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繼翠
3歲以后的孩子,已經不滿足于狹小的室內,也不滿足于安靜的運動,開始嘗試戶外的高難度運動,開始學習滑板車、自行車、輪滑、蕩秋千……愛好運動是好事,但對這個階段的孩子來說,一方面是運動方式的增多、運動范圍的擴展,另一方面卻是身體協調能力和對傷害的預見能力仍然較差,導致孩子在運動中受傷的事例不斷出現。臨床上經常會見到3~7歲的孩子因運動所致的皮膚裂傷、骨折、頭部外傷等。
真實事件回放——
事件1 (發生在我自己6歲的兒子身上):小家伙剛學會騎自行車,我一不留神,他自己沒戴安全帽和護膝就出去了,10分鐘不到就回來了,原來拐彎時沒有把握住方向,跌到路邊的石頭上了,右側膝蓋皮膚被劃破了,還有點滲血。幸虧不是頭撞在石頭上,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事件2(急診外科):“120”送來一個頭顱外傷的孩子,5歲,在小區里騎小自行車,沒有戴任何安全防護,頭撞在活動區秋千柱上,昏迷。檢查頭顱CT發現硬膜下血腫,腦疝,經手術清除血腫,對癥治療,結果無效,3日后離開了爸爸媽媽。
事件3(我在美國進修期間見到的一例慘痛教訓):4歲的杰克自己騎自行車在地下車庫玩,沒有帶安全帽,被家長發現的時候,頭部撞在臺階,已經昏迷,送入醫院檢查頭顱,CT提示顱內出血,經搶救并對癥治療3天后無效,腦死亡。
3~7歲孩子的運動特點
騎自行車只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躍躍欲試嘗試“速度與激情”的一個典型,其實,他們想要嘗試的東西多著呢,而且危險重重——
三四歲的孩子:可以跑得很快,并喜歡獨立地去發現更多的新奇。這就意味著,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可能在你想象不到的地方獨自玩耍,而此時如果有危險,孩子和你全然不知道;他還喜歡練習走樓梯,喜歡從樓梯上蹦著跳著下來;他的活動范圍也大大擴大,能在小區的空地玩,還很喜歡去學著騎車,卻完全不懂得道路上的各種危險;同時,他仍在學習平衡和攀爬,跌倒常會發生;同時他還會嘗試其他大孩子或大人的動作,而這些動作可能是他能力所不及的……
五六歲的孩子:最渴望的是戶外活動。他能走到離家很遠的地方去,可是過馬路的危險、騎車的危險,還不能完全了解,因為他對速度和方向的判斷能力還沒有成熟,也很難主動躲避一些障礙;他可以自己一個人與小伙伴一起玩了,并模仿其他年長的小朋友,但分不清什么是安全的,什么可能帶來危險;他也許已會在水中游泳了,但是水中的安全,仍然時時刻刻依賴著大人的看護;他可以和家長一起閱讀和討論有關運動安全的知識,但還沒有預測障礙和及時避免危險的能力……
提前預防,減少運動傷害
那么,作為家長,該如何去預防和減少這樣的意外傷害發生呢?
1. 作好運動前的準備——
正式運動開始前,最好帶孩子進行充足的準備運動。
滑冰、溜冰時需帶上防護用具。
不讓孩子到成人的運動器械上去運動。
給孩子穿上適宜運動的運動衣和運動鞋。
檢查場地的平整(如不帶有尖銳物體),以及運動器械的安全性。
平時經常跟孩子討論運動中可能出現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如何減少和避免這些不安全因素。
2. 此階段各項流行運動中的注意事項
游泳:
如有以下情況,不宜或避免游泳:飯后、開放性傷口、皮膚病、眼疾、感冒、生病等。
監護人要陪同孩子游泳;在海邊或河邊走或玩耍時,都建議穿上救生衣。
隨時注意孩子游泳出現的意外情況,如果出現身體緊張抽筋,要快速把孩子帶離泳池。
如果出現胸痛、腹痛等,也要趕快帶離泳池,并進行相關救護。
騎車、騎滑板車、輪滑等:
選擇符合國家安全標準的正規廠家生產的品牌產品、適合自己孩子年齡大小的安全帽,需帶孩子一同前往購買,以便試戴。
騎車前指導孩子正確戴安全帽、護膝及護肘。要點如下:
A 自行車安全帽 B端正,前后不傾斜 C 前沿距孩子眼眉2指寬 D臉頰兩側的帶子呈V字形,交匯處位于孩子耳朵下方。張口時不感覺緊。
騎車、滑板車及輪滑時注意周圍環境安全,不到有機動車輛的地方。
騎車速度不要太快,盡量避開坑坑洼洼的地方。
小區、游樂場的活動:
在小區健身區或娛樂區玩時,家長要先仔細檢查器材的安全性。孩子運動時,家長要隨時在孩子身邊。
在游樂場玩耍時,要根據游戲說明、兒童的年齡、身高等選擇游樂項目,避免不必要的意外運動傷害。
要告知孩子不要去小區中的停車場游戲,不要和小伙伴在小區內的車行路上進行滑輪、滑板、騎車等活動。
秋千是兒童都愛玩的,但一定要事先叮囑孩子,雙手要始終抓牢秋千的繩索,不玩的時候,要等秋千完全停住了再下來。另外,要告訴孩子,經過秋千旁邊時,一定要繞著走,否則會被蕩起來的秋千撞到。
玩蹺蹺板、滑滑梯、蹦蹦床、碰碰車等項目時,家長一定要隨時關注孩子,不僅要注意自己的孩子不受傷,同時也要避免傷害到其他的孩子。
有時候,我們把上面這些都做到了,還是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狀況發生。但要相信的是,只要我們提前有了這些安全意識,就會減少或減輕傷害的發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