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圖 田茂橋 劉 紅 楊 杰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文葉飛
新媒體服務大民生
——松桃自治縣“互聯網+政務服務”促進和諧發展
文丨圖 田茂橋 劉 紅 楊 杰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文葉飛
松桃苗族自治縣把“互聯網+政務服務”作為重要抓手,確保群眾利益訴求得到及時解決、困難得到及時幫助、問題得到及時處理,贏得群眾的積極擁護和普遍贊譽。
“手指動一動,民情直報送。自從加了微信群,急事難事不出門。”
“與其跑腿去上訪,不如上上‘松桃網’。”
“松桃網上發個帖,縣委書記來解決,無論大事與小事,三天之內必辦結。”
……
這是記者在松桃苗族自治縣采訪時,聽到老百姓掛在嘴邊的順口溜。他們說,自從有了松桃網和民情通道,有了微信,現在有什么事好辦多了。
2011年11月,銅仁市政協副主席、松桃自治縣委書記冉曉東一上任,就要求在松桃網站首頁開辟民情通道,設置“縣委書記信箱”。針對“縣委書記信箱”中收到的網民信件,大到架橋修路、小到鄰里糾紛,冉曉東都親自簽批,親自過問。
2014年12月4日,松桃自治縣委、縣政府出臺了《松桃苗族自治縣“網絡問政”管理辦法(暫行)的通知〉》文件。規定各鄉鎮、各部門“一把手”對屬于自身管理權限和工作職責范圍的網民咨詢、投訴、意見和建議,必須在3個工作日內(含雙休日、節假日)作出回復,在限定期限內未辦理和回復的,由曝光臺進行曝光,由縣紀委(監察局)對責任單位主要領導進行問責。這一《辦法》的頒布實施,使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通過松桃網聽取民聲、匯聚民智,推進民主決策的重要舉措走向制度化、規范化和常態化,確保群眾的利益訴求得到及時解決、困難得到及時幫助、問題得到及時處理,贏得群眾的積極擁護和普遍贊譽。
松桃網民情通道開通以來,《書記信箱》共收到網民來信2689余條,其中書記公開督辦2328件,辦結2321件,還有7件正在辦理中,辦結率99.6%;《縣長信箱》共收到網民來信868條,其中縣長公開督辦538件,辦結534件,還有4件正在辦理中,辦結率99.2%。
松桃網因此在2014年度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品牌大獎評選中獲得“全國地方網站最具影響力品牌獎”和“全國網絡問政杰出貢獻品牌獎”殊榮。
短信》據貴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消息,目前全省已有284個建筑項目實施綠色施工和綠色建筑標準體系,面積共計3100多萬平方米。
今年,松桃網絡問政又出新招,開啟了“互聯網+政務微信”,縣委書記帶頭“玩”微信,建立“鄉鎮黨委書記微信群”,運用微信群科學管理干部、方便服務民生、了解基層動態、快捷發布政令。

盤信鎮樓臺村群眾與駐村干部互加微信
“8月17日晚,特大暴雨襲擊寨英鎮。我通過‘鄉鎮黨委書記微信群’及時地把雨情災情發送給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和友鄰鄉鎮黨委書記。正在外地參會的縣委書記冉曉東在微信群中及時作出‘發動好鎮、村干部,組織群眾抗洪搶險,做好受災群眾的轉移安置工作’的特別指示。縣長吳洋富第一時間迅速帶隊連夜趕赴現場開展救災工作。友鄰的孟溪、普覺兩鎮黨委書記迅速組織民兵預備役應急分隊前來支援搶險。可以說,縣委書記帶頭建立的這個‘鄉鎮黨委書記微信群’及時有效,特別是在此次‘8.17’洪災的災前預警、災中救援、災后重建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寨英鎮黨委書記李宗華告訴記者。
2013年10月,松桃網按照冉曉東的要求,建立了銅仁市各區縣第一家注冊的官方微信公眾號——“微松桃”。在今年松桃“7·15”洪澇災害期間,“微松桃”持續對災前預警、災時救援、災后重建等工作進行深入報道,積極配合中央、省、市新聞媒體發布消息,挖掘典型。7月15日實時發布的《有記載以來最大洪災“侵襲”松桃!》在全市創造了單條微信點擊量超過10萬次的記錄,達到15萬多次,同時創下單周微信總點擊量超25萬次的新高。
盤信鎮樓臺村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今年3月,該村村民唐命學等人在駐村干部建立的“同步小康駐村工作微信群”里發起討論,將村民們的愿望轉發到了鎮二級群,二級群里農業部門的同志又將信息轉達給鎮黨政班子一級群。銅仁職業學院在該鎮掛職黨委副書記的張家俊立即聯系銅仁農學院專家,邀請他們到樓臺村實地勘察,通過對該村土壤和氣候的取樣監測,樓臺村適合發展黃桃種植。于是,該村組織干部和群眾代表前往玉屏黃桃產業園取經學習,3月底就種植黃桃240畝。
產業發展起來了,面對長勢喜人的黃桃產業園和村里的羊腸小道,村民們犯起了愁:三年后黃桃掛果,幾百畝的黃桃如何“走”出去呢? 8月初,唐命學又在“同步小康駐村工作微信群”里發出請求幫助修通村里產業路的呼吁,被駐村干部轉發至鎮一級微信群后,鎮黨委政府爭取到縣交通運輸局大力支持,幫助解決了修路的砂石、水泥等物資。村民們義務投工投勞,8月下旬開始開工修路,村里的男女老少每天早早就來到施工現場,場面十分熱鬧。
“我們建立了三級微信管理群,鎮黨委政府班子成員建立一級群,鎮‘三辦三中心’干部職工建立二級群,駐村干部、村干部和群眾建立三級群,三級群又叫‘干群連心微信群’。通過三級微信群,實現了上令及時下達、下情及時上傳,把基層和黨委政府互動空間縮小了,非常有利于地方發展。”盤信鎮黨委書記楊妮告訴記者。
家住甘龍鎮白泥村桐子坡組的唐萬泉,是甘龍鎮今年46名受“金秋助學”資助的貧困學子之一。今年高考成績公布后,甘龍鎮駐村干部將家庭困難、無力上大學的貧困學生名單用駐村干部微信群轉發到當地黨委政府班子群。甘龍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及時與甘龍商會名譽會長王德貴進行對接,希望得到商會的支持。王德貴立即在甘龍商會微信群發出倡議,得到微信群成員的積極響應和支持。短短一周內,甘龍商會就收到各方資助“金秋助學”愛心款50余萬元。8月4日,“金秋助學”愛心款發放儀式在甘龍中學舉行,幫助全鎮46名貧困學子圓上大學夢。
松桃縣世昌鄉石花村與本縣的木樹鄉石花村、湖南省花垣縣兩河鄉石花村毗鄰,三個石花村僅隔一條河、一座小山坡。2014年3月,鑒于村里的青壯年大部分都外出打工,世昌鄉石花村新任村支書石昌權創建了石花村微信群,把村里所有青壯年包括大中專學生都加入群里,村里的大事小務都放在微信群里商討和處理。哪家有了什么困難,就在微信群里呼吁,請大家都來幫忙;哪幾家有了什么矛盾,放在微信群里議一議,群里有幾個學法律的大學生就會現身說法,增進鄰里和睦,增強群眾法制觀念。這一舉措使石花村實現由亂到治的喜人嬗變,促進了村興民樂,如今的石花村越來越文明有序,村容村貌越來越靚麗迷人,一個“旅游石花、產業石花、文明石花”正在呈現。
8月27日,世昌鄉石花村迎來一個十分重要的日子:由該村發起的湘黔邊區三個石花村民族團結微信群在該村村委會會議室舉行研討會,商討建立“大石花”發展模式,并現場創建了“大石花微信群”,由三個石花村村支兩委班子成員組成。
湖南花垣縣兩河鄉黨委書記龍興黨對記者說:“世昌鄉石花村的做法非常好,這個群建立后,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在群里討論,有什么問題在群里商量,有什么好消息在群里分享,能夠實現問題大家處理、矛盾大家解決、困難大家幫助、資源大家共享,構建起‘大石花’和諧發展的美好明天。”
如今,松桃各行各業都建立了微信群,據初步統計共有政務微信群200余個,發揮的效果非常明顯。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楊紅軍建立了城市管理群,實現指尖上的城市管理,使城市管理中出現的問題能及時、便捷、有效得到解決。
松桃網民情通道開通以來,書記公開督辦網民來信2328件,辦結2321件,還有7件正在辦理中,辦結率99.6%;縣長公開督辦網民來信538件,辦結534件,還有4件正在辦理中,辦結率99.2%。
(責任編輯/哈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