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平
(四川省自貢市沿灘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四川 自貢 643000)
創新發展理念 引領產業發展
——沿灘區柑橘產業發展現狀與思考
唐小平
(四川省自貢市沿灘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四川 自貢 643000)
沿灘區發展柑橘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優勢,是甜橙類柑橘生產栽培最適宜區,是國家甜橙優勢區域規劃發展重點區,是四川省甜橙產業發展核心區,是四川省現代農業“千億工程”實施區。
柑橘產業;現狀與思考;沿灘區
2012年,沿灘區被列為了四川省現代農業重點培育縣,柑橘產業是現代農業發展的主要產業。甜橙產業是沿灘區現代農業的主導產業及特色產業,區委、區府高度重視甜橙產業發展,為充分發揮沿灘區柑橘產業優勢,挖掘產業潛力,促進柑橘產業做大做強, 2006年沿灘區啟動了甜橙產業的發展。截止2014年沿灘區柑橘產業基地已發展3000余hm2,部分產業基地已初投產。但產業發展中還存在諸多問題,本文就沿灘區柑橘產業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發展對策做一些研討。
1.1 氣候條件
沿灘區地處四川盆地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冷熱四季分明,干濕兩季明顯,無霜期325d,常年降雨量1022mm,年平均氣溫17.8℃,大于10℃的有效積溫為5600~5790℃,年平均日照時數1285.2h,氣候條件適宜柑橘生長。
1.2 土壤狀況
沿灘區地處川南丘陵區,地形受新店鋪向斜和揚灣背斜影響,丘陵分布零散,形成多園丘、平頂丘、斜面丘,溝巖寬闊低平,平壩多平整開闊,部分緩丘。我區主要土壤母質為侏羅紀沙溪廟組灰棕紫泥厚層狀沙頁泥巖,長石沙巖互層發育的灰棕紫泥母質和第四系全新統河流沖洪積物,土壤中性至微酸性,適宜柑橘生長。
1.3 產業現狀
2006年以來,沿灘區依托省優勢柑橘基地、產業扶貧、科技示范推廣、千億工程等項目,大力發展柑橘產業,目前柑橘新發展面積已達3000余hm2,推廣品種有中巖早、羅伯特臍橙、北碚447、不知火、塔羅科血橙新系,主要推廣品種是塔羅科血橙新系,占全區柑橘面積的80%,掛果面積達800hm2,單產1000~1100kg/667m2,年產量1.2~1.3萬t,總產值達5000萬元,集中分布在仙市鎮、瓦市鎮、黃市鎮等6個鄉(鎮)。先后引進了自貢市凱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自貢天香園林有限公司從事柑橘規模化種植和產業化經營。通過幾年建設,柑橘產業已初具規模,柑橘生產和產業化體系已具雛形。
2.1 投入不足,產業基礎薄弱
柑橘產業屬于特色效益產業,對基礎設施要求相對較高,投入較大。沿灘區由于財力有限,投入不足,產業基礎設施薄弱、抵御自然風險能力較差。沿灘區在產業發展時應同步規劃一定的基礎設施建設,整合各種農業項目,建立較為完善的產業基礎設施體系。近年來,高溫干旱天氣持續發生,原有基礎設施已不能完全滿足生產需求。
2.2 機制不完善,產業發展較差
目前,沿灘區柑橘產業發展停留在政府引導農民發展,農戶單家獨戶管理的模式上。雖然引進了龍頭企業、組建了柑橘專業合作社引導產業發展,但引進的龍頭企業只有2個,帶動效果不明顯,組建的柑橘專業合作社2個(紅寶柑橘專業合作社和黃市柑橘合作社)都未實質性運行,在產業發展中發揮作用不大。
2.3 產業發展起點低,生產管理技術跟不上,人才缺乏
沿灘區柑橘產業從2006年開始至今,還沒有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技術標準指導引領產業發展,這是制約沿灘區柑橘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懂技術會管理的人才少,導致產業技術層面較低,掌握和應用技術能力、經營管理的水平參差不齊。主要表現在柑橘產業方面,技術含量相對較高,掌握和應用新技術能力滯后,經營管理的理念、手段落后,造成生產經營者投資效益差。人才貧乏是制約擴大產業規模的關鍵,急需建立人才引入、培育、開發等機制,全面造就產業型人才。
2.4 效益未顯現,農戶管理積極性不高
由于沿灘區2006年才開始發展柑橘產業基地,柑橘從定植到初投產需要3年時間,加之管理技術落實不到位,目前投產面積不大,約占栽植面積的25%,單產參差不齊,產量較低,示范帶動效果差,導致多數農戶管理積極性較差。
2.5 品牌創建未起步,商品化處理水平低
由于目前沿灘區柑橘產業基地投產面積小,品牌創建還未起步,果品的商品化還停留在傳統的簡易處理水平,產品商品率較低。
3.1 明確目標,拓展思路,為產業發展定向
為確保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科學規劃是前提,培育人才是基礎,技術服務是關鍵,資金投入是保障。沿灘區柑橘產業要實現“三個轉變”和“兩個提升”,“三個轉變”:一是從注重新發展層面向提質增效鞏固發展轉變;二是由農戶被動發展向自我發展轉變;三是由粗放分散經營向集約化經營管理轉變。“兩個提升”:一是實現產業發展水平提升;二是產業經營效益提升。從而將柑橘產業打造成為沿灘區優勢特色主導產業。
3.2 完善機制,為產業發展提供保障
3.2.1 制定產業發展意見,對基地鄉(鎮)進行目標考核 區委、區政府研究出臺產業基地發展意見,明確產業發展目標任務、扶持政策、考核辦法等,加大產業基地鄉鎮的重視力度,為產業基地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3.2.2 扶持適度規模經營業主,帶動產業基地發展 沿灘區柑橘產業的發展急需出臺對適度規模經營業主的扶持政策,在土地流轉、產業基地建設配套基礎設施、柑橘定植后管護給予政策扶持,以此擴大產業規模。
3.3 示范帶動,為產業發展提升效益
加強龍頭企業建設的產業基地、專合社輻射的產業基地的技術服務,實施標準化管理技術,盡快獲得效益,對產業基地建設起到示范帶動作用,促進產業發展。
3.4 創建品牌,為產品開辟市場
在產業基地建設、標準化生產經營管理的同時,龍頭企業或專合社要注重品牌發展戰略,盡快注冊沿灘區柑橘和柑橘產品品牌,加大品牌宣傳力度,擴大品牌的知名度,為產品進入市場打好基礎。
3.5 引進龍頭企業,提升沿灘柑橘的商品率
產業基地建設離不開龍頭企業的示范帶動,我區產業基地發展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出臺各類優惠政策,引進培育壯大一批有實力的龍頭企業從事產業基地建設的生產、流通、加工等環節。有效解決果品銷售,增加果品附加值,提高果品市場競爭力,使果農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通過農業功能的拓展、龍頭企業的帶動,使農民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大大增強,并分享到更多的農產品附加值,達到農業增效、果農增收的目的。
3.6 注重柑橘產業農村實用人才培育,夯實產業發展人才基礎
柑橘產業的農村實用人才是多方面的,在沿灘區柑橘產業化尚處在雛形階段,主要表現為3個方面的人才,即:產業生產技能型人才、產業經營型人才和產業投資決策型人才。產業生產技能型人才是能熟練掌握產業生產技術的技術工人和技師,產業經營型人才是從事產業經營的經紀人,產業投資決策型人才是投資產業的業主。培育、開發好這三方面的人才,對推進沿灘區柑橘產業化進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沿灘區柑橘產業應逐步培育、開發柑橘產業農村實用人才。
3.7 建立柑橘產業資本新機制,疏通并拓寬融資渠道
一是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政策支撐。只有強有力的政策支撐,產業才能健康快速的發展。因此,沿灘區委、區政府應加大對沿灘區柑橘產業的政策扶持力度,制定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包括資金、土地、稅收、技術、引進人才等政策,有力地促進柑橘產業的快速發展。二是建立柑橘產業資本新機制,鼓勵農業與金融部門共創的權益評估、抵押貸款融資的新機制,鼓勵民營經濟投資柑橘產業建設,變民營經濟為民營資本,擴大產業規模,促進產業升級。
3.8 實施標準化發展戰略,建立產業標準化管理體系
如何制定并實施沿灘區柑橘產業標準,是沿灘區柑橘產業發展的制約瓶頸。首先要制定沿灘區無公害柑橘生產技術規程,從柑橘基地建設的規劃開始到形成商品進入市場,制定一系列的標準,規范柑橘生產、管理的每一個環節,使沿灘區柑橘產業成為起點高、產出高、商品率高、效益好的農業支柱產業。
3.9 創建柑橘產業信息平臺,提高產業信息化水平
通過建立市場營銷網絡,獲取信息手段多元化,拓展產業信息空間,促進把握信息水平逐步提高,適度規模經營,全面提高產業人才的管理、決策水平。因此,應盡快建成和完善沿灘區柑橘信息網。
3.10 建立行業協會,轉變政府職能,引領產業發展
對柑橘產業的管理,轉變政府職能,規范中介服務行為,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產業基地建設重點應組建實質性運行的柑橘專合社,通過2~3年的扶持,壯大專合社,在產業發展中,服務于產前、產中、產后環節。對產業生產技術管理人員、經紀人實行定期培訓,定期考核,由協會兌現獎懲,促使產業生產技術管理人員、經紀人不斷學習新技術、把握新信息、總結新經驗,全面提高服務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