餐外資費最低降至0.06-0.1元/MB;統一開展“訂1GB以上流量套餐,贈1GB夜間流量”促銷活動,“白加黑”更優惠。
中國移動還將降低國際及港澳臺漫游流量資費,推出48個國家和地區流量包天資費,平均降幅超70%,并推出推出流量共享、流量不清零、流量交易等創新服務。
此外,中國移動將從“打造4G精品網”、“做寬骨干傳送網”、“擴容和優化CMNET網”、“擴容國際互聯網出口帶寬”等四大工程著手,提升網絡能力和網絡速率。
中國聯通
北京聯通宣布,自2015年5月17日起全面啟動“全網大提速”,使北京聯通寬帶客戶的綜合網速提升至少110%,同時宣布到2016年底,北京聯通對全部銅纜客戶進行光纖化改造,打造全國首個智能化“全光大都市”。
“全網大提速”的主要內容是:光纖寬帶客戶的網絡速率至少提升一倍,原2G、3G(指第二代、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移動客戶的網絡全面提升到4G網絡,原有資費不變。這不僅使北京有望成為全國網速最快的城市,也是中國聯通成立后在北京地區幅度最大的寬帶資費下調。而本地流量半年包促銷資費更低至10元1.5GB,為歷史最低。
提速后,所有北京聯通客戶會明顯感受到上網網速的大幅提升。按照計劃,原10兆及以下速率的寬帶客戶會提速至20兆,20兆客戶提速至50兆,50兆客戶提速到100兆。以100兆寬帶速率和4G網絡速率為例,提升后下載一部高清大片由原來幾十分鐘,現在只需1分多鐘即可完成,預計這次最大規模的全網提速將于6月底前全部完成。
中國聯通的四項措施具體為,一是開展低至10元包1.5GB省內流量半年包促銷活動,流量跨月不清零,半年有效;二是推出超值實惠定向流量。推出視頻定向流量包,最優惠流量包價格每月18元6GB;三是推出流量銀行平臺,可實現流量的轉贈、分享、兌換等功能;四是結合用戶通信消費行為進行大數據深入分析,引導用戶選擇適合套餐,提高套餐匹配度,降低用戶通信支出。
中國電信
中國電信提出的“提速降費”十大措施包括,將在全國范圍內,針對有線寬帶接入速率在4Mbps以下的用戶全部免費提速至4Mbps;對4Mbps以上老用戶通過網齡、預存和融合等方式開展免費提速,其中光纖用戶最高可免費提速至100Mbps。
百兆寬帶費用大幅下調,單位帶寬價格降幅近四成。百兆寬帶包年費用下調30%以上,從3000元左右下調至2000元以內。對于299元/月及以上檔的天翼手機套餐用戶,在具備網絡能力的條件下,還將獲得免費使用百兆光纖寬帶的優惠。
中國電信近期將推出一系列套餐和流量包優惠活動,大幅降低消費者手機流量使用價格。中國電信預計今年流量資費平均降幅將達到30%左右。
另外,在流量資費上,中國電信將大力推廣每月49元含2GB省內流量的4G套餐。并推出流量大贈送、加裝包“買一送一”、定向流量優惠、閑時流量優惠等多種措施。其中包括閑時流量優惠,即每月20元3GB的閑時(每天23:00-次日7:00)流量包,也相當于10元1.5G。
同時中國電信也提出大幅降低國際漫游流量資費。中國電信將加強與境外運營商的談判,預計今年6月將再次大幅降低國際漫游資費,部分國家和地區最高降幅90%。
降價方案是在玩文字游戲?
三大運營商近日集體推出提速降費方案,消費者卻并不買賬。主流門戶網站最新調查顯示,近八成受訪者稱此次運營商降資費沒誠意。有消費者指出,此次資費調整后,部分服務費用甚至不降反升。
“夜間流量”是被消費者詬病最多的問題。有網友表示,中移動和中電信推出的夜間流量套餐并不實用。一方面,很少有用戶會在所謂的“夜間時段”使用手機上網,另一方面,隨著家庭WIFI普及,用戶回家后也不需要使用流量上網。
另有網友指出,目前夜間流量包價格為5元1GB、10元3GB,下調后價格反而變成10元1GB,價格不降反升。
登錄某運營商網站可以發現,該運營商針對北京地區的資費方案為:2014年1月1日前,已開通10元本地閑時套餐(含1GB本地閑時流量)的客戶,自2014年1月1日起,套餐內的流量已由“1GB本地閑時流量”自動升級為“3GB本地閑時流量”。所謂“閑時”,即每日23:00至次日7:00。這意味著自去年開始,該運營商在北京地區的夜間流量資費已經是10元3GB。而該運營商此次推出的新方案卻宣稱“全面推廣10元1GB夜間流量套餐”。
有消費者表示,運營商此次降價方案是在玩文字游戲。用戶稱,網速質量是上行速度決定的,部分運營商所謂的50兆或者100兆,上行速度也就4兆左右,還是忽悠人。
此外,運營商聲稱的“流量不清零”,同樣沒有得到消費者的認可。有受訪者表示,運營商提出的“流量不清零”并非是所有套餐流量月底不清零,而是推出“半年包”“一年包”的流量包,這其實是變相地要求用戶使用靈活性更小的流量包。
而據中國網做的一個投票調查,投票結果顯示,83%參與者表示對三大運營商此次降費舉措均不滿意,稱根本享受不到任何優惠;僅有16%的人認為享受到部分實惠。
對于此調查結果,電信行業分析師付亮評價說,運營商此次舉措出彩的地方不多,基礎資費也都沒有直接調整,其中4G降費多為點降價,受益人群有限,整體用戶感受較差。
而在另一項關于運營商此次降價誠意度比較的問題上, 80%的參與者則表示,三家運營商此次的降費措施都沒有誠意。僅分別有10%和8%的人認為中國聯通和中國移動較有誠意。
DCCI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劉興亮表示,三大運營商的方案并沒有起到網民所期待的“提速降費”的作用,是一個忽悠大眾的方案。
業內認為,當前網絡建設和技術突破的進度偏慢;4G用戶規模基本上還只是中國移動一家獨大,聯通、電信的4G發展遲緩;加之大量用戶仍停留在2G、3G網絡上,這些牽制了運營商的4G拓展和資費降低。
另據付亮介紹,我國固網寬帶落后美國約5年,廣電網與通信網在寬帶方面并未真正形成效競爭。在經營層面,電信、聯通都處在微利階段。“如果能破除運營商技術進步的障礙,比如基站建設、光纖進小區等,資費自然就降下來了。”付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