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怡楠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獨生子女成了普遍現象,同時家長對孩子過分溺愛的錯誤行為也開始泛濫。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推進《弟子規》的教學是勢在必行的,因為其可有效地促進幼兒的道德發展,為幼兒的高素質培養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從《弟子規》的教學方法入手,進而深入探討了《弟子規》在教學活動中對幼兒道德發展的多種評價策略,為幼兒教學提供了更多的幫助。
關鍵詞:《弟子規》;道德發展;策略
對于幼兒的教育來說,良好的道德觀念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而《弟子規》恰好是促進幼兒道德培養的佳作,因此,幼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利用《弟子規》的優勢和經典內容,從而引導學生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以下就是從《弟子規》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方面進行的詳細闡述。
一、《弟子規》在幼兒教學中的教學方法
1.融情于景,故事教學
利用《弟子規》促進學生道德觀點的培養一般是在幼兒教學中應用,而由于《弟子規》本身的內容較難理解,同時幼兒對字詞也不熟悉,因此,幼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從而更好地將《弟子規》中的內容滲透給學生。應將其內容融情于景,利用情景劇來刺激幼兒的視覺,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同時以講故事的方法進行道德內容的傳授也是一種較好的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內容轉化為故事,因為幼兒都比較喜歡聽故事,因此,這樣一來,可以更好地讓幼兒吸收《弟子規》內容中的精華,同時便于學生記憶,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
2.樂于課堂,音樂教學
通過大量的實踐表明,《弟子規》中的內容主要講述道德發展方面,因此,較為枯燥。在教師對幼兒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很容易因為聽不懂而對此失去了興趣。對于此種現象,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興趣和要求,將《弟子規》的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延伸,使其可與學生的興趣愛好相連接,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因為《弟子規》中的內容具有較好的音律性,因此,可以利用此特點,將其改變成相應的樂曲,然后以音樂的形式傳頌給學生,調動學生學習《弟子規》的熱情,從而提高自主學習的意識,進一步加快道德觀念的培養。
3.以玩促學,游戲教學
對于幼兒《弟子規》的教學,以玩促學是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因此,應有效地將《弟子規》的教學內容與學生喜愛的游戲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例如,教師可將學生分成小組,然后進行背誦比賽,優勝者可以給予一定的獎勵。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愛玩的心理,同時,在游戲過程中,教師也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與此同時,在游戲的過程中,還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二、《弟子規》在教學活動中對幼兒道德發展的多種評價策略
1.選擇適合幼兒學習的《弟子規》內容
由于《弟子規》的內容較多,并且設計的面較廣,因此,教師在教學前,應選擇符合幼兒道德發展的內容,滿足幼兒對道德教育的要求。例如,應將禮貌教育放在道德觀念發展的首位。教師在了解幼兒的需求之后,應針對需求選擇適合的《弟子規》內容,教會學生對待身邊的人要講禮貌、尊重他人等。同時由于幼兒對隨意拿他人的東西持有錯誤的觀念,認為只要自己喜歡就可以,針對這一行為,教師也應通過《弟子規》的教學改變學生這一觀點,及時制止學生不道德的行為,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觀念。
2.選擇適合幼兒學習《弟子規》的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的合理選擇可以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學習,因此,教師應根據教學狀況,選擇符合學生道德觀念發展的教學策略,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由于幼兒對《弟子規》學習的主動性較差,因此,教師應將教學內容與游戲、故事等聯系起來,從而活躍課堂的氣氛,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教學內容,便于其對內容能夠更深入地理解。
3.在生活中力行《弟子規》,培養良好的道德觀念
教師在生活中應多與學生的家長進行溝通,請家長配合老師的工作,當幼兒在家時,也要求其要在規定時間內進行《弟子規》的朗誦。并且家長在生活中也要隨時觀察學生的日常行為,若發現有不道德的行為產生應及時地加以制止。同時在家長參加義賣等活動時,也要記得將學生帶到活動現場,讓他們感受到生活中的獻愛心活動氛圍,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良好道德觀念的形成與發展。
綜上可知,《弟子規》的教學對幼兒道德觀念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應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以便其更加符合《弟子規》的教學,更好地促進學生良好道德觀念的形成。同時家長也應配合教師的工作,在生活中也要抓住傳頌《弟子規》內容的機會,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其內容,從而能更好地規范自己在生活中的行為,為良好的道德觀念的形成與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芳.讓《弟子規》走進幼兒的心靈:淺談幼兒園《弟子規》教學策略[J].江蘇省張家港市梁豐幼兒園,2011,35(12):14-16.
[2]韓燕燕.探索《弟子規》的教學策略、方法和途徑[J].張家港市梁豐幼兒園,2014,56(21):12-15.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