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簡介:馬駿,醫學博士,發育行為兒科學副主任醫師,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就職于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美國威斯康星醫學院兒童發展中心訪問學者,曾在美國耶魯大學、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學習。擅長兒童腦發育障礙、行為障礙、注意力障礙、社會情緒發育障礙、排泄障礙等相關疾病的診治。
經常有焦慮不安的父母來到我的診室,咨詢有關孩子尿床的問題。有一位母親,她的寶寶才3歲,因為孩子每晚都要尿一次床而非常著急。她問過孩子所在幼兒園不少小朋友的家長,得到的回答是其他小朋友幾乎都不尿床了,她因此很緊張。令這位母親越想越擔心的是,她自己從小尿床到將近15歲,回想小時候那種經常換洗床單、為此少不了被父母責罵的場景,簡直不堪回首,這會不會遺傳給孩子?
對于孩子尿床這種情況,多數家長是十分在意、緊張的。的確,長期尿床會對孩子和整個家庭造成不利影響,阻礙了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不少家長會有這樣的困惑:孩子長多大才不會尿床呢?如果長期尿床,會不會是一種疾病?怎樣培養孩子的排便習慣?
長期尿床=遺尿癥?
尿床是指在睡眠過程中不能自主排尿,導致小便自遺,睡醒后才發覺,所以又稱為遺尿。嬰幼兒尿床是十分普遍的現象,因為孩子在3歲前因中樞泌尿機能尚未發育完善,出現反射性的排尿不屬于遺尿癥。當孩子5歲以后仍存在日間或夜間小便不能自控,尿濕褲子或床鋪的現象,在臨床上稱為兒童遺尿癥。家長們須注意的是,這里說的“5歲”并不是絕對的。例如有的孩子在5歲前曾有過半年以上完全不尿床,而后又出現了尿床,那么即使小于5歲,他的遺尿極有可能是病理性的。這就如同一個孩子已經學會了走路,后來又不會走路了一樣,已經具備的某種功能突然消失了就有潛在的病因存在。
遺尿癥有哪些表現?
遺尿癥的孩子在臨床上的表現千差萬別:有的孩子每天尿床,有的一周才1~2次;有的孩子遺尿量很大,有的才尿濕一點兒;有的孩子尿床后仍保持熟睡,而有的尿濕后即可醒來;還有的孩子不僅晚上尿床,白天也尿濕褲子等等。遺尿癥中,有部分孩子存在便秘、遺糞現象。值得注意的是,遺尿癥的孩子中有更多的人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礙、脾氣差、性格內向或多動自控力差、學習障礙、肥胖等。另外,夜間睡覺打鼾的孩子,出現遺尿的比例更高。以上提到的這些癥狀,都可能與遺尿癥有關,家長需引起重視。
孩子為什么會尿床?
看到孩子又尿床了,父母也不必過分緊張,因為絕大多數(90%以上)的兒童遺尿屬于功能性的,即由于遺傳因素加上對孩子排便訓練不當造成的。一般來說,這一類型的遺尿盡管病程較長且頑固,但只要行為訓練和治療方法得當并堅持,終能獲得好轉或治愈。
只有少部分的遺尿是由于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或泌尿系統的器質性疾病造成的,如腦腫瘤、癲癇、糖尿病、尿崩癥、尿路感染、尿路畸形等,這部分遺尿屬于繼發性遺尿。
自行護理有哪些方法?
孩子在某些情況下尿床,并不需要立即就診,家長不妨自己做一些事情來解決這個問題。例如本文開頭提到的那位母親,因為孩子年齡還不到5歲,而且孩子尿床是從小一直存在,所以由器質性疾病引起的繼發性遺尿可能性不大。當家長準備引導孩子解決尿床的問題時,請保持耐心和樂觀的態度,可以嘗試這么做:
1.不要為此事責罵體罰孩子,以免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家長應多鼓勵,緩解孩子對此產生的害羞、畏縮等情緒,這對孩子減少尿床是非常重要的。
2.調整孩子飲水的習慣,白天可以給孩子多喝點水,晚上則少喝水。
3.情緒上避免太大起伏。例如白天玩耍不要過于興奮、疲勞,晚上睡前一小時引導孩子自己慢慢安靜下來,為入睡作準備。不要驚嚇孩子,也不要給孩子太多的壓力。
4.晚上讓孩子早點睡覺,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已有大量研究表明睡眠不足可使孩子遺尿加重。
5.給孩子一定的責任訓練,比如讓孩子一起清理床鋪,告知孩子保持床鋪干凈是自己的責任。
這些均有利于孩子發展夜間排尿控制能力,即能在夜間尿漲時自己醒來起床排尿,如果這個能力達到成熟化,遺尿問題就得到解決了。
何時需要就醫?
有時孩子尿床的問題可能暗示著有潛在的病因,當出現以下情況時,需及時帶孩子咨詢醫生的意見。
如果孩子超過5歲還尿床,應該及時就醫,因為遺尿持續時間越長,對兒童造成的心理損害越大,特別是大齡兒童。如果孩子在5歲前曾有過半年以上完全不尿床,而后又出現了尿床,這種“退步”現象是需要就診的;如果孩子的遺尿屬于在年齡較大時突然發生,更應引起重視而馬上到醫院就診,因為這種情況往往是腦、脊髓、腎臟、膀胱或內分泌系統的病變造成的。
另外,特別要注意遺尿癥的伴隨癥狀,例如不僅遺尿,同時還出現尿頻、尿痛、多飲、口渴、消瘦、頭痛、嘔吐、抽搐、腹痛、腰背疼痛等癥狀,更是警示有其他嚴重疾病存在的可能,應該盡快就醫,及時采取適當的治療來解決此類問題。
對于遺尿的孩子,家長最好帶孩子到大型兒童醫院遺尿癥專科咨詢醫生的意見,但若出現以上所提到的伴隨癥狀,也可帶孩子到神經科、腎臟科或內分泌科就診。
小貼士:家長若能記錄下孩子日常的尿床信息,可以讓醫生更好地了解個體特征,提升診斷和治療的效果。例如孩子的遺尿是何時開始的;是否存在停止遺尿達半年(含)以上但又退回“尿床”的情況;每天遺尿的次數、遺尿量大概有多少;是前半夜尿還是后半夜,是否伴有白天尿濕褲子;有沒有存在其他一些伴隨癥狀等。
在遺尿癥的治療過程中,家長的積極配合是治療成功的關鍵。因為對于占絕大多數比例的功能性遺尿癥來說,不僅僅是依賴藥物治療,更需要大量的行為功能訓練。家長要與孩子一起樹立信心,不斷地鼓勵孩子,并聽從醫生的指導,采用科學的功能訓練方法,并結合藥物治療,逐步克服遺尿癥。
怎樣預防兒童遺尿癥呢?
兒童遺尿癥有一定的遺傳基因基礎,所以有家族史的孩子特別易患遺尿癥。但是,遺尿癥的發生、發展也受心理、環境等因素的影響,特別是早期嬰幼兒的排尿訓練。預防兒童遺尿癥,應該從嬰兒期就開始。綜合當前該醫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下是預防兒童遺尿癥的幾點建議:
1.睡眠充足。讓孩子從小與父母同室(靠近父母的床)而不同床睡覺;父母夜間不要去吵醒孩子,防止睡眠剝奪;讓孩子早睡早起,睡眠充足并保證睡眠質量。
2.如廁訓練。孩子1歲后,父母可以開始鼓勵他用語言、面部表情或其他姿勢來表達想尿尿的意愿;2歲左右培養孩子自主如廁,平時注意觀察孩子想排便的信號,告訴他一旦有這些感覺,就應該立即去上廁所。
3.喝水有時。白天給孩子適量喝水,晚上應減少飲水量和流質食物。
4.適當肯定。對孩子每次出現自己排便的行為給予充分的鼓勵和肯定,也可以小小地獎勵孩子的這種行為,例如一顆五角星或給他講個有趣的故事。
5.溫和引導。如果孩子偶爾尿床,父母切勿責罵、懲罰或嘲笑他,而是溫和地引導孩子說說原因,告訴他這次忘記沒關系,下回記得早點上廁所就好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