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東
摘要:匯率并軌以后,人民幣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開始小幅升值,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后,為了維護人民幣幣值的穩定,人民幣開始盯住美元,由于經常項目與資本項目雙順差,導致國際收支大量盈余,進而外匯儲備大量增加,近年來,國際上紛紛要求人民幣升值,呼聲越來越高。本文主要從緩解人民幣外匯市場壓力的角度,提出政策建議,以保持人民幣幣值穩定。
關鍵詞:人民幣 外匯市場 壓力 對策
人民幣的升值壓力會使我國的出口減少,外向型企業受到沖擊,還會導致失業加劇,長期內不利于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幣的升值壓力還有可能對金融體系造成沖擊,引發銀行危機和貨幣危機;此外,還會導致政府調節經濟的成本加大,宏觀經濟政策失效。由于升值壓力的諸多負面影響,如何來緩解這種壓力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也就自然的成為了本文的落腳點。
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升級,擴大內需
當前,我國經濟的增長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出口來拉動的,而出口的增加一方面要看外國的經濟狀況,另一方面得益于國內廉價的勞動力;依賴外國的經濟情況必然會加大經濟的不穩定性。2008年金融危機以后,世界經濟遭受了沉重的打擊,外需低迷,加之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因此我國的出口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響,經濟運行不穩定性加劇。
我國許多產業都處于全球產業鏈的中低端,產業集中度低、附加值低、核心技術水平低和管理粗放化造成質量與生產安全問題非常普遍,結構性產能過剩將越來越明顯。更為嚴重的是,各省市區還亦步亦趨,攀比盲目,使部分傳統行業乃至先進產能雙雙出現了重復建設和嚴重過剩的現象;從全球范圍看我國都嚴重存在行業標準、技術不成熟和管理不在行的問題。
我們必須改變由這種不合理的經濟增長方式導致的國際收支順差,以及由于國際收支的順差使人民幣的升值壓力不斷增大的局面,這就需要推動產業結構的升級和努力擴大內需。在推動產業結構升級方面,我們應該加大科技的投入,增強自我創新的能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淘汰落后產能。同時,也可以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設備,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通過技術的創新來提升我國出口產品的附加值,并不斷優化出口產品的結構,使出口產品以技術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為主要組成部分,改變過去紡織品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占絕大部分的局面。在擴大內需方面,由于收入是影響需求的主要原因,因此,應千方百計的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收入水平,但也要看到我國的收入分配差距在不斷擴大,對于高收入者,由于邊際效用遞減規律的作用,增加他們的收入并不會給消費帶來很大的增長,他們的消費需求已基本滿足。而對于廣大低收入者,他們的消費需求遠遠沒有被滿足,他們的消費愿望強烈但是沒有購買的能力。所以,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就顯得非常有效。在我國,農民的收入水平很低,而且占人口的大多數,因此,提高他們的收入水平對于擴大內需意義重大。為此,政府應加大對農民的各種補貼力度,如家電下鄉補貼、糧種補貼、農業機械構置補貼等,還應當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為他們進城務工提供各種服務。
二、進一步提高人民幣匯率的靈活性,改變單方面升值預期
2005年7月21日,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以后,人民幣匯率的浮動區間明顯增大,到2008年6月,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達21%,此后,為應對全球性金融危機人民幣重新與美元掛鉤,2010年6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的彈性,此次改革以后,即期市場上人民幣匯率的雙向浮動加強,但是NDF市場還持觀望態度,仍有升值的預期,為了改變這種單方面的升值預期,央行應該積極穩妥地推動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改革??梢圆扇∫韵麓胧紫?,要確定一個中心匯率,這個中心匯率應該是人民幣對世界主要貨幣匯率的加權平均值,即一籃子貨幣如美元、日元、歐元的加權平均值,同時,由于我國對外貿易的多元化,為了使中心匯率更加合理,還可以根據與我國經濟聯系較為緊密的其他國家,如新興市場國家的匯率情況來作出適度的調整。其次,要確定個匯率目標區,這個目標區要平均分布在中心匯率兩側,且區間范圍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波動范圍太大會加劇市場的預期,波動太小則容易受經濟沖擊的影響而需要經常的調整。這個區間要根據經濟情況變化對匯率的沖擊強度和匯率變化對預期的影響綜合考慮。再次,根據中心匯率和匯率目標區對實際匯率進行調整。如果實際匯率在匯率目標區內波動則央行可以不干預,如果超出了目標區,則為了避免匯率過分波動的負面影響,央行應該積極的干預。
三、完善外匯沖銷干預制度
由于我國國際收支持續順差,外匯儲備規模不斷擴大,進而導致基礎貨幣的投放量不斷擴大,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人民幣具有升值的壓力,所以,采用外匯市場沖銷干預措施來回籠因基礎貨幣的過度投放而引起的國內信貸的增加就顯得非常重要。比如央行可以發行一定數量的央行票據來回籠貨幣,也可以通過將央行的外匯儲備資產證券化來減少流通中的貨幣量,來達到)中銷的效果。外匯)中銷干預做為重要的政策工具,在維持匯率的穩定和合理的流動性水平方面發揮顯著的作用,貨幣當局應當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適時不斷地完善沖銷干預的制度環境。為了提高外匯沖銷干預的有效性和降低干預的成本,還應當重新調整沖銷干預的工具的選擇和干預機制。
首先,應使外匯沖銷干預的市場機制發揮作用,放松制度約束。當前,我國逐步形成了間接沖銷干預的市場條件,主要是由于我國經濟市場化的程度不斷提高,匯率受市場預期和本外幣資產組合的影響不斷加強,加之央行對匯率的直接干預能力下降,需要提高穩定匯率的技巧,因此,央行應抓住有利時機加快市場建設的步伐。同時,為了促使市場機制發揮作用,央行還應當根據經濟形式的不同和沖銷與非沖銷干預的特點,來選擇使用何種干預方法。為了促進匯率市場化的形成和加強匯率和利率間的互動,應對人民幣的匯率形成機制進行改革,加大外匯市場的建設力度,統柜臺市場和銀行間外匯市場,因為如果兩個市場處于隔離狀態,外匯銀行會在匯率浮動的目標區間擴大的情況下最低價買入而以最高價賣出。同時,為了加大銀行的自主經營權,應積極培育銀行的做市商制度。增強外匯銀行制定匯率牌價的權限。只有這樣才能平滑匯率目標區間的波動。
其次,要大力發展衍生工具市場,為央行的外匯市場干預提供更多的工具選擇。因此,要積極推動回購、拆借、遠期等外匯交易工具的發展,由于使用這些金融工具對外匯市場進行干預不會出現本幣和外幣的相互轉換,所以這就減少了對外匯市場干預進行沖銷的環節,降低了干預成本。同時,為了防止央行資產的過分波動,還可以建立外匯平準基金來調節匯率的波動。通過外匯平準基金來維持匯率的穩定可以使外匯儲備的變動不會影響貨幣市場上的貨幣供給量。
再次,要大力推進我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完善貨幣市場的運行機制。因為在運行機制完善、比較發達的貨幣市場上,為了減輕外匯市場的壓力,央行可以采用多種短期操作工具,如短期信用工具、短期利率等來調節貨幣市場與外匯市場之間的資金合理流動。央行要逐步減少公開市場操作等以數量調控為主的干預方式,加強利率等價格調控為主的調控方式,并積極完善貨幣市場工具和其他金融資產之間的收益率曲線,形成有效的資產組合傳導機制。
四、合理運用外匯儲備
目前,我國的外匯儲備規模非常龐大,現行的外匯儲備政策是傾向于以貨幣的形式持有外匯,投資于國外的資本市場,不太注重以物資的形式來持有。如果能利用一定量的儲備來購買關系國民經濟長遠發展的重要戰略物資與新技術、新設備,如購買鐵礦石、石油等,同時,加大企業和個人持有外匯儲備的數量,使一些有競爭力的企業到國外投資,那么這不僅可以緩解我國資源緊張的局面還能夠擴大進口、減小國際貿易順差,從而達到緩釋人民幣升值的壓力。這就需要改變我國當前的外匯儲備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