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說,洛陽一幼兒園為了迎接4月23日的“世界讀書日”,舉行了為期一周的“7妙”閱讀活動,發了不少書,讓孩子們交換著看。但里面有一本書“尺度太大”——
這本書的名字叫《我為什么討厭吃奶》,是日本繪本,以第一人稱的方式,講述了一個小男孩在弟弟出生后,突然變得不喜歡吃奶了,并為此找了一大堆的理由:弟弟沒有奶就睡不著,媽媽因為有奶穿衣服很麻煩,洗澡也慢吞吞……
洛陽市教育局迅速下發了《關于在全市各個幼兒園開展幼兒讀物及家長讀物逐一排查的緊急通知》。《通知》中說,“近日有媒體報道我市一幼兒園給家長發放不雅幼兒讀物,給幼兒身心健康帶來傷害,給我市學前教育形象帶來不良影響。為及時糾正此類低俗行為,最大限度降低此事的負面影響,經市教育局黨組研究決定,在全市進行各幼兒園幼兒讀物及家長讀物逐一排查工作,特別是對非法和盜版讀物重點排查。”
網友討論:
@小優:不知道這是哪個幼兒園給孩子發的書,估計想起到科普讀物的作用,卻不曾想,不堪入目的內容,竟使此書變成了“黃色毒物”,敬請院方在給孩子們篩選讀物之前,自己先把把關,內容適合學齡前的孩子讀,才進行發放。否則,對孩子幼小的心靈而言,豈不是傷害?
@等待著夏天:這是一本二胎和即將生二胎家長必看的書。看過這個故事后,爸爸媽媽們不妨反思一下自己:最近有沒有因為把關注的重心放在較小的孩子上,而忽視了大孩子呢?不妨去問問他最近的學習情況、生活情況;或者干脆今晚去抱著他、陪他入睡,給他講故事,告訴他,就算是有了弟弟妹妹,爸爸媽媽也會像原來一樣愛他的。
花@花丫丫:原著繪本挺好看的,大家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幼兒園也是一片好心,開拓中國家長的教育理念,這書是給家長看的,讓家長教育孩子,就是直接給孩子看,孩子也不會胡思亂想。
@潘兔子:請不要截取一兩張圖片就說這是“小黃書”,完全是大人的思維,這本書的名字叫《我為什么討厭吃奶》,是一本挺出名的兒童讀物,很多家長覺得畫得很溫馨,不要用成人的思維去看。
性學專家:
華中師范大學性學教授彭曉輝:看完了這本書,我覺得繪本完全沒有問題,是家長的意識有問題。幼兒園的孩子和成人不同,他們不會把乳房和性聯系在一起,這個階段的孩子還完全沒有這個概念。他們只知道自己是吃媽媽奶長大的,會很留戀媽媽的乳房。
國內致力于性科學教育的專業機構CEO童立:這并不是一本性教育教材,而是一本講述孩子嫉妒心理的書。3歲的孩子已有了嫉妒心,發現弟弟出生后,自己被忽略,孩子的這種心理就會顯現。若家長能和小朋友一起讀這本書,能幫他更好地處理這種情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