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奇林+汪芳慧



生物學科觸及很多的基本概念、規律、探究方法和解題思想,在解答生物學相關問題時極易出現概念性、理解性和應用技巧性錯誤。現以近年高考試題考生答題情況為例,評析錯因,揭示規避錯誤的基本方法,以提高大家高考解題的得分率。
一、專業術語不規范
例1 ?(2014新課標卷I,29)(1)在觀察大蒜根尖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中,常用鹽酸酒精溶液處理根尖,用龍膽紫溶液染色。實驗中,鹽酸酒精混合液的作用是 ;龍膽紫溶液屬于 性染料,能夠使細胞中的 著色。
(2)用光學顯微鏡觀察細胞,可以看到細胞核。細胞核的功能可概括為: 。
【錯因剖析】一是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導致答題不準確。如不能正確區分“控制代謝的中心”與“代謝的中心”。二是書寫錯誤。如將“新陳代謝”寫成“生成代謝”“生陳代謝”“新陳代泄”等。
【正確答案】(1)使組織中的細胞相互分離 ?堿 ?染色體 (2)細胞核是細胞內遺傳物質儲存、復制和轉錄的主要場所,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搶分策略】正確處理看書與做題的關系。
(1)看書(主要是教材)與做題是相輔相成的。看書能形成知識網絡,做題能有效檢測前階段的學習效果及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查找自己掌握知識點的漏洞和缺陷所在。所以在沖刺階段也要要適量、有針對性地做題,查漏補缺,回歸教材,鞏固基礎。
(2)做題應精做多思,所選的題目應有針對性,照顧到各類題型。要真正地把生物學習的知識和解題的能力內化為生物學中的一種“涵養”,真正懂得每做一道題都能高效回顧基礎的理論和概念,認真地品味它們在整個章節體系中,尤其是在一些常用的重要方法中的地位和意義。
(3)看而不做不知運用,做而不看效率低下。要先把當天計劃復習的內容快速瀏覽一遍,思考一遍,理解后再有針對性地去做題。
二、審題能力欠缺
例2 ?(2013新課標卷Ⅰ,31)一對相對性狀可受多對等位基因控制,如某植物花的紫色(顯性)和白色(隱性)。這對相對性狀就受多對等位基因控制。科學家已從該種植物的一個紫花品系中選育出了5個基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且這5個白花品系與該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對等位基因存在差異。某同學在大量種植該紫花品系時,偶然發現了1株白花植株,將其自交,后代均表現為白花。回答下列問題:
(1)假設上述植物花的紫色(顯性)和白色(隱性)這對相對性狀受8對等位基因控制,顯性基因分別用A、B、C、D、E、F、G、H表示,則紫花品系的基因型為 ;上述5個白花品系之一的基因型可能為 (寫出其中一種基因型即可)。
(2)假設該白花植株與紫花品系也只有一對等位基因存在差異,若要通過雜交實驗來確定該白花植株是一個新等位基因突變造成的,還是屬于上述5個白花品系中的一個,則:該實驗的思路 ? ? ? ? ? ? ? ;預期的實驗結果及結論 ? ? ? ? ? ? ? 。
【錯因剖析】第(1)問,由于不能正確理解品系的含義和不能準確把握題中相關信息,將基因型寫成雜合子;或因書寫過快,導致基因型沒有寫完整(如基因型寫成AABBCCDDEEFFGG,漏寫了HH等)。
第(2)問第1空,由于題型訓練不到位,沒有注意總結解答此類題目的一般規律,不能完整表述實驗設計思路;或者沒有對實驗步驟設計的規范性和必要性進行研究,語言不精煉,不能準確切中要點;有的沒有正確使用專業術語作答,如將自交、雜交、測交等專有名詞混用。
第(2)問第2空,考生因沒有正確把握實驗目的,下筆千言,廢話連篇;或者由于對第(1)問的基因型不能正確把握,導致結果預期和結論描述不準確或描述錯誤;或者未對自己的方案中的各種基因型進行有效的分析,憑感覺書寫結果和結論,如有考生答成“紫花品系與白花雜交后代出現了紫花”。
【正確答案】(1) AABBCCDDEEFFGGHH ? ?aaBBCCDDEEFFGGHH (寫出其中一種即可) (2) 用該白花植株的后代分別與5個白花品系雜交,觀察子代花色 在5個雜交組合中,如果子代全部為紫花,則該白花植株是一個新等位基因突變造成的;在5個雜交組合中,如果4個組合的子代為紫花,1個組合的子代為白花,則該白花植株屬于這5個白花品系之一
【搶分策略】縝密審題,規范答題。在高三沖刺復習過程中,考生要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在讀題的過程中盡可能地抓住題目中的關鍵字眼,準確理解題意。
獲取信息:認真讀懂題干,讀懂題干給出的新信息,理解題干創設新情境中的新知識。
提煉信息:結合提出的信息,提煉出有價值的信息,找出干擾信息,從中找出規律。
運用信息:應用比較、歸納、推理等方法,將發現的規律和已有的舊知識牽線搭橋,遷移到要解決的問題中來,解答問題。
三、實驗探究能力欠缺
例3 ?(2013廣東理綜卷,29)某新能源研究興趣小組嘗試用木薯塊根的淀粉制備燃料酒精。他們用酶將木薯淀粉降解成單糖。查閱資料后,安裝的酒精發酵裝置、采用的發酵條件如圖所示。
(1)向發酵瓶中加入5g酵母菌開始試驗,發酵初期,通氣閥①需要偶爾短時間打開,并在A通氣口處打氣,以利于__________;實驗過程中,通氣閥②需要偶爾短時間打開,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第3天,取出少量發酵液,滴加含有_______的濃硫酸溶液來檢測酒精。
(3)檢測后發現,盡管酵母菌菌種合適、淀粉酶解物充足、操作正確、發酵溫度和pH適宜,但酒精含量(+)比預期低,他們展開了討論,認為還有其他影響因素,如__________,請設計試驗對此因素進行探究并預測實驗結果(用表格形式呈現;用“+”表示酒精量,最高含量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