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李 坤
蹄疾步穩的“貴安速度”
文丨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李 坤
高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這是貴安新區開發建設的關鍵詞。按照“一年有框架、兩年有效果、三年有形象、五年大發展”的總體目標,新區建設蹄疾步穩,按下了“快進鍵”,跑出了“加速度”,開啟了新征程。
初冬時節,行走在貴安新區179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條條大道縱橫交錯,一個個項目緊張施工,一間間廠房排列有序,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一座宜居宜業宜商宜游的國際山水田園城市迎面而來。
一年零十個月,600多個日日夜夜,從一張白紙到城市主體框架基本成形,這個白手起家的新區以驚人的建設效率,按照“一年有框架、兩年有效果、三年有形象、五年大發展”的總體目標,蹄疾步穩,書寫新區建設的“貴安速度”。
貴州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貴安新區黨工委書記秦如培表示,要精心組織好“大戰300天”“三年會戰”,加大重點項目推進力度,加快推進征地拆遷、產業規劃、基礎設施、招商引資等工作,確保高水平高速度推進新區開發建設。
“打造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和生態文明示范區”,肩負這樣的歷史使命,貴安新區從成立伊始就高起點高標準謀篇布局確保新區高水平發展。
位于新區核心區的寬100米,全長10公里的中心大道是新區規劃的“五縱九橫”的其中“一橫”,其地下暗藏乾坤。
這是新區高標準設計的“三艙型”地下綜合管廊,可容納3輛汽車并排行駛,包括電力艙、綜合艙和燃氣艙,擬納入電力、給水、中水、燃氣、通信、雨水、污水等7大類12種管線,是國內首批將燃氣管道納入艙室的綜合管廊。
新區建設投資公司工程部裴黔峰介紹,綜合管廊可以將天上走的線和地下埋的線統一集納,減少了反復開挖對環境的破壞,符合貴安新區綠色發展的定位。
中心大道綜合管廊是貴安新區高起點規劃、高標準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一個縮影。
預計2015年底,新區將累計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投資700億元,建成城市骨干路網500公里,按照國內最高標準建成5個污水處理廠,啟動變電站、燃氣管網等能源設施和光纖骨干網、免費公共WIFI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在配套設施上,新區堅持高端化標準,大力實施名醫院、名校區等高端配套工程。
北師大附屬學校、城市規劃與建筑藝術館、智慧城市運營中心和省級文化、體育重點項目等中心區十大項目相繼開工。電子信息產業園和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的配套社區基本建成,產城互動演奏華美樂章。
在產業布局上, 新區從一開始就摒棄了“傳統+復制”的路徑,將目標瞄準了大數據、大健康、高端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規劃32平方公里的電子信息產業園區內,三大通信運營商數據中心、富士康、華為、東軟等一批知名企業先后落戶,工業產值從無到有,年內可實現100億元;
規劃10平方公里的大健康新醫藥產業園區內,同濟貴安醫院開工建設,英國IHG國際醫院、新西蘭派克潤家高端養老社區、同仁醫院貴安分院、湘雅瑞康醫院等項目紛至沓來,大健康產業發展風生水起;
規劃22平方公里的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區內,智能化成套電氣、數控機床等項目建成投產,中德西格姆精密制造、斯特林綠色能源裝備制造、乾新光纖等重點項目基本建成,年內可實現產值10億元;
瑞士小鎮一期、貴澳農業科技產業園一期建成投用,高峰山5A級景區、“貴州記憶”、黔中農耕文化體驗園等緊張推進,東盟小鎮、樂華城國際歡樂度假項目開工建設,一座國際休閑旅游度假區已見雛形。
“從車庫精神到工廠精神,將你的創意從腦子‘搬上’桌子。”這是貴安新區高端智造眾創空間喊出的口號。
位于貴安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的眾創空間是目前省內最大的眾創空間之一,目前已吸引了煜宸智鑄創客團隊、南京機器人創客團隊、優拓創客團隊等創客團隊入駐。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區相繼出臺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落戶系列政策措施,在“兩城三園”(花溪大學城、清鎮職教城、電子信息產業園、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新醫藥大健康產業園)分別設立創客創業服務中心,一個讓廣大創客趨之若鶩的“創業城”正在崛起。
目前,新區已成立創客聯盟總部基地和創客服務中心,建成大學生創業孵化園7家,入駐風投、天使、培訓、創客孵化等創客企業50余家,培育大學生創業企業76家,辦理工商注冊企業530家,力爭年內新增創業企業1000家。
總投資15億元的知行創客家園開工建設,浪潮大數據應用創新中心掛牌運行。
先行先試,新區深入推進體制機制創新,著力營造一流高效的政商發展環境,走創新驅動的新路子。
創新管理模式,修煉“內力”銳意先行——
實行新區—鄉鎮兩級管理模式和大部門制,成立行政審批局、市場監管局、綜合執法局,不斷優化機構設置。
創新開發建設模式,化解難題持續發展——
出臺新區創新開發建設模式和園區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推動開發投資有限公司市場化轉型升級,探索融資多元化途徑,設立4個企業化園區管委會。
創新政務服務模式,從“給群眾端菜”向“讓群眾點菜”轉變——
為營造優良的營商環境,新區率先在全省曬出“權力清單”,行政審批事項從700多項精簡到149項,成為審批事項最少的國家級新區;建立新區、鄉鎮和村(社區)三級政務服務平臺,開通網上辦事大廳;推進城鄉戶籍、土地、產權、社保等系列配套制度改革。

飛速發展的貴安新區制造業(陳 慧/攝)
位于新區京安大道一側的星湖社區,目前項目建設已進入緊張的收尾階段。
貴安新區建投公司總經理劉曉星告訴記者,星湖社區是貴安新區打造的首個生態型、智慧型社區,也是新區第一批永久安置點即將完成的項目。項目建筑面積28.52萬平方米,共有1264套住宅,將通過信息化手段對社區實現智慧化管理,打造面向社區居民的“一站式”服務圈、“一刻鐘”配送圈,為社區居民提供全覆蓋、全過程、全天候的優質服務。
星湖社區建設是貴安新區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項目之一。新區圍繞安居、就業和提高城鄉居民文明素質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出臺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美麗鄉村的意見及配套政策,搭建“兩平臺”(安居平臺、樂業平臺)、實施“兩工程”(美麗鄉村工程、精準扶貧工程),城鄉統籌發展邁出實質性步伐。
在推進區域一體化方面, 貴安新區與貴陽市、安順市“三輪驅動”,圍繞推動新區直管與非直管兩大區域聯動發展、協調發展,通過搭建聯動平臺、共建產業園區、共推基礎設施建設,兩大區域進一步融合,為加快形成支撐全省、引領黔中的都市核心區奠定了良好基礎。
為加快貴安核心區與貴陽、安順同城化發展,貴陽市積極推動路網建設工作,建成了貴安大道、金馬路、白馬路、黔中大道一期和二期等一批城市道路,安順市建成了貴安大道安順段、屯堡大道,啟動了貴安第二高速,加強了安順黃果樹機場作為貴安新區第二機場的擴建研究。
圍繞產業共興,貴陽市利用貴安新區大數據產業發展優勢,推進與貴安新區相關配套產業對接,安順市積極與貴安新區共同開發邢江河流域、屯堡村落群等生態文化創新區,著力加快夏云工業園區、貴安新醫藥產業園、樂平工業園、青島—安順產業園區建設,與貴安新區直管區在產業上形成差異、互補的發展新格局。
2015年 4月9日,貴安新區從130多個城市中脫穎而出,正式成為全國16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之一,這是新區創新發展模式、引領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范的重大標志事件。
新區啟動中心區19.1平方公里、總投資47億元、8大類67項工程的國家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項目,成為國家新型海綿城市建設的新樣本。
堅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的理念,新區規劃構建了“五區為底、八廊通聯、山城相嵌、景觀通貫”的生態綠地系統,啟動實施一大批綠色環境建設重大工程。
率先推進生態砂基透水及雨水收集系統建設;
率先將燃氣管道、雨污水管道、220Kv以下電力線等納入管廊系統;
率先推進自來水、中水、直飲水“三管進戶”;
規劃建設國內規模最大的綠道慢行系統;
按照國內污水處理排放最高標準建設污水處理廠;
明年全部完成農村3.2萬戶煤改氣工程和淘汰燃煤鍋爐……
堅持“生態優先”“先環境、后開發”的發展理念,貴安新區圍繞山地特色新型城鎮化的目標,實施低沖擊開發模式,讓綠色化全方位融入“四化”,探索建立最安全的生態制度、發展最綠色的生態產業、構筑最可靠的生態屏障、弘揚最健康的生態文化。
構建“綠色環境”——
新區啟動實施“綠色貴安三年會戰”、“五區八廊百園”、“十河百湖千塘”等園林綠化、生態水系工程,加快從綠色本底到多彩絢爛提升。
創新“綠色制度”——
新區啟動了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并配套出臺了生態環境負面清單等“1+9”制度,加快建立生態環境保護政績考核制度等系列制度機制和實施“生態文明云工程”,提升生態文明建設軟實力。
開放,是貴安新區加快發展抓住的“關鍵一招”。
把開放平臺建設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形成高起點、寬領域、全方位的開放格局,是貴安新區對自己的要求。
不到兩年時間,新區大力破除制約發展的障礙與束縛,開創了前所未有的大開放格局,著力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
開闊視野,活力激發,一個個對外開放的新平臺相繼搭建。
貴安綜合保稅區主體工程基本完工,年底可實現封關運行;
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永久會址和花溪大學城一體化統籌、一體化建設、一體化發展,確保明年6月前全面建成;
成功主辦承辦系列會展活動,目前已舉辦國際民族民間工藝品博覽會、中印IT產業發展論壇、國家級新區綠色發展聯盟論壇、移動智能終端峰會等活動;
積極謀劃融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籌劃引進德國、瑞士等發達國家精密制造產業,加強與印度等國家軟件研發合作,加強與其他國家級新區的對接聯系,成立國家級新區綠色聯盟,與浦東新區結成友好新區……
大開放帶來大交流、大開放帶來大發展。
過去的600多個日夜里,令人驚嘆的“貴安速度”,牽引著新區在西部內陸地區闖出一條科學發展的新路。
(責任編輯/徐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