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勤克
摘 要:互聯網金融是由傳統的金融業務以及互聯網結合的新產物。P2P信貸(Peer-to-peer Lending)是其中一個最大的亮點。和傳統銀行服務業務應變慢,不完善的服務相比,P2P網絡貸款有著便利、信息透明度高、風險分散等優點,這為它提供了一定的市場以及生存空間。本文通過我國當前P2P網絡借貸模式發展歷程中存在的潛在的問題,提出防范P2P網絡借貸平臺的風險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P2P網絡借貸平臺;風險
一、引言
眾所周知,現在存在著一種由傳統的金融業務與互聯網交織結合的新產物,那便是互聯網金融。秉承“平等、協作”的宗旨的互聯網向傳統金融業滲透,對當前的金融市場形勢產生了本質的影響。與我們所熟知間接融資以及直接融資截然不同,“互聯網金融模式”是一種全新的融資模式。P2P信貸(Peer-to-peer Lending)就是互聯網金融最大的亮點。傳統銀行服務業務應變慢,服務不完善,P2P網絡貸款有著便利、信息透明度高、風險分散等優點,這為它提供了一定的市場以及生存空間。
P2P網絡貸款,指的是一種嶄新的網絡貸款形式。通過這個形式中,但凡是擁有投資欲望的個人無一例外的都可以憑借網絡作為平臺,運用信用貸款等方式,使得他們可以自主地將充足的己有資金拿去貸給其他在此刻有資金需要的那些個人。較之與原有的以傳統信用機構為媒介的方式存在差異的是,這種嶄新的模式其實是一種從個人指向個人的嶄新的借貸模式。伴隨著計算機技術日新月異的不斷發展和前行、市場普及互聯網的行為以及民間借貸市場不斷的日漸昌盛,P2P網絡借貸這一種嶄新的形式,憑借著它自身獨有的能夠分散風險的能力,同時又有準入門檻低,相對成本更加低廉等優勢步入了它的高速發展的嶄新階段。從2006年到現在為止,首家P2P借貸網站在我國被建立之后,這一創新模式便在市場上引起了轟動,呈現出了一種爆發式的發展態勢。民間小額貸款的難題隨著P2P網絡借貸的誕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決,信貸市場的供需失衡狀態也獲得了緩解,但是隨著它的規模不斷擴張,相關法律規范缺失、監管不足、體系不完善等問題導致的風險不斷出現。因此,對于分析我國當前P2P網絡借貸模式發展歷程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相關的建議,有利于P2P網絡借貸平臺健康發展。
二、P2P網絡借貸平臺存在的問題
1.從哈哈貸夭折看P2P網貸亂像
2011年,哈哈貸網因國內市場信用問題頻發和自身資金鏈問題宣告終止服務,此前,該平臺自稱為“最嚴謹的網絡互借平臺”。哈哈貸公司于2009年5月在上海注冊,其運營方為嘻哈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兩年多的時間里會員注冊發展達到了近10萬名。它的關閉不禁讓人感嘆,也回憶起兩年前哈哈貸第一次出現時的耀眼。
哈哈貸信貸服務建立的目的是“帶給您快樂生活”,用競爭標價的形式實現網絡互相借貸過程。哈哈貸有著奇高的利率,大概為銀行存款的四倍。該平臺的到位的服務以及其運營方式引起了眾多社會群體的注意。但在奪目的光環背后,也招致了媒體的質疑。而媒體對它的質疑點則主要集中在網絡借貸這一新興交易模式上。
哈哈貸成立伊始,這是一家以滿足市場的需求,提供對借款雙方法律保護的網絡信息平臺。至于它的關閉,哈哈貸團隊歸結為行業信用問題和資金鏈斷裂。
哈哈貸的關閉不僅僅是一家網絡貸款平臺的問題,在同行里面也會掀起了極大的波瀾,各種負面的情緒四處蔓延。哈哈貸宣布關閉僅過了一天,紅嶺創投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發出通知,該通知傳達了一種關懷和P2P網絡貸款薄弱的現實。其實,在近幾年的發展中,P2P網絡借貸行業一直處在爭議的風口浪尖中,其交易模式的多樣化導致了整個行業的混亂,哈哈貸僅是其中的一個典型案例。淘金貸和優易貸的平臺負責人挪用資金跑路成為焦點。眾貸網的失敗很好地反應了這一現狀:該網站上線僅僅一個月就宣告破產,主要原因是:第一,管理團隊沒能充分認識到市場現狀,缺乏管理經驗;第二,過于注重業務的開拓卻未能控制存在的風險,給投資者帶來了不可彌補的損失,已破產。
作為國內第一家網絡貸款平臺,拍拍貸的出現讓人印象深刻。帶著“第一個P2P網絡借貸”的光環,拍拍貸在贊許和懷疑中生存。作為一種新型模式它吸引了中央電視臺的關注,但是網友們卻對它的盈利模式深表懷疑。拍拍貸、紅嶺創投和哈哈貸都是被熟知的國內知名的網絡借款平臺,但是大眾對他們仍持有保留態度,究其原因,主要是不看好P2P這一網絡貸款模式,導致了心中產生了疑問和擔憂。
2.P2P網絡借貸平臺面臨的問題
在一片爭議與質疑聲中,銀監會出臺了《關于人人貸有關風險提示的通知》,對人人貸業務發起警告,提示了風險??傮w而言,在中國目前的市場環境還存在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市場條件還不成熟,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社會征信體系不健全,存在信用風險。目前P2P平臺主要通過客戶自行提供以此來獲取客戶個人的信用資料,借貸雙方則是通過網絡平臺間接接觸,往往不能保證資料的真實性,借款方提供的資料可能不真實。易滋生欺詐現象。其次網絡貸款容易滋生信用風險,一旦出現信貸違約,嚴重的甚至會出現經濟詐騙現象。
(2)監管職責不清,法律規范不健全。國外的P2P借貸市場已經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法律與監管制度,包括一系列的行業準入機制和違規處理措施等。美國出臺了《消費者信用保護法》、《誠實借貸法》等法律來降低民間借貸的風險性。但是在國內尚未有關于P2P網絡貸款平臺的法律法規推出,仍舊處于真空期,網絡借貸平臺無法獲得合法地位。網絡借貸平臺的行徑一直游離在法律的邊緣,無法受到法律的監管與保護。如果這個領域內產生的糾紛,不受到法律保護,各監管機構無法有效的實施監管,相關當事人的利益會受到損害。同時,現今P2P網貸市場亂象叢生,甚至會出現有一些不法分子以此來進行非法集資的現象。
(3)市場準入標準不明確:P2P網絡借貸平臺的注冊非常簡單,只要在工商管理部門登記注冊,再在通信管理部門備案即可,沒有特殊的設立條件和嚴格的市場準入標準。由于他的門檻較低,容易出現包括資金鏈斷裂、壞賬等問題,小型企業沒有墊付資金的實力,就面臨著倒閉的難題。經營團隊缺乏經驗,經營不善或者出錯,也會招致部分網貸平臺的破產。這些是諸多問題產生的根本。
(4)市場退出機制不完善:以什么方式如何退出市場,退出時中怎樣最大程度的確保借貸雙方的合法利益,這是P2P網絡借貸平臺需要明確的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因此,雖然P2P網絡借貸平臺的出現為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提供了便捷,但仍有諸多的問題。行業的規范性需要加強。
(5)技術風險:P2P網絡借貸平臺是建立在互聯網之上的一個平臺,一旦出現一些網絡借貸平臺管理者違背道德對外透露客戶信息,或者有一些黑客攻入網站的資料庫竊取了客戶信息導致客戶的私密信息被泄露,不僅對客戶造成了無法挽回的負面損失,同時阻礙了P2P網絡借貸平臺的長遠發展。
三、防范P2P網絡借貸平臺的風險建議
P2P網絡借貸平臺的出現,初步緩解了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加強了對邊緣信貸市場的配置效率。但是,P2P網絡貸款平臺沒有完善的法制約束與保護,其仍無法良性發展。故而建立P2P網絡借貸平臺的法制尤為必要,這是P2P市場健康發展的重要前提。
1.完善的征信體系
我國《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個人信用報告合法使用者不包括網絡借貸中介平臺。其主要合法使用者目前僅限于境內的商業銀行、城市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機構。所以,信用風險是網絡貸款發展中重點重視的問題,為減少信用風險應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建立并制訂統一的信用評價標準,通過了解借款方的信用記錄,有效率地決定是否出借資金;第二,積極推進對接外部信用體系,實現信用信息在不同行業間的溝通;第三,建立失信懲罰機制,鼓勵客戶面對利益誘惑時做出明智的權衡,注重自身的信用建設;第四,全面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進行普及誠信教育。P2P網絡借貸行業可以建立一個共同的“黑名單”庫,以防范貸款人騙完這家再騙那家。
2.完善法律,明確監管
國務院在2010年發表的《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以及其他法律法規的出臺明確了P2P網貸平臺的法律定位。不僅對行業規范性起到了相當大的促進作用,也為降低風險、控制風險起到了關鍵指導。同時,由于具有跨區域性、復雜性、業務特殊性等特點,建立嚴格的內部控制機制就成為P2P網絡借貸平臺重要的環節。其機制可以由人民銀行負責相關法律法規制定,并將其作為金融中介機構進行監管,由金融監管、工商部門、通信管理、網絡監管等多部門共同協作,將P2P網絡借貸平臺運行規范化,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知識和職業道德素養,保證網絡平臺安全、穩定的運營。
3.制訂并明確市場準入標準
市場準入的嚴格監管是從根本上建立完善P2P網絡借貸市場的重要前提。要對運營資格、業務能力等進行審核、確認,賦予其相對應的權利。作為有效監管的首要環節,市場準入監管的企業數量、結構、規模和分布應該在國民經濟、金融發展規劃和市場的可控制范圍內。同時,為了使P2P網絡貸款平臺能夠保持活力,促進行業的健全發展,可以要求對P2P小額貸款網站的市場準入進行備案。政府部門也應加強對其重視程度,在網站設立之前,不僅要在相關部門進行注冊備案,也應在地方政府監管部門備案,以便日后能夠進行監管和后續管理。
4.完善市場退出機制
P2P網絡貸款平臺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其市場退出機制的合理性,直接影響著雙方的權益,嚴重時對市場的秩序也可能造成一定的動蕩。首要任務就是如何維護借貸款雙方的利益。首先,清算組織應提前發出公告,告誡借貸雙方潛在的風險,并對于借款人的還貸時間給予一定的期限。在貸款期間未能收回的貸款,網站先行墊付;其次,建立貸款人風險基金,一旦網站宣布退出市場,可以利用貸款人風險基金降低貸款人的損失并在最大程度上保護貸款人所承受的風險。
5.加強技術保護客戶隱私
P2P網絡借貸平臺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借貸雙方必須相互了解對方,且個人主要信息將會被公布在網站上。身份證號碼等較隱私的信息就需要嚴格保密,以避免借款人的個人隱私被不法分子用于欺詐以及其他違法犯罪行為。同時P2P網絡借貸平臺是基于互聯網建立的平臺,應該加強技術對自身網絡平臺的保護措施,防止黑客攻克資料庫竊取客戶資料造成客戶的損害。
互聯網在近幾十年中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網絡的發展和進步同樣促進著網絡貸款方式的成長,網絡貸款將成為一種全新的產業改善我們的生活。雖然仍然存在著不少問題和缺陷,但是我們也要看到網絡貸款帶來的全新的信貸理念和模式模式對我國信貸業務的發展。只要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相信網絡貸款一定會有良好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謝平,尹龍.2001:“網絡經濟下的金融理論與金融治理”[J].經濟研究,2001(4).
[2]艾金娣.P2P網絡借貸平臺風險防范[J].中國金融,2012(14).
[3]趙樂峰,杜凱.規范發展我國P2P網絡借貸平臺的思考[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