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茂勇
【技法導入】
在敘述中心事件的過程中,為了幫助展開情節或刻畫人物,暫時中斷敘述的線索,插入一段與之相關的敘述,這種記敘的順序就稱作插敘。恰當地運用插敘手法寫作,可以把主題挖掘得更深刻,情節展開得更充分,人物形象刻畫得更豐滿;在結構上也可以起到避免平鋪直敘,使情節波瀾起伏等作用。如臺灣作家林海音《爸爸的花兒落了》一文中便多處運用插敘手法,以此暗示“我”的父親病得很重,將不久于人世,對下文的故事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技法揭秘】
同學們要想恰當地運用插敘手法行文,應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一、用好“過渡”,使插敘的片段在文章中顯得自然連貫
行文過程中,同學們可以在插敘片段的前后,各加上一個恰當的過渡句或過渡段,讓它把文中的主要內容與插敘的片段緊密地結合成一個整體。
二、插敘的內容要簡潔得體
在文中插入的文字切忌過長,插敘的段落只能是對文章中心的補充或說明。它不是文章的主要內容,要防止出現主次不分的情況。
三、插敘的片段,務必要為文章的中心而服務
同學們在運用插敘手法行文時,要切記無論插入什么內容,都不能脫離文章中心;如果脫離了文章中心,寧可不使用,也決不能濫用。
【原創佳作一】
春天來了
□臧亞楠
望著遠處陰霾的天空,他不知道自己該如何度過這樣一個漫長而又孤單的冬季。他祈禱著在新年的鐘聲敲響之前,他可愛的女兒能夠回家;他也祈禱著自己的妻子能夠平安返回。想到這里,他的心中充滿了希望。他打掃好暫住的帳篷,準備好了一切,等待著自己心愛的人兒回來。然而,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今天就是新年了,女兒也許不會回來了。”他默默地吸著旱煙,一動不動地坐在那里,周圍的一切彌漫著一股憂郁的氣氛。
上帝對任何人都是公平的,在給你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當瘦弱的女兒出現在他面前時,他仿佛獲得了新生。他噙著淚,顫抖著把女兒緊緊地摟在自己的懷中。
“爸爸,我還是沒找到媽媽……”女兒哽咽著說。
這天晚上,他做了整整一桌子菜。他感謝老天能把他的女兒平安地帶回自己的身邊。雖然直到現在,他還沒有獲得妻子的點滴消息,但這一切已經讓他如此開心。
“爸爸,你想媽媽嗎?”女兒問。接下來便是長長的一聲嘆息。女兒明白了,媽媽對這個家庭來說,是多么重要。
他還記得,那天山洪來的是如此迅猛。等自己把女兒安置好后再去接妻子時,妻子和房子早已消失在洶涌的山洪中。有人安慰他,他的妻子肯定不會有事的;也有人說她肯定被洪水帶走了……但無論結局是什么,他都沒有親眼看到妻子的去向。直到有一天,女兒再也抑制不住對母親的思念,離開家出去找母親了。
……
當新年的鐘聲就要敲響的時候,帳篷外傳來了窸窸窣窣的聲音,女兒跑到門前,顫抖著伸出手撩起簾子,帳篷外是母親溫暖的笑臉。伴隨著一句句關切的話語,一家三口緊緊地抱在一起,久久不愿分開。
此時,外面的爆竹一聲接一聲在天空炸響。他們知道,寒冷的冬季已漸漸過去,春天已經悄然來臨。
點評:災難可以摧毀人們的家園,卻摧毀不了人們心中的信念。文章采用小小說的形式,按照時間順序講述了一個因災難而破碎的家庭于大年夜又重新相聚的故事,字里行間流露出他們濃濃的期盼;中間采用插敘的手法,交代了女兒和妻子離家的原因,使故事的情節波瀾起伏,引發讀者的共鳴。
【原創佳作二】
我終于讀懂了父親
□何 昕
一直以來,我始終認為父親在我的生活中是可有可無的。每天,他除了下地干活,就是外出到鎮上的建筑工地打工。他從來沒有真正關心過我的學習,更談不上輔導我學習了。但是,那一次卻改變了我對父親的看法。
那是前年的冬天,大雪連續下了兩天,還沒有停下來的跡象,樹枝也因為大雪的重壓而折斷了許多。這一天,父親破天荒地把我送到學校門口。剛進教室,我突然發現因為走得急,居然忘記了戴眼鏡。
記得上次我把語文課本落在家里了,我急忙打電話讓母親送過來。她倒是來得很快,沒用十五分鐘,就給我拿來了。但回家之后,母親狠狠地批評了我一頓,還說什么“這么點小事就丟三落四的,長大還能干點什么……”而更令我懼怕的是,父親居然什么話也沒說,只是用眼睛瞪了一下我。從那以后,我就再沒讓家人給我送過東西。
時間過得真慢,我在蒙眬中上完了第一節課。下課的時候,教室外的雪還在不停地下著。遠遠地,我望見一個雪人站在學校的門口正朝我招手。走近一看,原來是我的父親,在風雪的吹打之下瑟瑟發抖。他的頭上、眉梢上,都掛滿了雪花,鼻尖也凍得通紅通紅的,從他口中呼出的熱氣仿佛要立即凝固似的。“你怎么還沒走?”我淡淡地說。“我一到家就看到你的眼鏡還放在桌子上,就給你拿過來了。”父親憨憨地說。一時間,望著這張曾經熟悉而又陌生的臉,我不知該說什么好。他把我的眼鏡小心地從口袋中掏出,放到我的手里,什么話也沒說,轉身消失在滿天飛舞的雪花中。
那一刻,我忽然懂得了很多。有很多人,他們的愛是不會通過語言來表達的,而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證明的。他們在我們成長的每一段歷程中,都會默默地關注著你。他會因你的成功而高興,也會因你的失敗而焦急萬分。就像我的父親,他或許永遠也說不出“我愛你”這三個字,但在他的心中,我們一家人誰都是最重要的,甚至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
時間一晃過了兩年,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對父親的理解進一步加深了。但我始終不會忘記,在那個大雪紛飛的早晨,為給我送眼鏡而站在學校大門口瑟瑟發抖的父親的身影。
因為從那一刻起,我才真正讀懂了父親。
點評:世間有很多人,他們的愛不會通過言語來表達,而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證明,文中的父親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文章運用插敘手法行文,進一步豐富了父親在“我”心中的印象;隨著事情的發展,才讓“我”懂得了什么叫作“大愛無言”,這也就是“我”為什么會說終于讀懂了父親對“我”的愛的原因。