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2014博鰲亞洲論壇上李克強總理上宣布“一帶一路”建設后,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巨頭公司開始了向海外邁進的征途。自9月在紐交所上市后,阿里經歷了強勢看好到信用危機過程,如阿里般的電子商務發展不僅促進了互聯網金融發展,同時也促進了物流、代運營等一系列產業變革。本文分析阿里在海外征途起步時刻面臨物流、支付系統、信用危機等問題,倡導今后互聯網公司擴張之路應謹守信用,與關聯產業共同創造更高利潤。
關鍵詞:阿里巴巴;互聯網金融;代運營;海外營銷
在阿里巴巴網站首頁上,“今日商品總數”不斷滾動,上達數億種商品供世界各地消費者挑選。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紐交所上市,為整個公司賺取了巨大國際收益。當年11月統計出的首份季度財務報表顯示,阿里巴巴總收入已達168.29億元人民幣。阿里巴巴為全球240多個國家買賣方提供交易中間平臺,所受客戶規模不同,大到日凈額利潤上萬的企業,小到個人典藏的藝術制作品,阿里巴巴尊重每個企業家創新的精神,強大的企業文化以核心凝聚力的形式拉動著員工為企業創造更多財富,如此擁有巨大潛力的公司卻于2015年3月3日創下80.03美元的新低價,然而這種80~90美元的低價事實上已持續了一個星期,阿里面臨上市以來前所未有的危機。首先,臺灣方面要求阿里6個月內轉讓臺灣分公司持有的股份,并支付2.4億人民幣罰款,接二連三罰款沖擊著阿里的神經底線,臺灣此次強令撤資原因是阿里巴巴企業通過在新加坡注冊的的方式隱瞞了大陸企業的身份。此外,海外顧客稱阿里頁面上一些商品評價和銷售量不實,種種現象使阿里面臨極大的信譽危機。5月,法國開云集團旗下若干奢侈品牌在美國起訴阿里縱容造假,向阿里提出賠償要求,同時也對其行使了禁令。2014年3月,騰訊公司宣布以2.14美元入股中國第二大網絡公司京東商城15%,2015年春節,“搖一搖”的甩紅包活動吸引了近八千萬的微信用戶注冊騰訊旗下支付系統“財付通”,微信具有龐大的社交體系和公共服務號,其與京東的融合讓2015年初阿里客戶削減不少,營收未達預期。其次,雖然阿里在紐交所上市,然而截止到目前仍有90%以上客戶來自中國大陸,海外商戶微乎其微。急于擴張的阿里巴巴收購了如恒大足球和銀泰商業等與電商不甚相關的企業,并購的計劃并不系統反而盲目。
阿里商業邁進離不開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寶的產生,支付寶的出現提高了網絡支付的效率和交易安全性。第三方支付是互聯網金融衍生出來的金融服務,它減少了信息不對稱引發的違約風險,清除了電商發展的絆腳石。同時,第三方支付系統積累下來的滯留金在保存一定比例以應對突發危機的情況下可以投資短期小額金融產品創造收益,收集社會閑置資金加以利用也是互聯網金融對實體金融體系的額外價值創造。2010年阿里收購中國萬網成立阿里云數據計算中心,向世界邁出了一大步,然而與巨頭亞馬遜AWS服務全球290個地區相比,阿里的海外擴張還處于初級階段。近日,阿里云與迪拜MERAAS控股集團確認戰略合作關系,通過與其他國家政府或企業進行深入合作,在本地建立云計算數據中心并扎根本地化進行運營,加強與國際公司合作不僅是阿里海外進軍的重要突破口,也是趕超國際公司亞馬遜的關鍵契機。
電商的發展帶動了一批相關產業相繼產生,一國經濟發展到成熟期時會逐漸與信息化結合。代運營就是互聯網銷售模式下神奇的衍生品。代運營主要是指幫助一些希望做電商的傳統企業開展網上銷售,最終與傳統企業分成收益的營銷方式。代運營公司聘用專業化網絡人員利用專業知識為無經驗商戶提供銷售策略,往往具備營銷、產品、客服、供應鏈等全方面的知識,其成功因素被概括為:
前瞻性思維+專業人才+細分行業+專注+供應鏈優勢=成功。
近年來,我國許多中小企業投入電子商務代運營行業,他們為經驗不足或實力不夠的小型個體商戶量身打造適合的銷售模式,為商戶創造巨大交易額的同時也為自己賺取了豐厚的利潤。同時銀行網絡貸款隨即產生,B2C模式指針對擔保質押類型的不同提供不同額度的貸款,滿足小微企業及電商用戶“小、急、頻”的貸款需求。阿里金融就是阿里公司與建行、工行等共建的放貸專用系統,在期限一年內可享有最高100萬元的貸款額度,專為小微企業打造專用網絡貸款平臺,嚴格的服務對象和風控體系將貸款風險規模控制在一定程度內,實現貸款額度最大化。但阿里小貸也面臨著未由銀行控股、不受央行統一管理的弊端。缺乏商業銀行的支持和充足穩定的資金來源,阿里放貸總是小心翼翼。物流一直是跨境銷售想獲得更高利潤的短板。2015年5月,阿里宣布聯合云鋒基金投資圓通公司,隨后騰訊公司與匯通天下展開合作,物流公司通過電商提高品牌知名度并介入上游企業,電商通過物流實現了規模運輸便捷性,阿里平臺上銷售的所有商品都通過第三物流企業運輸,二者是利益相關的上下游關系。但是我國跨境運輸卻落后于其他先進國家。例如香港郵政就曾因為貨物滯留達到上限造成違約事件。因此,互聯網營銷之路必匹配更快、成本更低、更大容量、更安全的物流系統。近期阿里同時牽手中國郵政、澳大利亞郵政、巴西郵政,并入股新加坡郵政,與意大利、法國政府簽署合作協議,阿里對跨境電商業務野心勃勃,此次入股圓通也是阿里進軍跨境物流重大舉措。在今后的發展中,阿里將逐步邁上海外設倉的路途,用最低的成本、最短的時間創造短期最大利潤。
通過對跨境電商數據的分析可以掌控全球市場買家的采購偏好以及國際貿易格局的變化,對于國際貿易趨勢的研究對我國供應商選擇合適的市場和產業有重大作用,因此國家需出臺政策鼓勵跨境電商的發展,此番轉折走向高潮或跌向谷底即在一搏。
參考文獻:
[1]胡建波.阿里巴巴全球速賣通的競爭戰略研究[D].山東大學,2013.
[2]李向陽.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物流發展的途徑[J].中國流通經濟,2014(10).
作者簡介:孟喬鈺,女,漢族,河南鄭州人,河南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專業2012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