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彭 典
張琴:做貴州最好的巴氏鮮奶
文丨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彭 典

張 琴 貴州好一多乳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受訪者供圖)
“貴州在發(fā)展乳業(yè)上有著生態(tài)優(yōu)勢,市場空間大,前景廣闊。讓貴州好奶走向全國,‘好一多’有這樣的底氣和信心。“
2001年,張琴與丈夫柳云松帶領一支志同道合的團隊,從一個租賃的加工車間起步,發(fā)展成今天全省的乳業(yè)巨頭——貴州好一多乳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從首批生產200多份鮮奶進入市場,到如今擁有萬頭奶牛養(yǎng)殖基地,占據貴州鮮奶90%的高端市場份額。
“領鮮每一天”,讓貴州人在家門口就能喝上好鮮奶,貴州好一多乳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琴創(chuàng)業(yè)的初衷卻從未改變。
短信》10月19日,孔學堂秋季論辯大會在貴陽孔學堂舉行。
張 琴:首先要說說巴氏奶和常溫奶的區(qū)別。巴氏鮮奶對奶源的要求很高,必須是新鮮而優(yōu)質的奶源。由于采用巴氏低溫殺菌工藝,在保證鮮奶安全飲用的同時,它能最大限度保留鮮奶的活性生命物質和營養(yǎng),更利于鈣質的吸收。
巴氏鮮奶的特點就是鮮、活、純,沒有任何添加,保質期只有7至10天,而且只能低溫保存。常溫奶雖然保質期可以達到半年以上,但可以用奶粉還原,它以長時間保存和遠距離運輸為目的,以犧牲營養(yǎng)為代價,采用超高溫處理,牛奶中的活性營養(yǎng)物質幾乎被破壞殆盡。
有專家將巴氏鮮奶和常溫奶形象地比喻為“新鮮水果”和“水果罐頭”,通俗來講,常溫奶解決了“喝得上牛奶”的問題,而巴氏鮮奶為我們解決的是“喝上好牛奶”的問題。“好一多”把目標鎖定在巴氏鮮奶上,希望倡導一種科學的飲奶習慣,讓貴州消費者在家門口就能喝上最安全、最新鮮、最優(yōu)質的牛奶。
張 琴:由于自有奶源建設周期長、回報低、風險大,國內一些乳制品企業(yè)采取了“重市場,輕奶源”的策略,依靠大量個體散養(yǎng)戶提供的原奶進行生產。但手工擠奶方式使牛奶極易受到二次污染,部份原奶微生物指標連國家標準都無法達到,只能采用超高溫滅菌方式生產成純牛奶。這種急功近利的做法,直接導致了近年來國產奶事故頻發(fā),傷害了消費者對國產奶的信心。
“好一多”從開始就遵循“先建牧場,再做工廠,再做市場”的國際乳業(yè)發(fā)展模式,在保證企業(yè)具備最好的奶源后,再主攻鮮奶市場,一心一意做好巴氏鮮奶。
眾所周知,好奶源才能生產出好牛奶。為了打造優(yōu)質的奶源基地,“好一多”在2009年,從北美請來牧場建設專家,按照世界水準打造了兩個標準化規(guī)模牧場,并引進幾千頭三代系譜完整的優(yōu)質荷斯坦奶牛。
如今,經過自繁自殖,我們已經擁有萬頭規(guī)模的核心良種牛群,這使得我們的自有奶源充足而優(yōu)質,我們“好一多”從沒有外購一滴散戶奶源。第三方權威機構的監(jiān)測數據顯示,好一多在生鮮乳標準上已經遠遠超過國家標準。
由于巴氏鮮奶對奶源要求近乎苛刻,如果菌落總數超過30萬個/ml,就無法加工成巴氏鮮奶。因此,選擇巴氏鮮奶就相當于從技術上選擇到了好牛奶。
張 琴:很多乳企不愿在奶源建設方面下功夫,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市場營銷上。乳企這樣做,雖然在短期內能發(fā)展得很快,但本末倒置埋下了諸多隱患。
奶源建設是根本,沒有優(yōu)質的奶源,怎么可能生產出優(yōu)質的牛奶?高投入讓我們擁有了優(yōu)質而充足的奶源,我們采用的是“全產業(yè)鏈”發(fā)展模式,其優(yōu)勢就在于它整個生產流程是安全可控的,我們很早就實現了100%機械擠奶,整個擠奶和加工過程全封閉,根本沒有人工添加有害物質的可能性。
產品是會說話的,我們的生鮮奶各項指標早就領先了歐盟標準,用這樣的生鮮奶加工出來的乳制品,其安全性、競爭力自然不在話下。
加工工藝和生產模式,決定了巴氏鮮奶的安全性,在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中,巴氏乳企都沒出過問題。經過這次風波后,我們的乳產品銷量不但沒有下降,反而以每年30%的速度遞增,為貴州乳企贏得了尊嚴。敬畏市場,敬畏消費者,才能贏得尊重,才能贏得市場。
張 琴:我們“好一多”的奶牛,在牧場里享受的可是“超級待遇”,它們配有專職的牛保姆,喝的是潔凈的山泉水,吃的是優(yōu)質青儲和苜蓿,平均每天每頭奶牛的飼養(yǎng)費高達50元。
萬頭核心良種牛群、智能化的生態(tài)牧場以及全產業(yè)鏈無縫延遞安全體系,從根本上保證了好一多的奶源質量。24小時全程冷鏈快速配送和嚴格的品控體系,為好一多進一步構建起了核心優(yōu)勢。監(jiān)測顯示,在好一多牧場里,連續(xù)5年布魯氏病、結核病、口蹄疫病全群零檢出,在抽檢的生鮮奶中,三聚氰胺、黃曲霉毒素、重金屬等6種有害物質也是零檢出。
我們在生產和加工過程中,設置了137個關鍵控制點,保證每一滴牛奶的安全。好一多產品在進入市場前,須經過“三檢”關,包括飼料檢測、原奶檢測和成品奶檢測,除了企業(yè)自檢、定期送國家權威機構檢驗外,我們還引進第三方檢測機構,不定期不定時對產品進行抽檢,全力確保乳品安全。
張 琴:巴氏鮮奶對冷鏈的要求高,對運輸半徑也有要求。從加工到運輸,它必須保證全程不中斷冷藏,一直以來,我們對于冷鏈配送體系的建設毫不吝嗇。冷鏈配套的健全和完善,是我們保證乳品品質的一個基本條件,也是巴氏鮮奶區(qū)別于常溫奶的一個基本特征。所以我們一般不選擇路邊小店,因為這些地方冷鏈配套不健全,冷藏條件難以達到我們的要求。
創(chuàng)辦專賣店,正是基于冷鏈配套、銷售終端配套的考慮,當然也契合了“好一多”高端鮮奶的定位。對于專賣店,“好一多”有嚴格的門坎,有統一的管理模式,我們希望通過專賣店模式,將銷售網絡深入到各個社區(qū),讓消費者在最短的時間內喝到最優(yōu)質的鮮奶,這樣既能方便消費者,也對我們的產品產品有保障。目前,我們已在全省各地創(chuàng)辦了幾千家專賣店,廣受消費者的歡迎。
通過十多年的努力,我們的產品目前已經占據了全省高端鮮奶市場9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且實現了在24小時之內從牧場運送到餐桌。
張 琴:短短15年間,好一多已經從當初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加工廠,迅速發(fā)展成為一個擁有5億元資產、年銷售額達3億元的明星企業(yè),保持著良好的發(fā)展勢頭。
我認為事業(yè)要成功,首先應保持專注,做企業(yè)要有定力。15年來,我們認準了市場方向,以“領先每一天”為己任,一心一意做好巴氏鮮奶,不好高鶩遠,不急功近利。其次是專業(yè)。從奶源建設到加工工藝,我們力爭做到最專業(yè),專業(yè)才能成就品質,才能鑄就品牌。
當然,好一多的發(fā)展也離不開消費者對我們產品的認可,離不開各級政府的大力扶持。
張 琴:在大趨勢上,我們很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認同巴氏鮮奶的價值,巴氏鮮奶的市場份額正在逐年攀升。
目前,國內人均乳制品的消費量,尚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貴州更是少得可憐。但另一方面,與發(fā)達國家同處“世界奶牛帶”的貴州,在發(fā)展乳業(yè)上有著生態(tài)優(yōu)勢,市場空間大,前景廣闊。因此,領“鮮”中國乳業(yè)十強,讓貴州好奶走向全國,我們貴州人應該有這樣的底氣和信心。
張 琴:感恩常在,幸福常在。這是我的人生信條。沒有黨的富民政策,就沒有我今天的事業(yè)成就,回報社會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擔當。關心社會公益事業(yè),在回報社會的同時,也為“貴州造”乳制品奠定堅實的消費群體基礎。而好一多乳業(yè)的發(fā)展壯大,又將進一步增強企業(yè)回報社會的能力。在我看來,這是相輔相成的。
(責任編輯/徐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