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元申廣電網絡有限公司 王洪亮
步步革新,擁抱超寬帶
——哈爾濱元申廣電成功部署華為D-CCAP解決方案
哈爾濱元申廣電網絡有限公司 王洪亮
哈爾濱元申廣電網絡有限公司(元申廣電)是哈爾濱地區唯一的區域性有線電視接入網服務商。經過20年的建設與經營發展,借著國務院三網融合試點的東風,元申廣電已完成哈爾濱市8區10縣(市)覆蓋300多萬用戶的雙向寬帶綜合信息網的改造,并正按照哈爾濱市信息化發展規劃的部署,努力建設成為技術領先、功能齊全的數字電視綜合業務平臺。
在數字化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廣電網絡面臨著諸多挑戰。無論是高清視頻的OTT新業務還是用戶高速寬帶接入,都面臨兩大問題:一個是用戶側銅軸網絡的接入帶寬,另一個就是有限的頻譜如何容納更多的新業務。
帶寬方面來看,雖然有線網絡的DOCSIS技術較成熟,但隨著高清視頻及超寬帶的提速,傳統的集中式CMTS劣勢突顯:一方面,主流集中式CMTS設備供應商均為國外廠家,價格居高不下,單位帶寬提升成本急劇上升;另一方面,集中式EQAM部署在綜合成本上逐漸滿足不了越來越多點播用戶的需求。2012年,國家廣電規劃院、設計院、廣科院等部門聯合各芯片廠家與設備廠家發布了C-DOCSIS技術解決方案,從技術上解決了廣電用戶端帶寬受限的問題。在此基礎之上,華為推出了內置光機與內置EQAM的CMC頭端,其解決方案高度的完善度與設備良好的可靠性受到了元申廣電的青睞,并最終得到實踐(見圖1)。

圖1 內置EQAM設備組網
華為的D-CCAP(分布式融合有線電纜接入平臺)方案不僅符合DOCSIS標準,而且具有很好的兼容性,不需改動元申廣電現網結構、終端、OSS和配置文件,使傳統CMTS網絡用戶向CMC網絡全面平滑割接成為可能。同時,華為OLT平臺具有強大的路由功能,也保證了組網結構的一致性。另外采用了聚合管理的方法將CMC虛擬為OLT的一個板卡,從而實現類傳統CMTS的集中式管理方式,實現了CMC的即插即用。在當前下行800 Mbit/s,上行160 Mbit/s的規格基礎下,單位用戶的帶寬提升到了50 Mbit/s,在2015年,華為還將推出具有32CH和1 000用戶的新規格CMC設備,帶寬將在現有站點4×16的基礎上增加到100 Mbit/s以上,以應對各地廣電不同的訴求。同時作為接入領域技術領先的供應商,結合10GPON技術,華為已經成功實現了DOCSIS 3.1技術的聯合組網,在銅軸上實現了4K QAM的調制,帶寬提升到了10 Gbit/s,為未來廣電銅軸網絡帶寬技術的演進奠定了基礎。
在不斷研究擴大帶寬的基礎上,華為還應對元申廣電現網現狀,推出了內置EQAM的CMC規格,實現了廣電討論已久的低成本EQAM下移方案。在EQAM從分前端機房下移到光節點后,點播視頻數據流在城域網中傳輸通過OLT轉發至CMC,經CMC的內置EQAM模塊調制后傳輸至STB,同時CMC設備內置EQAM方案減少了局端設備網元數量,降低了投資成本;最大化簡化了分前端機房,降低了組網復雜性和維護成本。
此外,根據元申廣電需求,華為還對OLT系統平臺進行了根本性改進,從原來以二層透傳為主的交換平臺轉換為支持強大的二、三層路由交換平臺,實現OLT設備路由化,ARP表項達到64 000(CM+CPE),單機支持接入CM數量16 000;全面支持MPLS BGP L2/L3 VPN功能,實現多業務多VRF(BGP)接入能力。同時,在高帶寬OLT上聯接口下,降低上聯設備的投入,實現多VPN業務下OLT上聯主備鏈路的路由保護,大幅減少多業務接口的配置管理,有效地提高網絡設備應用效能。
目前,哈爾濱廣電已采購CMC頭端1 240臺,OLT設備12臺,市區范圍內已部署500余臺,覆蓋全市超過10萬用戶,并計劃在2015年完成CMC全市覆蓋。已經為家庭用戶開通了高清視頻、互動點播、超高速寬帶業務,為政府與企業開通了虛擬專線與數據專線業務。未來,元申廣電將攜手華為推出家庭自動抄表、無線城市等新質量的高業務,不斷豐富人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